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护理教育的临床实践影响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护理教育的临床实践影响因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护理教育的临床实践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实践与高校护理教育相衔接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强两者衔接关系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16名护士,均接受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为甲组(实践能力较差)32名和乙组(实践能力良好)84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相衔接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在校内临床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教材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校内临床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教材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是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衔接关系的影响因素。结论为改善高校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高校应该增加护士在校内的实践操作机会,合理进行课程分配,聘请更多的具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加强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

【关键词】高校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影响因素;对策

为适应社会的要求,高校护理教育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创新[1]。但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临床实践护理教育脱节情况仍十分严重。因此,加强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的衔接,为社会及医院培养更全面的护理人才是高校护理教育目前急需解决的任务[2]。本研究选取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1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临床实践与高校中护理教育相衔接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强两者衔接关系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16名护士,均接受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由多名具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教师及专家共同制定考核标准,满分为100分,0~70分为实践能力较差,将71~100分为实践能力良好。根据考核结果分为甲组(实践能力较差)32名和乙组(实践能力良好)84名,其中男22名,女94名,年龄21~25岁,平均(237±037)岁。甲组男12名,女44名,年龄21~24岁,平均(227±047)岁;男20名,女50名,年龄22~25岁,平均(237±036)岁。两组护士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护士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两组护士均接受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100%。根据专家意见将可能影响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衔接的因素:校内临床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教材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等列入问卷调查中。对比两组上述因素间的差异,并对差异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3问卷调查标准

校内临床实践机会较多:实践机会>5次;课程设置合理:实践操作课每周>6节;教师临床经验丰富:教师临床经验>8a;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较大,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内容比例超过1∶1;教学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大部分内容能够反映近3a内的临床研究动态。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相衔接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结果

两组在校内临床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教材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多因素分析

校内临床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教材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是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衔接关系的影响因素。

3讨论

随着社会对医疗技术及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等也会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印象。本研究对高校护理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根据116名实习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结果,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实践与高校护理教育衔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临床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教材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是影响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因素。基于本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对策。①高校应该给予在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其他高校或医院联合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设计模拟实验室,ICU病房[3];并与各医院组织医疗活动,让学生能够通实战演练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②合理安排课程,对于临床中涉及最多的医患沟通、解剖学等知识,有针对性的增加课时,并由易到难的逐渐进行深入讲解。同时可以增加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4]。③学校应该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来校授课,担任护理教育讲师,并鼓励在校教师再深造,丰富自身临床经验。④高效护理教育教师应该注意将理论渗透进实践当中,例如在上完人际沟通课后,可以安排实践课内容如情景模拟,学生扮演患者及护士,不同角色扮演者相互沟通交流,耐心解决患者的问题。⑤新的知识与临床研究每年都会更新,教材的内容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纳入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学到更新更贴合临床实际的新知识。综上所述,要提高临床实践与高校护理教育的衔接率,必须对高校内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同时通过聘用更多有经验的教师,加强校内实践机会及课堂实践演练,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纪晓娟,杨瑛.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41-3342.

[2]陈英,欧阳明月,刘桂瑛.不同护理教育人群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6):946-949.

[3]陈声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衔接护理教育和护理临床实践的桥梁[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5):326-330.

[4]杨芳,万雅雯,郭清.新毕业本科护士体验高校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7):10-13.

作者:殷凤芳 姜原 刘亚会 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五官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