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安全管理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外科自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儿切口感染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坠床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儿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28,P=0.037),研究组患儿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1,P=0.043),研究组患儿坠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932,P=0.026),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635,P=0.032)。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施行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患儿手术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关键词:安全管理;小儿外科手术;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自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指征,且患儿家属在手术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以及精神障碍者。采用平均分组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23例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患儿年龄分布:1.2~10.5岁,平均年龄为(5.0±0.4)岁,其13例行疝气手术,20例行阑尾炎手术,7例行胃肠手术;研究组中24例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患儿年龄分布:1.0~10.8岁,平均年龄为(5.1±0.5)岁,其14例行疝气手术,18例行阑尾炎手术,8例行胃肠手术,两组患儿的手术方式、年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主要是遵循医院护理排版制度和医嘱为患儿提供必要的检查和输液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①手术前做好患儿信息核查管理,遵循手术室四查八对制度,在术前护理人员需认真核对患儿手术通知单以及核查患儿的术前用药情况、诊断方式、药物试验结果、配血报告、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等,并告知患儿在术前12h内禁止饮食,术前4h禁止引水,然后在正式手术前先对患儿进行术前麻醉,麻醉前,需配合手术医师或麻醉师根据患儿的X线片、CT片核对其手术部位,并做好标记,全部核查无误后,再行麻醉和手术。②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疼痛的耐受度较低,而外科手术又属于侵袭性较大的手术操作,因此,大多数患儿在手术前多会发生害怕、紧张等不良的情绪,为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还需采用亲切、和善的态度与患儿进行交谈,以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降低其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③手术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为保证患儿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顺畅,护理人员需在手术前将手术室室内温度调节成24~26℃,湿度控制为50%~60%,并根据患儿手术部位和方式引导其正确摆放体位,为预防患儿出现神经麻痹症状,还可询问患儿有无不适感,并尽量避免其神经部位。此外,由于小儿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较低,极易引发细菌感染,为此,护理人员还需严格保证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为降低手术室浮尘细菌数,在手术前需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并且不得允许不相关人员进入手术室,使用手术器械之前,需采用碘酊对其进行消毒处理。④术后的安全管理,患儿回到病房后,还需采用适量的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密切关注其体征变化和切口渗血情况,并定期为其更换敷料和纱布。在患儿麻醉未清醒之前,需将其平卧于病床,并对其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大多数患儿会发生躁动和意识不清等情况,从而极易导致其发生哭闹不止和随意拔管等现象,为此,对于治疗配合度不高的患儿,必要时还需采用约束带对其进行约束吗,但需注意避免损伤患儿皮肤,为此,需以患儿不感受疼痛为标准合理调节约束带的松紧程度,为避免患儿坠床,还需为其设置带有围栏的病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坠床和压疮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表收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切口感染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坠床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患儿切口感染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0.0%),研究组患儿药物外渗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7.5%),研究组患儿坠床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2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对比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3.1安全管理对降低小儿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为了根治小儿疾病,临床多会对其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但是由于外科手术本身属于侵袭性较大的操作手段,再加之小儿患者与成人相比,其自身的机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均较差以及患儿对手术疼痛的耐受性、对治疗过程的配合度均较差,会导致其在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会阻滞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同时对患儿的预后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在患儿治疗过程中,临床还需对其施行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通过查找手术室不同风险因素,并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将能有效降低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4]。在小儿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不良事件便是切口感染、药物外渗以及坠床等,引发小儿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在其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未对手术室进行严格的消毒,从而导致其出现细菌感染。另外,术后护理人员未提供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或未定期对切口的敷料、纱布等进行更换,从而增大了机体的感染机率;药物外渗则是由于小儿患者在术后麻醉苏醒期易发生躁动,再加之机体疼痛的影响,会导致出现不愿配合治疗和拔管等现象,药物外渗不仅会损伤患儿皮肤,同时还易引发其出现静脉炎等并发症等[5]。针对这些问题,需在患儿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护理安全管理,如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患儿提供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和对切口敷料进行定期更换,在患儿麻醉苏醒期,采用约束带对其进行合理的约束,为患儿建立病床防护栏等,有效降低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3.2安全管理对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安全管理是一种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不仅能有效排除和降低小儿患者在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还能使患儿及其家属感受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且能够促进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提升,因此,其能有效提高患儿技术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本研究中,在两组小儿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期间分别对其施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和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管理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治疗期间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5.0%,其中患儿切口感染发生率2.5%,坠床发生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其中患儿切口感染发生率10.0%,药物外渗发生率7.5%,坠床发生率12.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这与汤应龙[6]等人研究报道中指出的护理安全管理组患儿的护理差错的发生率(5.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6.7%),护理安全管理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95.8%)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5.0%)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施行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患儿手术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新宇.小儿外科手术572例护理安全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41-42.

[2]倪风云.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04):82-83.

[3]莫衬章,徐永菊,陈立子,等.外科手术患儿的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4):99-100.

作者:孙洋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