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脑梗死患者行为护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脑梗死患者行为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脑梗死患者行为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行为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保证患者现有运动功能不丧失: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护理措施的讲解,使家属积极参与进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内容为按时调整患者的手足弯曲部位,减少患者下肢伸展状态的时间,而上肢则应减少其屈曲状态的时间。为尽可能维持患者的手足功能,患者的足弓部需要始终处在一定的压力之下,避免其长期处在不正确的体位或下垂。患者出院后,家属也应按照医护人员传授的相关知识,使得患者现有运动功能不丧失。

(2)穴位按摩:作为帮助脑梗死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穴位按摩主要分为下肢按摩与上肢按摩。下肢按摩方法:患者保持仰卧位,穴位取照海穴、内外膝眼穴等,在按摩间隙患者可以进行一定幅度的下肢伸展运动。上肢按摩方法:患者保持坐位,护理人员对患者运动功能受损一侧的内关穴、曲池穴、合谷穴等进行按摩,同时患者可进行适度的关节与手臂运动。每天对患者进行2次被动的体位锻炼,每次30min,维持患者现有的关节功能。

(3)日常活动能力练习:穿衣脱衣练习,患者在穿脱衣时应取坐位,穿衣时应先将患侧的衣服穿上,再穿健侧的衣服,脱衣时则与之相反,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帮助。吃饭、洗脸练习,帮助患者逐渐掌握捏和握的能力,学会使用牙刷、勺子等,从而对患者的刷牙、洗脸和吃饭等进行进一步训练。移位练习,锻炼患者从轮椅到床上和从床上到轮椅的练习,增强患者的上肢力量,同时可以预防患者因卧床过久而产生多种并发症。行走练习:初期,医护人员和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站立和行走等动作的进行,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站立能力有所提升后,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陪同下,患者进行缓慢的行走训练。

(4)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在清醒之后,应当继续卧床安静至少10min,在起床的同时,要尽量使自己改变体位的动作缓慢,不宜使用温度过高的水洗澡,且洗澡时间不可过长,防止因低血压引起脑血栓形成。

1.2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法和体质量指数(BMI)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估,用于判断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在进行护理的前后4周分别进行1次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而不协调的营养摄入也导致了人体中血液系统发生病变的概率,在一些常规的检查中,被发现有脑血管病变的人越来越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患脑梗死死亡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技术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如今对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正在不断提高,但脑梗死后遗症往往给患者的日常行为活动造成影响,明显降低了生活质量。脑梗死已成为全球第1位致残因素和第2位致死因素,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医学专业人员研究利用药物和其他疗法配合的情况下,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痛苦成了目前的主要任务。脑梗死所造成的后遗症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而要实现脑梗死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就必须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予以相应恰当的护理措施。目前来说,行为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是不可或缺的。行为护理是今年来在社会心理医疗模式逐渐完善起来的背景下发展出的一种新的学问,其强调心理、生物、社会3方面的综合协调,是对目前追求全面护理的一种补充。行为护理使得脑梗死患者的活动恢复得到很好的改善,另外,行为护理的基础是行为医学和行为科学,强调心理、生物、社会3方面的综合协调,因此也应该关注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稳定其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战胜病魔的效果。医务人员应该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宗旨积极使患者的行为活动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4周的FMA评分和MBI进行统计学分析,可见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MI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行为护理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的效果,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行为护理这一新的护理模式,如何进一步优化使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行为护理表现出的良好的临床效果则表明了其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祁桂红 单位:阜宁县东沟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