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综合护理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综合护理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综合护理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以及摄奶量。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以及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分别为(3.27±0.58)、(3.19±0.69)、(3.28±0.64)d和(3.52±0.61)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4.85±0.64)、(4.78±0.83)、(5.13±0.97)d和(4.84±0.7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摄奶量为(92.01±18.25)ml/(kg•d),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3.54±14.23)ml/(kg•d)。结论对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缩短患儿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患儿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提高患儿的摄奶量,有助于保障患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综合护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8例;胎龄29~36周,平均(32.69±4.37)周;体质量1427~2268g,平均(1952±284)g。对照组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9例;胎龄29~35周,平均(32.28±4.16)周;体质量1484~2302g,平均(1984±295)g。将两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基本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被所有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父母知情同意,并且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非营养性吸吮。护理人员通过训练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吸吮和吞咽反射,有助于胃肠功能发育,早日实现经口喂养;护理人员可以在胃管喂养前10min给予患儿消毒过的无孔橡皮奶头进行吸吮,5~10min/次,6~8次/d[6]。待患儿可以自行吸吮后便可以停止训练。(2)喂养护理。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开展经口喂养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发育、消化酶的分泌和激素的生成。如果经口喂养过晚容易导致喂养不耐受的风险增加。母乳中含有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早产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如果母乳不足不能开展母乳喂养时可以采用配方奶粉进行喂养[7]。通常来说,对于心率>60次/min,胎龄>34周的早产儿可以进行经口喂养,如果胎龄<34周可以暂行使用胃管。通常情况下,初次喂养量每次为1~2ml,每次喂养间隔2~3h,后期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不能超过20ml/(kg•d)。(3)体位护理。新生儿胃容量小,并且呈水平位,在喂养后非常容易出现溢奶或者吐奶,因此在喂养结束后,应将患儿头部抬高15°~30°,取右侧卧位30min,可使水平的胃处于下垂状态,助于胃内容物顺利进入十二指肠,可以有效避免溢奶或者吐奶的发生。(4)腹部抚触护理。腹部抚触护理通常在对早产儿进行喂养后60min或者洗澡之后,护理人员首先将双手搓热,然后以早产儿脐部为中心,采用顺时针环状方式用掌心对早产儿腹部进行按摩,15min/次,2次/d[8-9]。在抚触过程中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来平静早产儿的情绪。同时需要注意在腹部抚触护理之前应该将室温调整在30℃左右。(5)药物干预。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34周的早产儿采取药物干预,可以对早产儿静脉滴注3~5mg/(kg•d)的红霉素,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血胃动素水平,促进胃排空,有效缓解呕吐以及胃潴留等症状,增加摄奶量[10]。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以及摄奶量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以及摄奶量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摄奶量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以及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分别为(3.27±0.58)、(3.19±0.69)、(3.28±0.64)和(3.52±0.61)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4.85±0.64)、(4.78±0.83)、(5.13±0.97)和(4.84±0.74)d;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摄奶量为(92.01±18.25)ml/(kg•d),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3.54±14.23)ml/(k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文以我院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摄奶量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对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缩短患儿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患儿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提高患儿的摄奶量,有助于保障患儿的健康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东梅,王春芬,白媛.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220-222.

[2]梁家敏.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4):88-90.

作者:董倩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儿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