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中应用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中应用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中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1月于本院发热门诊就诊的94例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COVID-19防治知识调查问卷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KAP)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9个维度评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发热门诊患者对COVID-19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知-信-行状况,并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简称肺炎,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途径包括飞沫及接触传播,所有人群均普遍易感[1]。医院发热门诊是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卡,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发热患者的护理工作,而且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肺炎相关知识宣教,提高发热患者对肺炎防治措施的了解程度,以避免发热病患出现恐慌情绪,也有利于控制疫情[2-3]。因此,本研究探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1月于本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94例,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n=47)与对照组(n=47)。纳入标准:①均经诊断符合《发热的诊断依据及疗效标准》中发热的诊断标准[4];②温度>37.3℃;③发病前14天内无疫情高风险区旅行史或居住史;④发病前14天内无肺炎确诊病例接触史;⑤年龄≥18岁;均于本院发热门诊挂号就诊;⑥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及理解能力;⑦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发热门诊挂号者;②体温≤37.3℃;③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④存在认知障碍者;⑤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护理及相关调查者;⑥调查问卷完成度<90%者。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18~63岁,平均39.48±6.17岁,病程0.5~3d,平均1.02±0.47d。对照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18~61岁,平均39.81±6.40岁,病程0.5~3d,平均1.04±0.4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讲解肺炎疫情及其的医院管理制度,要求进入医院前正确佩戴口罩,要求患者出示健康码及行程码,询问患者发病前14天内有无疫情高风险区域旅行史及居住史,询问患者发病前14天内无肺炎确诊病例接触史,指导患者填写身份证号码及联系电话,按四色挂号引导患者挂号就诊,帮助患者测量其体温,耐心与患者沟通并安抚其情绪,并对患者进行发热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疾病知识:根据《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制定疾病宣传手册,内容包括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传染源、潜伏期、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后情况,对于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通过实物图片、漫画等形式置管呈现,置于病区就诊等待区域,供患者阅读,并制定动画宣传视频,将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过程具体化到可能感染的场景中,通过动画形式动态描述,在病区连续播放,以提高患者对肺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强调患者需加强防护,提高患者的肺炎防护依从性[5]。②防护要点:肺炎防护要点是健康宣教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参照《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包括防护口罩的选择及使用、咳嗽及打喷嚏方法、手部清洁方法、环境消毒方法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具体化的防护知识,提高患者的肺炎防护技能[6]。③诊疗方法:参照《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开展诊疗方法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讲解肺炎的诊断标准、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重点介绍疑似症状的相关知识,并采用流程图直观显示核酸筛查流程,提高患者对肺炎诊疗方法的了解程度。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本科室自制的病毒肺炎防治知识调查问卷测评两组患者就诊时及离诊时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该问卷包括疾病知识、防护要点、诊疗方法3个维度,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分别计分1~5分,总分12~60分,分值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越高[7]。②采用知信行调查问卷(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测评两组患者就诊时及离诊时的知信行状况,该问卷包括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共15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别赋值1~5分,总分15~75分,分值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知信行状况越佳[8]。③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测评两组患者就诊时及离诊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共9个维度、90个条目,应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别赋值1~5分,分值越高则提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9]。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就诊时及离诊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比较

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病毒肺炎防治知识调查问卷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就诊时及离诊时KAP问卷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离诊时KAP的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就诊时及离诊时SCL-90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离诊时SCL-90的9个维度评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由于肺炎的临床症状与发热症状相似,发热门诊成为筛查肺炎的第一关卡,在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未松懈,并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医院发热门诊作为高危场所,可能存在潜在的传染源及易感人群。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发热门诊部分患者存在负面情绪,可能与患者对肺炎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充分有关。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实施系统化、规范化、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个体可正确认识某种疾病的诊治及护理过程,提高其认知水平,疏导其不良情绪,促使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有效消除或减少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个体维持自身的健康状况。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病毒肺炎防治知识调查问卷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是肺炎疫情防控的利器,有效提高发热门诊患者对肺炎诊治知识、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引导患者正确预防肺炎。表2中,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KAP问卷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程序合理、有效,实施后能够帮助患者掌握肺炎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疫情防控行为。从表3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离诊时的SCL-909个维度评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担忧、紧张等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综上所述,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于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对病毒肺炎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知-信-行状况,并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姜丽 刘芸 张丽丽 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输液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