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芳香药枕穴位按摩护理效果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芳香药枕穴位按摩护理效果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芳香药枕穴位按摩护理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芳香药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失眠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芳香药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睡眠质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护理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护理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护理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药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失眠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芳香药枕;穴位按摩;中风;失眠;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和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为(52.1±1.5)岁;病程为3~5个月,平均病程为(3.3±0.6)个月;患病部位左侧20例,右侧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为(52.4±1.3)岁;病程为3~5个月,平均病程为(3.2±0.6)个月;患病部位左侧19例,右侧21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患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符合研究的患者须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头颅CT或MRI检查并确诊[2]。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睡眠护理等,具体如下:①情志护理。对于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询问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以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成功的信心。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在睡前食用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热牛奶、小米粥等,叮嘱患者切忌饮用咖啡、浓茶等。③睡眠护理。给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床铺的整洁与舒适,枕头高度要适合患者,并在睡前半小时前可聆听喜欢的轻音乐,以促进患者快速入睡。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芳香药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头部按摩穴位:印堂、神庭、头维、攒竹、丝竹空、太阳、百会、风池、肩井等穴位。按摩遵照中医手法按摩操作规范技术中的标准进行按摩,各个穴位按摩2~3min,每日睡前1次。芳香药枕药方由香附、沉香曲、牡丹皮、郁金、合欢皮、石菖蒲、薄荷、佛手花、月季花、玫瑰花各20g,百合、首乌藤、怀小麦各40g组成,除三花取原生态干草外,其他药物统一磨细粉装无纺布袋。患者卧床时即使用芳香药枕,患者取舒适体位即可。药枕每周更换1次。7天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镇静催眠药物,禁用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睡眠质量等相关指标。护理治疗效果评定,显效:睡眠症状缓解率达65%以上;有效:睡眠症状缓解率达50%以上;无效:睡眠症状未能缓解。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护理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护理治疗前2组患者的基线PSQ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在护理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护理治疗前降低(P<0.05);护理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学称失眠为“不寐”,《黄帝内经》称之为“目不瞑”“不得卧”,是中风后患者常出现睡眠的质或量不足的一种临床病症[3]。失眠可对全身多个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致使人体各项生理活动产生相应的不良变化,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的时间以及睡眠深度的不足,且患者伴有入睡困难,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常常彻夜不睡等。相关文献显示,中风后合并失眠的患者在56.5%以上[4]。失眠会明显减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且还会增加中风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甚至诱发脑卒中的再度发生。本研究中对患者采用芳香药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进行护理治疗,其中芳香药枕采用气味芳香、引经开窍、疏肝解郁、泻火安神为主的药物原料(香附、沉香曲、牡丹皮、郁金、合欢皮、石菖蒲、薄荷、佛手花、月季花、玫瑰花等)研细末制成药枕,通过多种药物的综合作用刺激患者头颈部皮肤、经络腧穴、孔窍等部位以产生治疗作用,同时药物中的气味经皮肤及鼻黏膜吸收入体内,起到疏肝解郁、调理气血、平顺阴阳之功效[5]。此外,本研究中还联合应用头部穴位按摩,通过对患者的头部穴位进行按摩,使患者的全身经络开通,脉通则神明,气血和调,则病自去,具有镇静安神、镇惊止痛除烦等治疗效果[6]。且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护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SQI评分比较,2组患者与同组护理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芳香药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对中风后失眠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淑贤.砭石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1):127-128.

[2]李水秀.耳穴压豆加心理护理在基层社区老年病失眠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4):196-197.

[3]高惠艳.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后失眠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20):3016-3018.

[4]赵翠萍,王京菊,李燕燕,等.抑郁症患者中医辨证施护综合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4A):62-65.

[5]陈丽丽,徐玉梅,欧子杨,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中风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0):141-143.

[6]胡霞,张波.不寐的病因病机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3):204-206.

作者:李文莉 戴娜 单位:萍乡市中医院脑病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