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培训护理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培训护理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培训护理教育论文

1芬兰护理教育模式

1.1护理教育模式

芬兰具有统一的护理培训模式与教育质量,教授或讲师必须同时具备注册护士的资质。教师经常深入教学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掌握前沿临床信息与患者需求。此外,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相联系,学校均设立临床实训中心,负责实训的专业教师利用模拟人以情景模拟训练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各种临床症状的应急处理。学生在接受理论教学后,即进入实训中心或教学医院开展实践操作,强化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巩固学生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化,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协作学习,注重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的培养[2]。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帮助者更多是鼓励学生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开放为学生解疑答惑,学生则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技能并修满学分。自主学习过程中设置监督措施,芬兰政府对护理教育投入高额资金,每年由卫生部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审核,若学生行为不符合标准,政府将收回投入的资金,学生则无法毕业,有效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与自律性。

1.2专科培训与学历教育

芬兰实现了在护理院校教育阶段完成专科化培训。护理本科设置学时为三年半,在学习的过程中若对某项专科护理感兴趣,则可在第四年利用1年时间专修成为某项领域的专科护士,如助产士、影像学护士、骨科护士等。这种根据自身意愿选择专业的培训模式体现了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获取志趣所在的工作,也有助于稳定护士群体,减少人才流失。目前芬兰的男护士约占护士比例7.8%,多分布在医院的骨科、急诊、重症监护室、技能科室等。适合男护士的医疗单位较多,私人诊所、公立医院、手术机构、精神病医院、教学机构以及各种人道组织等都需要男护士,整个社会也认同男护士这项职业,增强了职业价值感。护士的晋升以学历和临床工作经历为基础进行评定,注重能力与综合素质,无职称高低的区别。在职护士深造便捷,自由度与灵活性较高,有从事护理管理或科研教学志向的护士均可通过成人继续教育获取更高学历,以自身努力转变职业方向、提升层次。因此,护理教育不仅培养注册护士,而且培养有学术背景和管理才能的专业护士。

1.4注重素质培养

作为整个社区服务团队中的一员,芬兰的护士不只隶属于医院,还需深入社区、家庭,向民众提供卫生保健知识、协调家庭成员关系,宣传关于环境持续保护利用、卫生健康意识行为等知识,这些工作范畴决定了护士需具备综合素质。护理学院尤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考核学生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和服务态度。评价学生的能力首先侧重于是否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否能根据知识和技能对各种状况作出判断并采取决策。芬兰没有组织机构对医护人员错误行为进行惩戒,医护人员的自身行为被医学伦理道德所约束,体验患者的痛苦、平等对待患者、有勇气和能力为自身行为负责是每个护士学习过程中必体会的内容。

2对国内护理教育的启示

2.1加强资质审核,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国内护理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充实护理人力、提高护理人才质量的同时出现了很多不具备承办卫生类教育资质的职业院校、技校等。即便是具备办学资质的教学单位,因招生规模大,导致生源质量无法保证,尤其是中专类学校,又因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能力差,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导致毕业学生成为护理员或助理护士[4]。高等教育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培养质量参次不齐。另外,教育规模扩大,但各层次教育目标不清,培养模式单一[5]。因此,国内在护士培养上应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应根据分层培养目标让护理教育更贴近临床或科研,使技术院校培养的学生走出学校就能贴近患者、服务患者,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减少传统的新护士带教时段。层次更高的护理研究生能在科研、教学等领域发挥特长,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联系临床

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式转变为启发引导式,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6]。教师在课堂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不应成为学生行为的主宰者、控制者,而应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国内护理教育应更多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主的活动。目前就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来讲,在师资方面大多有2个来源,一是各护理学院教授或副教授,二是各教学医院的主任或副主任护师,前者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临床经验偏少,后者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师资队伍整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完整[7]。因此,护理教师应保持与医疗临床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了解学科新进展,获得更多临床实践经验,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同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护理教学者的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在教学模式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人机交互,让学生感知多样化,体验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感,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2.3注重专科人才培养,体现护士职业价值

目前国内医院的工作范畴以医疗处于主导地位,使同样接受高等教育的护理人员产生心理落差和自卑感,尤其使很大一部分男护士认为护理工作不能实现自身价值,没有发展前途[8]。有研究表明,得到患者认可对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很重要[9]。与女护士相比,男护士在生理、心理方面占有优势,如体力、耐力、应变能力、操作能力等,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男护士更冷静,处理事情更果断。同时,涉及男性隐私的患者更乐意接受男护士。因此,国内护理高等教育应注重对专科护士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兴趣爱好与能力特点发展专科培养,在合理引导护理本科生发展兴趣所在专业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体现职业价值,进而减少男护士流失、稳定男护士群体,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男性从事护理工作。

3小结

护士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掌握各种紧急意外情况的救助措施和拥有良好的道德伦理水平与课程的合理设置有很大关系。有学者[3]提出,应根据人体功能和基本需要模式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即根据临床常见的问题确定教学内容,按照人体功能和基本需要来设置,这些观点同芬兰教育的运行模式较为一致,以期能为我国的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潘瑜恩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