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加拿大老年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加拿大老年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加拿大老年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

摘要:加拿大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的国家,对老年护理人才的教育十分重视。透视加拿大护理教育可以看到,其存在以下五大鲜明特色:清晰的课程设计、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结构和学习阶段划分、“以老年人、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培育、“一体化”设计的实训工作及运用文化提升老年护理质量。

关键词:加拿大;人口老龄化;老年护理;职业教育;透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总理强调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由此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极为重视,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借鉴国际经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加拿大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特别是老年护理教育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加拿大人口老龄化及福利保障状况

2011年加拿大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近500万,占14.8%,安大略省(Ontario)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有1878325人,占总人口的14.6%[1]。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2年2月的人口调查报告,加拿大现有人口总数为3350万,三分之二的人口增长主要是移民带来的。同时,加拿大在未来将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报告显示,“随着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人口平均年龄逐渐接近65岁,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在2011年至2031年间增长”[2]。加拿大属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每1000人约有9张病床,每500人有1名医生。加拿大实行的是高福利政策,社会保障体系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工伤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多项内容。加拿大养老保险制度确立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个人退休后还能保证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即退休后收入应达到退休前收入的70%。在加拿大,通常老年人不愿意被称为老年人,应该称其为年龄长的成年人。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加拿大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设计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都十分细微和周全。老年保健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医疗、社区照护、居家护理、人口、文化、社会需求、社会参与度等各个方面。目前,安省老年保健策略有5个原则,即ACCESS(介入)、EQUITY(公平)、CHOICE(选择)、VALUE(提前预防)、QUALITY(质量)。

二、加拿大老年护理教育的透视

透视加拿大的老年护理教育,其基本特征就在于:各方面的安排充分彰显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了实现其培养实用性和适用性人才的原则,很多大学,如圣力嘉应用技术与艺术学院(SenecaCollegeofAppliedArtsandTechnology)、康尼斯托加学院(ConestogaCollege)和亚岗昆学院(AlgonquinCollege)等学校在老年护理教育中,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学校、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学分认定、价值观要求、学业评价、实践实训、文化与护理质量关系等方面设计。

(一)思路清晰的护理课程与学分设计

加拿大护理学院大专课程设置重点体现人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医院、社区和家庭为基础,强调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注重培养评判性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大专护理课程由加拿大护理学校联合会(CAUSN)为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制订标准,并且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其课程进行鉴定。同时,还鼓励学校创新发展自己的特色课程。加拿大护理大专课程均采用学分制,学生每学年必须完成相应的学分。课程安排基本为:第一学期是基础课,学分为15学分,安排6门课程,分别是《护理基础》《护理知识概论》《解剖与生理1》《心理学导论》《人文学科》《健康的基础知识》;第二学期开始向专业课程过渡,开设的6门课程分别为:《老年医学与孕产妇护理》《儿科护理》《健康评估》《解剖学和生理学2》《人文学科》《发展心理学》。本学期每周除了健康评估在实验室有2个学时外,每周必须临床见习10个学时,而且必须去养老院、医院等当志愿者修够3个学分。从第二学年开始学生进入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习阶段。同时,安排每周12个学时的临床见习,在社区或家庭进行志愿者护理服务实践,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护理实践也设置为不同的课程,并有相应的学分。有的学院(系)甚至在第一学年就安排学生进入实践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促进健康的方法。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进入毕业前为期3个月的实习阶段。

(二)层次分明的护理人才队伍结构和学习阶段划分

加拿大老年护理教育的理念定位就是“以受教育者和护理对象为本”。在加拿大,护理人员一般分为四级,分别是护工、注册护士助理、注册护士、实践(职业)护士,不同等级的人群对于入门要求、学制要求、学习内容、实践要求是有严格区分的。对于护理人员的升级也是非常严格的,特别强调个人的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素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其中,注册护士助理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学生学历层次相对应。加拿大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培训教育,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团队功能、角色与责任、冲突域解决、信任与尊重等方面。在他们看来,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在每个学习阶段,强调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并指导其实现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录制视频,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三)“以老人、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培育

