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器人辅助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机器人辅助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机器人辅助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经过术前术后的重点护理,比较患者的血压、心率、疼痛数字评分(NRS),并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NRS评分≤3分比例高于术前(P<0.05)。术后随访4~6个月,患者未发生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可下地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结论对行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骨盆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机器人

骨盆髋臼损伤多由高能量造成,其发病率约占所有骨科骨折的3%,但致死率却高达13.4%,且50%以上的骨盆损伤患者都伴随有其他并发损伤[1]。传统治疗通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但该术式切口大、出血量多、对患者身体伤害大,且术中容易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引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2]。我科开展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创伤少,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本研究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行TiRobot手术治疗的14例患者,所有患者为全部为闭合性骨盆骨折,其骨盆前后环损伤无移位,或骨折有移位但易行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7~81岁,平均(52.1±0.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或挤压伤5例;合并出血性休克3例,颅脑外伤3例,颈椎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2例,肋骨骨折3例,四肢多发骨折3例,肝挫伤2例,尿道断裂1例;Tile分型:B型10例,C型4例;入院时间为伤后4h~3d,外伤至骨科手术时间为5~20d;3例患者在急诊发现休克、病情不稳定,送ICU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回普通病房。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光及CT检查,并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采用由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制造的TiRobot外科手术机器人,该设备主要由主控系统、多自由度机械臂、光学跟踪系统三部分组成。医生通过主控系统进行手术路径的规划,实现术中精准定位。手术流程分为图像采集和配准、手术路径规划、机器人辅助置钉、透视验证路径四步。对于复位不满意、有移位的骨折,麻醉后行闭合复位。后环损伤行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骶髂关节固定,前环损伤行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耻骨支或耻骨联合固定。

1.3护理方法

护理重点包括:①术前护理:抗休克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防压疮护理、便秘护理、骨牵引护理、肠道准备;②术后护理:疼痛护理、预防伤口感染护理、康复护理。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②疼痛评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评分范围0~10分。0分:无痛;1~3分:有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③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道感染等。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约100mL。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14例患者复位满意,内固定良好,术后7~14d出院。

2.2血压与心率

术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术前(P<0.05)。见表1。

2.3NRS评分

患者术后NRS评分≤3分比例为92.86%,明显高于术前的21.43%(χ2=14.583,P=0.000)。见表2。

2.4并发症

术后随访4~6个月,患者未发生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可下地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

3讨论

3.1术前护理

①抗休克护理:开放性骨折盆底撕裂伤和严重闭合性骨盆环骨折伴盆腔内出血可导致不同程度休克,病死率高达60%[3]。护士要特别关注骨盆骨折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化验结果,及时发现休克。休克指数(SI)定义为心率和收缩压的比值,临界值为0.7[4]。SI是创伤性出血、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状态的简单有效的评估指标,用于指导临床抢救及评估治疗反应,其准确性已得到公认[5]。对SI>0.7,心率>100次/min,收缩压<100mmHg的患者予以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②预防深静脉血栓:做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抬高患侧下肢10°~15°,促进血液回流。指导患者多饮水,饮水量2000~2500mL/d,禁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双下肢行踝泵运动,4次/d,10~15min/次。尽量避免在双下肢进行穿刺。③防压疮护理:患者入院后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评分,若评分≤18分则予以防压疮护理。保持床单干净、干燥,及时更换湿脏床单。每2h托起臀部更换水垫并外涂陈渭良伤科油按摩受压部位。陈渭良伤科油是我院自制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黄柏、栀子、地榆等,具有行气活血、促进微循环、修复组织功效,用于预防跌打损伤、压疮[6]。④便秘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润肠通便、富含粗纤维食物。患者每天餐后30min顺时针按摩腹部20min,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有内脏损伤的患者除外。⑤骨牵引护理:牵引治疗期间,要求躯干放直,骨盆摆正,双下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7]。牵引过程要检查牵引肢体趾端血运、肢体感觉,及时发现神经损伤。⑥肠道准备:术前禁食10~12h,禁水6~8h。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必须行清洁灌肠,以确保术中显影清晰。术前晚、术晨各清洁灌肠一次。

3.2术后护理

①疼痛护理:术后第1d行耳穴压豆,选穴皮下、神门、心、垂前。指导患者每穴每次按压2~3min,每4h按压1次,双耳交替,以局部有酸、麻、胀、痛或发热感为宜。神门、皮质、心、肝、肾、垂前穴位合用,可行气活血、镇静镇痛、促进睡眠[8]。②预防伤口感染护理: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温度维持在25℃左右,减少探视人员。每天伤口换药,75%酒精消毒后外敷黄水纱。伤科黄水纱是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药湿敷洗涤剂,由紫草、栀子、黄连、黄柏、薄荷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作用,主要用于早期闭合性或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创伤感染等[9]。③康复护理:告知患者康复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主动为主,被动为辅[10],以个人能耐受、锻炼后无疲劳感为度。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指导患者下地行走时间及方法。下地前取端坐位3~5d,无头晕,过渡到床边站立2~3d,自感无不适才能开始行走。下地过程需有体力好的家属在旁保护,以防坠床、跌倒。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NRS评分≤3分比例为92.86%,明显高于术前的21.43%(P<0.05);术后随访4~6个月,患者未发生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可下地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综上所述,对行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2]赵春鹏,王军强,苏永刚,等.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2):274-280.

[3]王谊,林野,陈玉梅.62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行经皮闭合内固定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69-470.

[5],王玉芝,刘志.休克指数在腹腔实质性脏器闭合性损伤休克早期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48):93-94.

[6]钟广玲,陈志维.陈渭良骨伤科临症精要[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5.

[7]李玉梅,沈宝英.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6-77.

[8]杜雪莲,陈玉梅,林梅.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9):1273-1274.

[9]詹志来,胡峻,刘谈,等.紫草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127-4135.

[10]叶荣,严怀宁,张晓峰,等.骨盆外固定支架联合早期康复治疗骨盆骨折66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27):3837-3839.

作者:黄泳梅 杜雪莲 吴征杰 李灿辉 董佩文 单位:佛山市中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