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老年护理教学对学生情感培养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老年护理教学对学生情感培养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老年护理教学对学生情感培养实践

摘要:目的探索叙事护理教育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对学生护理情感培养效果。方法以2016级五年制护理专业165名大专生为研究对象,在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通过查阅资料、观看与老年患者相关的文学及影视作品、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分享情感故事、书写并分享反思日记等形式进行叙事护理教育。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叙事护理教育对学生情感培养具有明显效果,教学前后学生对老年护理的认识和理解也有明显差异。结论叙事护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老年护理课程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老年患者的情感,有效促进师生综合能力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叙事护理教育;老年护理;情感

2020年11月1日,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8.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成为目前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需尽快培养专业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技能型老年护理人才。叙事护理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护理教育家Diekelmann[1]率先引入护理教育领域,她认为叙事护理教育是教师和学生搜集故事素材,通过引导学生解构、分析故事内涵,以对话及沟通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同情心、人文关怀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实现研究和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叙事护理教育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已成为未来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1对象

选择我校2016级五年制护理专业1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8名(占10.9%),女生147名(占89.1%);年龄17~20岁,平均(18.5±0.8)岁。

2教学前问卷调查

为真实了解学生对老年患者情感方面的主观感受,以及通过叙事护理教育是否得到改变,我们在教学前针对老年护理教学特点,自制调查问卷,共10个问题。采用匿名答卷的方式保证调查结果真实有效。发放问卷165份,收回165份,均为有效问卷(见表1)。

3教学内容与方法

3.1教学内容

老年护理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共32学时,内容包括绪论、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护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的用药护理、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3.2教学方法

3.2.1查阅资料,观看与老年患者相关的影视及文学作品教师课前通过互联网搜索、查阅文献和相关书籍,收集整理与老年护理相关的影视作品、图片、文学作品等素材为教学做准备。根据教学内容挖掘与叙事护理相关的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布置课前任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应用其他形式查找与老年护理相关的资料,结合自身经历采用回忆日记的形式,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素材中人物的情感、行为和感受进行分析。在观看视频前提出问题,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与他人分享感悟[2]。如在第一章绪论的学习中,观看人体老化进程的动画、老年患者真实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明白老化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可抗拒,每个人都会自然老去,在老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疾病,进而思考如何珍惜生命以及有价值和充实地度过人生。在第八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的教学中,观看老年人所患疾病的相关视频,查阅文献和书籍,分析老年疾病的发生原理、特点以及如何护理,让学生明白对待老年患者要有情感的投入,要使老年护理的每一个过程都带有“温度”,要有感情地去照顾。引导学生阅读《大医精诚》《南丁格尔誓言》等医德名篇,使学生在学习老年护理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思考如何自觉完善护理行为,遵守护理职业道德。3.2.2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是指再现真实场景,通过行为替代和行为模仿影响个体认知及心理的教学模式[3]。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有更真实的体会,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老年患者所患疾病以及心理需求有更加深刻的感悟。课前一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景再现主题,提出要求,如根据主题编写剧本、设计对话、布置场景、准备道具、角色扮演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利用课余时间设计编排。课上学生分组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结束表演后,对各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点评,师生共同讨论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对每组表演进行总结,给予指导和肯定。例如,为了使学生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更细致和全面,使临床护理有“温度”、有“情感”,设计阿尔茨海默病主题,让学生扮演老年患者和责任护士,角色扮演过程中,融入对“患者”的关心、爱心、同情心等情感,使学生深切体会老年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培养学生职业情感。课后,要求学生针对此次情景再现及个人扮演的角色进行思考,并写下感悟及反思日记,进一步加深对老年患者的情感。3.2.3分享情感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有效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情感故事能慰藉读者心灵,给读者以启迪,并在时代的变迁中保持本质特征、焕发艺术光彩。为了加深学生对老年患者的情感,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要求学生对下节课内容进行预习。下节课上,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分享故事,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培养和提升自我情感,让课堂更加精彩,让情感自然融入。如在老年痴呆病教学中,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或帮助过痴呆老年人的故事;在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教学中,让学生讲述自己爷爷奶奶因身体老化而引发的一些趣事;在老年人的用药护理教学中,让学生讲述家中老年患者服药的情景,加深对老年人用药安全及相关护理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老年患者的这些生理、心理现象对自己的触动。3.2.4书写并分享反思日记。反思日记又称平行病例,是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内科大夫CharonR提出的叙事医学理念,她倡导临床医生通过书写平行病例或反思日记来更多了解患者疾病痛苦历程中的心理感受[4],在促进探究和反思的同时获得新的体验。老年护理教学中,通过书写反思日记使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受到触动,并且在讲述亲身经历的事件以及所闻所见的过程中,阐述内心的感受、想法和观点。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确定课堂讨论主题,要求学生根据讨论主题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历完成反思日记,并在课堂上分享[5]。可根据座位或学号将学生分组,每组8~10人。先进行小组分享,学生将自己的反思日记与小组成员分享,组内评选出较精彩的日记,再与全班分享。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点评,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如学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时,课前确定以老年人清洁与舒适护理为主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理解,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反思。

