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对象:选择2009-08~2012-08我院收治的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年龄≥80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②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③排除其他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如:吸烟、肥胖、下肢水肿、恶性肿瘤、心肌梗死等[2]。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80~88岁,平均86.5岁,双髋关节置换者6例。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有可比性。

2.方法

入院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证实无DVT发生[3],测量下肢周径,从入院第2天起开始使用ACSPAC,每隔6h使用1次,每次2h,手术当天返回病房后持续使用8h,第2天开始同术前,直至出院,整个疗程为14~21d。

3.评价指标

1.术后第7、14天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以明确有无DVT发生。

2.分别对两组患者于术前1天、手术当日、术后第7、14天进行患肢冷感评分。

3.数据统计及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x珚±s)表示,计数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其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二、结果

参与研究的80例患者,术后第7、14天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A组无DVT发生,B组中2例出现DVT,有症状的DVT 1例,无症状的1例,有症状者于术后第3天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皮肤青紫,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提示股静脉栓塞。立即给予溶栓、祛聚和抗凝治疗,1例无症状者发现DVT后即给予抗凝和祛聚治疗。2周后复查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显示狭窄段静脉复通良好。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冷感评分结果:A组与B组手术前(术前1天及手术当日)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7天及术后第14天A组冷感评价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术前预防及护理

1.1心理护理: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机械性预防的方法及重要性,针对因担心锻炼会加重疼痛等原因不愿进行早期患肢功能锻炼的心理给予心理安慰和疏导,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1.2机械性预防:入院后第2天即开始使用AC-SPAC进行机械预防,通过气囊间歇性序贯加压充气,使下肢静脉受压,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4]。

1.3做好术前准备:入院后行生化、出凝血时间、血脂、ECG、胸片、双下肢血管彩超、D-二聚体、心肺功能等检查[5]。积极控制原发病,纠正贫血、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应控制在9mmol/L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6]。术前1天备皮、备血,术前8h禁食,6h禁饮。

2.术后观察与护理

2.1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h,患肢制动,置于外展中立位,抬高患肢(与床面呈30°角),注意患肢保暖。下肢软垫要柔软、平坦,不要在腘窝处加垫,以促进血液回流。

2.2病情观察:①全身情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要高度怀疑有肺栓塞的可能[7]。如发生肺栓塞应立即协助患者平卧,高流量氧气吸入并立即通知医生;嘱患者避免剧烈咳嗽,禁止翻身;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维持和升高血压;安慰患者,减轻其恐惧感,必要时可行机械通气。②患肢观察:对比观察双下肢肿胀程度、皮温、皮肤感觉、末梢血运,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以尽早发现DVT。

2.3早期功能锻炼:ACSPAC是肢体功能锻炼的主要辅助手段,手术返回病房后持续使用8h,第2天开始ACSPAC使用方法同术前,直至出院。

2.4静脉血管护理:输液时避免选择下肢血管,以防某些高浓度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损伤血管壁,导致血小板凝集,诱发血栓形成;用静脉留置针时,做好留置针的封管工作,如出现堵针现象应更换留置针,禁止挤捏输液管道,以防栓子脱落造成栓塞。

2.5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患肢制动,禁止按摩、热敷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肤色、皮温、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处理,避免疼痛对肢体血管的刺激作用;每天测量双下肢周径;严格遵医嘱使用溶栓、抗凝药物治疗,密切监测凝血功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抢救药物和器材,防止发生出血或肺栓塞。

2.6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发生机理和早期症状,以提高患者的警惕性;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8]。

三、总结

讨论ACSPAC预防DVT的机制:首先,是其通过充气泵周期性的充气及排气,使肢体产生间歇性的梯度压力,提高下肢回心血流,改善肢体血流缓慢、淤滞现象,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从而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次,使用ACSPAC可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下肢间歇性加压充气可以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少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抑制因子,使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活化素活性增加,从而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早期使用ACSPAC预防DVT已取得明显效果,证明了ACSPAC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显著,避免肺栓塞的发生,且无抗凝剂的并发症,可以在DVT高危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晓燕 柴晓亮 王正娟 柳文梅 宋明甲 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