加拿大很多高校教师指出:如果我们认为老人是睿智的、精明的,那么我们就能给老人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营养支持和服务。如果社会改变了对老人的认知,那么老人会认为自己更有价值,政府也会为老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在老年护理教育中,各学院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关注和培养以及对学生思想观和世界观的改造。例如,加拿大在学校教育中,非常强调老年护理的重要性,培育学生对他人,特别是对服务对象的关心,在对待护理对象方面,培养学生“以老人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的为老服务的理念。从科学的视角来看,加拿大很多学者认为,对于病人或者老人要分别从人文科学和医疗科学来看,更要倾向于以病人、老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发展。以健康为例,健康是一个相对的问题,是一个比较的概念,从医疗科学来看,生病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医生就是专家;从人文科学来看,活着就是健康,病人就是专家;以临终关怀教育为例,就临终关怀而言,其目标就是促进健康,让老年人、临终关怀病人有尊严地、快乐地离世。这就需要让每个人理解临终关怀,临终关怀需要关注病人心理、社会需求、宗教信仰和病人尊严等几个方面,也要关注家人丧亲之痛。临终关怀是一种文化信仰问题,应该按照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来组织,涉及到包括医生、护士、家人等诸多人群的一个团队。护理人员,特别是注册护理护士,更应该能够把握临终关怀病人的一些特征,根据特征做出全面评估;护士要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职业人员而不是普通人,对病人和家人都要关心,要尊重病人的愿望,不能把个人的价值观强加给病人及家属,要注重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给予病人临终关怀,给予家庭成员关爱,要理解病人的精神需求,理解丧礼与伦理。临终关怀是有压力的工作,护士还要学会关爱自己,在临终关怀工作中,病人永远是中心。

(四)注重模拟实训工作的“一体化”设计及实训训练

在加拿大,模拟实训的要求及目标是非常清晰的,模拟实训、模拟环境和模拟设备设施都是一流的。在模拟实训前,教师和学生准备都非常充分,学生也非常自信;模拟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提问)来鉴别学生的学习效果。模拟实践教学常用的方法有:高效能实验室、低端实验室、团队协作、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视频自我评价、交叉团队学习、课程整合模拟学习等。他们通常把知识设计到课程中,模拟前,学生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如果不掌握一些知识就无法综合、灵活地运用。加拿大通常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拟,实训室每张床头都写了一个情景病人,让学生进行实操,而且承担大量的对外服务教学。加拿大模拟实验室的共同特点在于建造设计的科学性,实训教学实现了实训室实操、监控室控制、观察室讨论分析的三位一体整合设计。模拟实验室与控制室、观察室三位一体地综合运用,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改进操作,提升实训效果。在加拿大,一般来说,实训训练包括实验室和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实验室阶段:突出强调仿真模拟训练教学,学生分组操作与讨论,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临床见习阶段:从第二学期开始直至毕业,院系通常派一名实践教师负责6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及考核,临床上有带教的护士,负责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每一位学生必须去社区、医院或者老人院做志愿者服务工作,与病人及老人沟通交流,给予他们生活照料。临床实习阶段:带教护士与实习护士一对一教学,增强实习护士的动手实操能力。

(五)加强文化运用,提升老年护理质量

在加拿大,文化并非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而是强调对老龄化的感觉,强调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个体生存的环境,强调用文化改变生活质量。加拿大很多学者认为,文化可以渗透到老年护理中并以此提升护理质量。他们认为,文化的提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例如,改变对老龄化的认识;长期护理中心并非老年人即将去世的地方,应该视其为享受生活的很有意义的地方;活着并不意味着心跳和呼吸,而应基于个人需要、喜好而生活;在护理方面,要改变那种计划和模板式的机械服务,而以老人为中心,以满足其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并非每个老人都得七点起床八点吃饭,十点起床吃饭也要尊重和理解。文化改变是一个社会性运动,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重新审视价值观与信念,仔细考虑关于老龄化的态度。工作人员所用的语言不是中文或英文,而是与病人、老人交流的语言及沟通艺术。同时,他人态度的改变对工作人员也有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员工不如被称为团队中的工作人员来得亲切,这样小小的改变,也许会改善他们的工作细节。此外,还要重新审视护理中心的做法及所有的制度和政策,安全就是从文化改变中来的。文化转变模式需要从制度性转变为社会性。传统认为,制度性就是在医院、在机构,社会性就是在家里。在传统意义上,团队合作就是轮班轮岗,但是在社会模式下,团队成员不是局限于一个地方。老人或病人不愿意住在冷冰冰的机构里,而是愿意住在有邻里的、有气息和生机的地方,因此要通过文化改变,实现新的团队合作,让老人或病人感觉不是来接受护理的,不是住在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中,而是让其感觉像是住在家里由别人为他提供护理。在工作中,工作人员进屋要先敲门,被允许后才能进入,介绍自己,阐述自己想做什么,让病人帮你做、配合你做,鼓励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虽然文化改变过于复杂,但做好以上细节就可以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改变就是改变我们不好的习惯,尽管确实不容易,但一定要尝试去做。哪怕只改变一些词语、一些称呼都好。进屋先敲门的做法,会让工作人员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过去老人或病人往往关心提供服务的人是否有经验,是否能胜任,现在更关心服务者服务的细节和态度,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人本主义正能量的精髓所在。总之,加拿大在老年护理教育方面有很多独具匠心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设计以及一些文化、价值理念,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马晓澄.加拿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EB/OL].新华网,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5/30/c_112070125.htm.(2012-05-30).

[2]王琪琪.移民推动加拿大人口增长老龄化问题凸现[EB/OL].中国经济网,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202/10/t20120210_23062104.shtml.(2012-02-10).

作者:韩振秋 单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