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胃癌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胃癌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胃癌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9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TP、HGB、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RP、SAA、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保证术后营养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胃癌手术;效果

我国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位于恶性肿瘤第二位,病死率位于第三位,给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较大困扰。外科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疗护理目的,临床护理过程需对患者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证胃癌患者营养均衡,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9例胃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胃镜活检确诊;②初次手术治疗;③未发生远处转移;④无免疫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过放化疗治疗;②严重营养不良;③合并严重心脑肺等脏器功能障碍;④急诊手术。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研究组(35例)。研究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2.4±2.6)岁;发病部位:胃底贲门癌10例,胃窦癌15例,胃体癌10例;手术方式:根治性全胃切除10例,根治性胃部分切除2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2.7±2.3)岁;发病部位:胃底贲门癌11例,胃窦癌13例,胃体癌10例;手术方式:根治性全胃切除8例,根治性胃部分切除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导、术后对症护理、叮嘱患者术后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A)入院当日: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介绍各阶段护理操作,完善相关检查。(B)入院第2d至手术前:①指导患者及家属关注微信公众号,并指导其下载胃癌手术患者健康宣教手册,内容包含手术治疗方案、早期营养支持、术后保健等。②将胃癌术后膳食管理、护理方案等内容编辑成视频播放给患者观看,使宣教内容更加生动。③针对绝望、悲观的患者实施情绪疏导,引导其诉说内心想法,鼓励其相信医学,列举手术治疗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的焦虑感和恐惧感。(C)术后:①严密监测术后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敷料情况,加强引流管管理。②疼痛护理:不定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于VAS评分<4分的患者,可指导其采用呼吸放松法,练习胸腹式呼吸,配合冥想;对于VAS评分≥4分的患者,可注射镇痛药物[1]。③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6h指导患者间歇性咀嚼口香糖,激发口腔迷走神经;术后9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④术后功能训练:术后8h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如握拳、抬臂、肘关节屈伸等,每次15min,每日2次;术后12h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反复练习踝关节屈伸、内翻、外翻、背伸等动作[2]。⑤术后2d指导家属搀扶患者下床活动,可于病房内慢速行走,每次5min,每日可活动2次。⑥术后5d指导患者饮用温水,如未出现不良现象,可叮嘱家属为患者准备少量流食,通过排气情况判断进食标准,鼓励患者尽量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半流质食物。

1.3观察指标

①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②营养状态: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③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QOL)[3]评定,内容包括躯体及心理状态、自理能力、社会关系等,最高分6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④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

研究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营养状态

护理后,研究组的TP、HG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

护理前,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28.05±2.34)分,与对照组的(28.10±2.3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7.89±2.19)分,高于对照组的(40.85±2.66)分,差异有统计意义(t=12.02,P<0.05)。

2.4炎性因子

护理后,研究组的CRP、SAA、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胃癌主要发病人群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至中晚期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部疼痛等症状。手术治疗胃癌简单有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手术操作刺激,可能引起患者病理、生理的一系列变化,使其心理状态、生理功能和躯体机能发生改变,对术后康复及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工作预见性和计划性,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节省开支,护理过程中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方法围绕该中心开展,以内容、时间样式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制定护理路径表,根据路径表依次执行入院宣教、心理疏导、术后护理等工作内容,以时间为横轴可有机整合各项护理内容,实现整体性护理效果[5]。护理人员根据路径表开始护理,护理思路更加清晰,有效避免护理错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视频播放、公众号上传电子健康手册等,可使健康教育更加灵动,促进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术后及时实施肠内营养供给,可保证患者术后营养均衡,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进而减轻炎性反应,整体护理效果进一步提升。本研究结果亦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TP、HG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CRP、SAA、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高小艳[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感,保证术后营养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丹丹,王妍,赵丹丹.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胃癌切除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157.

[2]丁思艳.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手术患者营养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8):97-99.

[3]叶德勤.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61-262.

[4]蔡泽君,谢浩芬,李益萍,等.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46-150.

[5]骆长坚.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6):205-207.

[6]高小艳.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2):54-57.

作者:余艳平 徐崇娟 梁科峰 赵玉 单位: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