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护理教育考核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1考核的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高职护理教育大多数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闭卷百分制笔试模式,就连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只是进行笔试,口试和面试等方法则较少采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包含的课程通常分为考试课程、考查课程、选修课程3种,相应的考核方式只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课程的考核主要是每学期期末一次的闭卷考试,只有一些选修课程和考查课程采用了开卷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片面强调了对知识记忆的重要性,不注重对平时知识积累的考核,造成学生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临床课程均采用背诵的方式应付考试,不顾及是否理解,考试时只要能写在试卷上就可以得到高分。这种考试模式与护理专业实践性的特点不符,考查不出护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1.2考核题型缺乏灵活性和综合性
高职护理院校考试大多数没有实行教、考分离,鲜少建立试题库,任课教师多年来教授同一门课程,试卷基本上是根据个人的习惯而出,题型较少、思维固化。传统的考核方式常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填空、判断等客观性试题,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主观性试题如论述、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所占比例则相对较低。这样的题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不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多为判断和分析。传统的考试题型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单一,不适应日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背离。
1.3考核缺少实践性和人文素质的内容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教育应该侧重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传统考核只注重期末理论考试,同时所占比重也较大,实践操作部分则相对较少,不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这就需要护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传统考核模式虽然在严肃考风考纪、保证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教师只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和考核,忽略了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和个性化教育;学生只是机械记忆理论知识,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护理教育考核模式改革对策
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认真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现代考核模式,发挥考试的良性引导作用,充分激发护生们的学习热情,形成护理教育的新局面,培养出具有娴熟的技能操作水平、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的优秀护理人才。
2.1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护理教育理念
陈旧的教育观念势必导致教育模式的滞后,进而带来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陈旧,教学效果不佳,这是护理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护理教育理念,确定护理职业教育的目标,改革护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起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护理教育模式。
2.2构建基于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现代考核模式
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和检测学生各方面能力必不可少的方法,也是实现护理教育改革目标的有力手段。无论对护理专业的教师还是学生而言,只有构建出一套基于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现代考核模式,才能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评价作用和对护理教学改革成效的检测作用。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护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等。护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以下考核观念。
2.2.1结合教学目标制定高质量考题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行为结果或标准,对日常的教学具有指向作用,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效果。在日常考试的命题中,必须依照教学目标对护生的要求来编写试题。教师在组织完成试卷之前需结合日常授课的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层次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范围,制定出难易适度、题型合理、适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的试题。
2.2.2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
高等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该灵活、手段多样,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拓展护生学习思路,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考核内容上应该及时增加护理人文素质、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和临床实践方面的考核,考核方式上应该具有实用性、连续性、灵活性和时代性,积极采取口试、实验、病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考核模式。
三、小结
虽然我国的护理教育考核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广大护理教育同仁们的共同努力,积极深化护理教育改革,建立新的考核模式和评价体系,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批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护理人才。
作者:贾义军 高雅琪 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