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男性精神疾病患者预见性护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男性精神疾病患者预见性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男性精神疾病患者预见性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护理方法

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用精神疾病的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包括医院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还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1.1给予良好的病房环境:周围环境是诱发精神病患者发病的重要外界因素,因此提供舒适、安全的病房条件是预见性护理干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护理人员要以极高的洞察力随时观察周围环境,消除一切会引发暴力的不确定因素。首先,根据患者教育背景及病情轻重安排房间,对于病情不易控制、暴力倾向严重的患者要给予单人病房;其次,要定期对病房进行卫生清理,保证房内安静、无其他无关人员,走廊内无吵闹、喧哗声;同时,还要严格实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清除病房内能作为暴力攻击的物品,若发现室内物品、门窗有损坏要及时维修,并做好防护。

1.1.2提高有关暴力行为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仔细查阅患者病例,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并掌握其易诱发暴力行为的自然因素,严密监控患者行为以及心理变化,这有利于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日常接触时,要以友善、和蔼的态度,真诚、耐心的行为感化患者,使患者消除戒备心理,自愿接触护理人员实行进一步沟通;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的预测患者需要,满足其合理要求,让患者体会到舒适的生活条件,减少不良情绪及暴力行为的滋生。通过观察患者,护理人员还要快速掌握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先兆,如突然击打物体、握拳不放等,并随时记录其行为变化,为预防各种暴力行为的发生做好充足准备和紧急预案。

1.1.3适当丰富患者住院生活:长时间独处及单调的生活不利于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的控制,甚至可加重病情。所以,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并全程陪伴、给予相应奖励,用以分散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生活乐趣,减少紊乱行为和暴力行为。但要注意活动的量及度,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并针对其行为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

1.1.4掌握控制患者情绪的护理技巧:给予冲动早期有效的安慰护理,可诱使患者离开发病环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控制患者情绪的技巧,根据先兆症状给予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在察觉发病先兆时,首先要给患者营造一个放松、安静的环境,同时面带微笑并平视其双眼,使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个平等、祥和的社会,用以消除其紧张情绪;然后,用和蔼、平实的语气同患者沟通,鼓励其吐露心声,并持有同情态度,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同时找到倾诉的对象,有利于减轻其激动程度,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还要授予患者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对于控制良好者可给与适当物质奖励,提高其战胜病魔的信息。

1.1.5加强暴力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护理:若实施有效治疗及护理后,患者仍有暴力行为,护理人员还要给予针对暴力的护理措施。因此,要预见性的掌握控制及约束患者暴力行为的措施,同时学会自我保护。患者如发病出现暴力行为,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以大胆冷静的态度处理现场,时刻同患者沟通,制止其暴力行为。对于口头劝说无效,仍在实施暴力行为的患者,要注意转移其注意力,在必要时对患者实行约束,并隔离到安静房间,将其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1.2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将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其中显效:患者精神疾病症状得到改善,护理期内未见暴力行为或出现暴力行为后得到显著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效: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频率减少,出现后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有所提高,但不及显效;无效:患者精神疾病未好转,再刺激情况下依旧出现暴力行为,生活质量较低。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的总和。

1.3统计学处理

评价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并记录相关数据。应用SPSS19.0完成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应用卡方检验(χ2),求出P值。若有P<0.05,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37例(60.66%),有效18例(29.51%),无效6例(9.83%),总有效率90.17%;对照组:显效25例(40.98%),有效19例(31.15%),无效17例(27.87%),总有效率72.13%。对两组数据卡方检验后,得χ2=7.610,P=0.022。表明P<0.05,说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男性暴力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好继发于精神方面的疾病,如不加以控制,将严重威胁患者家属及社会人员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除强调有效的治疗方式外,高效的护理措施也必不可少,一般的护理措施包括医院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但这些方式对于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来讲并不足够,因此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

①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条件,消除诱发患者发病的外界因素;

②积极地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性及心理、行为变化,并适当提供文娱活动,转移其注意力,使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温暖和乐趣;

③若发现暴力行为先兆,护理人员能够以娴熟的技巧控制患者情绪继续恶化;

④若暴力行为无法控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约束等,这些方式都是针对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而制定的。临床上在精神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上述护理干预方式收到理想效果,观察组显效60.66%,总有效率90.17%,尽管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也存在72.13%的总有效率,但与观察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可见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保证相关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护患关系。尽管也有不足之处,但因其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筠 单位:长春市第六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