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感染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感染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感染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另外,患儿不良症状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护理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不仅有助于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且大大降低了患儿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患儿均出现发热、咳嗽、畏寒、厌食等不良症状,体温为37~41℃;且经X线检查呈现:①以肺门阴影增浓为突出;②支气管肺炎改变;③间质性肺炎改变;④均一的实变影。其中男患儿36例,女患儿24例,年龄为7个月~14岁,病程为4~21d。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的患儿;②患儿家属自主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药物禁忌症;②合并其它重大疾病的患儿,如肝肾功能障碍等;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理衰竭、呼吸衰竭的患儿。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病房的环境舒适、患儿生活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干预:由于患儿面对治疗会产生害怕的心理,尤其在穿刺、抽血等过程中,患儿会出现哭闹、不配合治疗的现象。而患儿家属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也会出现焦虑的不良情绪。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与患儿及家属多交流[2]。以亲切的态度与患儿交流,鼓励并安慰患儿,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获得患儿及家属的好感;同时,还应当对患儿家属讲解疾病治疗及护理相关的知识,让患儿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奠定基础。②呼吸护理:由于患儿会出现呼吸不顺畅的不良症状,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应当轻拍患儿的背部,使患儿更好的排痰,保持患儿呼吸的顺畅。对于学龄儿童,应告知其正确的咳痰方法,可以通过变换体位、叩背等方式促进排痰。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做好患儿的口腔清洁工作,以此为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奠定基础。在患儿用药期间,观察患儿是否存在不良症状,比如,腹泻、腹痛、呕吐等,如果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3]。护理人员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引发患儿静脉炎等不良症状。③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主要食用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以此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促进患儿身体的康复。如果患儿出现低氧伴心衰等不良症状时,应让患儿平稳呼吸后再进食。另外,护理人员应让患儿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患儿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鼓励患儿进行合理的锻炼,以此使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得到提升,防止感染的问题发生[4]。④发热护理: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的症状,应当给予患儿退热护理措施,可以通过温水擦脸、冰敷等方法降低患儿体温;如果患儿持续高热,应给予患儿口服退热药物,并让患儿多饮水,以此为降低患儿体温奠定基础。⑤紧急情况观察及处理:当发现患儿生命各项体征出现异常时,应当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对患儿的呼吸通畅、输液、高热等不良症状采取有效措施,协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救治,以此为保障患者健康安全奠定基础。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计算总满意度。

1.4疗效判定

显效: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且呼吸恢复正常,咳嗽显著改善;有效:患儿体温有所下降,呼吸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儿体温、呼吸、咳嗽均没有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

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计算与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分为sx±、n(%),检验分别用t与χ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显效的有12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儿显效的有22例,有效的有6例,无效的有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因此,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的有1例,静脉刺激的有1例,心肌受累的有1例,皮疹的有2例,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6.6%;观察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的有1例,静脉刺激的有1例,心肌受累的有0例,皮疹的有0例,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6.6%。因此,观察组患儿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儿家属非常满意的有13例,满意的有11例,不满意的有6例,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儿家属非常满意的有15例,满意的有12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度为90%。因此,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疗效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心率恢复及肺部炎症消散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播。该疾病给患儿的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将导致患儿其他器官的损害,严重的情况下将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5]。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且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不良症状的出现极易使患儿出现哭闹、抗拒等不良行为,给疾病治疗带来不良影响。有效的护理服务能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因此,护理干预对患儿治疗效果有着密切联系。综合护理干预从患儿的角度出发,对患儿提供全面的、满意的护理服务,其中包括心理护理、呼吸护理、生活护理等内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供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本文主要对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儿不良症状发生率更低;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心率恢复及肺部炎症消散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护理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其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因此,该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临床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尉娟娟.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199-201.

[2]刘孝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0):242-243.

[3]李树霞.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9):209.

[4]王莉,马荣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09):1143-1145.

作者:王凡 李梦祥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