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性化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统计各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BPR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S、BPRS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4%和78%,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社会功能,改善负面情绪及精神状态,同时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人性化管理;抑郁;满意度;精神疾病;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指的是由诸多症状群组成的临床综合征,该病诱发因素有很多。虽然截止到现阶段为止,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外部社会环境及个体心理等不良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该病[1]。精神分裂症具备较多的临床病症,涉及范围广,包括认知功能、情感、意志行为、知觉及思维等,由于个体差异导致临床病症不同。而恢复阶段的治疗在整个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出于该时期的患者心理活动相对复杂,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郁等,导致疾病恢复延缓[2]。所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十分重要[3]。专业、精细化的护理方式及药物干预有助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实验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29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年龄22~53岁,均龄值数(30.25±1.54)岁;患病时间1~6年,平均患病时间(3.25±0.41)年;研究组中,27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年龄20~55岁,均龄值数(30.34±1.62)岁;患病时间1~4年,平均患病时间(3.36±0.21)年;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包括年龄、患病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与CCMD-3的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相符;②疾病处于恢复期。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脏、心脏、肾脏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合并言语功能障碍、神志模糊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于患者入院后,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治疗医师及护理人员等,确保病房内部秩序良好,保证患者人身安全,并对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监测,根据患者需求开展生活指导等。
1.2.2研究组。人性化护理管理:①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责任护士及护士长示范、引导作用,使患者感受到源于医护人员的关爱。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护理难度增加。护理期间,部分护理人员伴有抵触、拒绝心理,进而导致患者病情恢复延缓。所以,护理人员应合理调整自身心态,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②创建舒适、温馨、和谐、友好的治疗环境: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多关心患者,为患者构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基于此,针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采取通俗易懂语句进行详细解答。予以患者护理服务时,采取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予以患者足够的尊重,针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医院实际状况、卫生部需求不断完善个性化护理管理,建立健全入院须知等规章制度,一切制度的建立均以护理服务为基础,全面落实各项制度,确保每项工作的落实有章可循。此外,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到人。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④生活指导:定期清洁患者病房,确保室内干净、整洁,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高,尽可能的将患者不良心态消除,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关注,在患者产生无助心态后,予以患者足够的精神支持与鼓励。并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营养充足、均衡等。如果患者食欲降低,则适当调整饮食方案,使其与患者日常饮食需求相符。患者休息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需尽可能保证动作轻柔,确保室内安静,提高患者睡眠质量;⑤健康教育宣传:以患者实际病情发展为依据,为患者介绍疾病诱发因素、治疗及护理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等,协助其进一步认识自身疾病,自主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此外,定期对不良心态出现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心态进行相应调整,以便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⑥情感干预:护理过程中,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增加家属探视时间,在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后,可让家属带领患者回家过节或者带领患者参加各种活动,如郊游等,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关心,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及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干预前后BPRS评分、SDSS评分、SDS评分及满意度。①BPRS评分(精神病评定量表)主要评定患者精神状态[4];取值18~126分,分值越低,说明病情越轻;②SDSS评分(社会功能量表)主要评定患者社会功能[5],取值0~20分,分值越低,说明社会功能越好;③SDS(抑郁自评量表)主要判定患者抑郁程度[6],分值界限为53分,轻度抑郁评分为53~62分;中度抑郁评分63~72分;重度抑郁评分:超过73分。④满意度判定[7]:分值总计100分;非常满意取值范围为80~100分;满意取值为60~79分;不满意取值在60分以下。(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准确处理本次实验数据,采用(x-±s)表示的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值;采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两组比较检验值为P,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及BPRS评分:
在SDSS及BPR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SDS评分:
在SD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中,21例非常满意,18例满意,1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8.00%;研究组中,26例非常满意,21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4.00%;研究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更高(χ2=5.316;P=0.021)。
3讨论
精神疾病中,较为常见且相对严重、特殊的一种疾病是精神分裂症,该类患者极易丧失自身行为及情绪控制能力,产生极端表现,伤害他人、自身和社会。特别是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该阶段的治疗尤为重要,该阶段患者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能正确认识了自身疾病,而且具备一定认知功能,但因极易被医护人员忽视,未开展深入护理及治疗,再加之患者自身存在复杂的心理活动,最终导致病情恢复受到影响。所以,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护理工作同样具有重要作用[8]。在医学技术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背景下常规护理的缺点逐渐凸显出来,常规护理工作的开展并未真正考虑患者的需求,站在患者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有些则会因为未提供患者舒适服务导致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围绕患者开展的护理模式,其主要用于减轻患者临床病症,使患者身体及心理及早恢复健康,及早战胜疾病,避免疾病影响患者精神及心理状况[9]。本次研究中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首先,培养医护人员树立服务意识,使其可以正确认识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摆正工作态度,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其次,为患者构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及病房环境,让患者在具备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使其感受到源于医护人员的关爱,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再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将每项工作划分至个人,从而保证护理工作开展的有序性;第四,生活指导,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关注,特别是情绪的变化,多鼓励、关心患者,给予患者足够的精神支持[10]。与此同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饮食方案,保证营养充足,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及抵抗能力;第五,健康指导,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等,使其可以深入认识自身疾病,自主配合护理工作;最后,情感支持,告知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并带领患者参与各项活动,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提高。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干预前,两组SDSS评分及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可见,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可进一步增强患者社会功能,减轻精神病症;两组干预前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05);可知,人性化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减轻患者抑郁心态,使其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确保良好的护理效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是94.00%,对照组是78.00%,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由该结果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为患者提供了患者更为优质的服务,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进而缩短了护患距离,避免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总而言之,予以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化护理管理,在减轻患者精神症状及负面情绪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寰.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149-150.
[2]仪玉伟,李雪霓,魏时懿,等.团体心理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影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5):87-90.
[3]金燕,顾爱芳,黄漪汶,等.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对康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意念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8,46(10):106-109.
[4]刘思思,顾欣.会所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家庭负担与负面情绪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11):64-66.
[5]张红梅,赵占胜,孙志刚,等.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3):411-413.
[6]樊淑洁,刘小娟.拓展式风险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防范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9):1319-1321.
[7]舒瑜,谢晓燕.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3):254-256.
[8]陆红英,袁勤,陶丽,等.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5):1831-1834.
[9]潘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康复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129-131.
[10]李虹娟,贾莉娜.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25-28.
作者:赵丽敏 单位:锦州市康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