4教学后问卷调查

根据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后,再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两次调查内容相同,目的是进行教学前后对比(见表2)。

5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将叙事护理教育应用于老年护理教学对学生情感培养具有明显效果。如对于问题“你有为老年患者尽爱心的心理准备吗?”,叙事护理教育前选择“有”的学生为29.1%,叙事护理教育后为82.4%。对于问题“你对老年患者有爱心和同情心吗?”,叙事护理教育前选择“有”的学生为40.6%,叙事护理教育后为81.2%。对于问题“你会为大小便失禁的老年患者耐心处理吗?”,叙事护理教育前选择“会”的学生为5.5%,叙事护理教育后为39.4%。以上数据反映出,教学后学生对老年护理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与教育前有明显差异。

6结论

6.1叙事护理教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老年护理课程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有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于问题“你喜欢老年护理这门课程吗?”,叙事护理教育前选择“喜欢”的学生为12.7%,叙事护理教育后为81.2%。对于问题“你对老年护理课程教学目标有了解吗?”,叙事护理教育前选择“有”的学生为10.9%,叙事护理教育后为76.4%。对于问题“你有认识到老年护理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吗?”,叙事护理教育前选择“有”的学生为41.2%,叙事护理教育后为97.6%。由此可见,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引入叙事护理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老年护理的认识,对高效完成老年护理教学任务起到了促进作用。

6.2叙事护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情感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锋曾说,“现在社会上‘暖男’很受欢迎,但并不是必需品;而‘暖医’与‘暖护’则是刚性需求”。怎样的护士才是“暖护”?应该是敬畏生命的人、懂得谦卑的人、有慈悲心的人、善解人意的人、有一双温暖的手的人、尊重生命的人、懂得与死亡和解的人。老年患者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变弱,更需要关心、关爱和同情。因此,注重对老年患者护理情感的培养,让老年护理人才成为“暖护”是护理职业教育的责任。如在学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时,课前确定以老年人清洁与舒适护理为主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实践与反思。有的学生的反思日记来源于养老院志愿活动经历,应用叙事的方法,讲述自己为老年人做清洁护理、安置舒适体位以及和老年人交流沟通过程中内心的情感触动和感想,他们在反思日记中生动地记录了与老年人短短相处的时间内,深刻体会到老年人特别是患病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自己作为一名护理专业学生,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波动。在第九章老年人的临终护理教学时,课前确定以临终患者的疼痛护理为主题,一位奶奶患淋巴癌的学生在反思日记中形象地记录了奶奶的癌痛,“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奶奶癌痛发作时那痛苦而无助地呻吟和哀号让我全身抽搐,内心无比煎熬……我不知道将来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时,会不会去护理像奶奶这样的患者,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这件事”。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叙事护理教育对培养护生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情感效果明显。

6.3叙事护理教育能够促进师生综合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效果

叙事护理教育具有启悟性、体验性、随机性、创造性等特点。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将理论知识系统地、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反思日记分享、情景再现—角色表演、分享情感小故事等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如课上,教师和学生在叙述自己经历的同时,也在回顾个人经历,剖析个人内心,从而抒发个人情感,随着观点的逐渐清晰,个人的生活与行为重新被赋予意义,情感、目标、需要与价值得以体现。由此可见,叙事护理教育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助于师生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作者:孙南竹 何岩 郭璐璐 韩媛媛 宋婷婷 王苗苗 李彩霞 高欣 赵倩靖 陈玄清 程圆圆 马珺香 单位: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