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个体化护理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个体化护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个体化护理分析

门诊输液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输液护理的质量是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及工作态度的全面反映。儿童输液护理是门诊输液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儿童不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且较容易出现哭闹、躁动等情况,因此在对其进行输液穿刺的过程中极易发生针头脱出、移位或多次穿刺不成功等现象,进而招致患儿家长的不满,引发护患纠纷[1]。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儿科门诊输液室中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80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其中男性患儿有44例,女性患儿有36例,他们的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2.9±1.5)岁,其中接受头部静脉穿刺的患儿有24例,接受四肢静脉穿刺的患儿有56例。我们按照RevMan5.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这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穿刺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2.1对照组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①护理人员应依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准备好输液药物,然后对其进行配比。②根据患儿的年龄及具体情况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并在穿刺的过程中安抚患儿的情绪。③对患儿及其家长提出的问题及疑虑进行详细的解答。④观察药物的注射情况,注射完毕后拔除针管,常规处理穿刺口。

1.2.2观察组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的方法是: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及性格特点为其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输液环境,并将儿童较为喜爱的图片或卡通人物画张贴在输液室的墙上,同时还可以通过音视频设施为患儿播放童话故事、儿歌及动画片等,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避免其出现躁动、哭闹等情况。②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对穿刺所造成的疼痛较为敏感,因此其多伴有烦躁、恐惧等负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通过肢体语言及呼唤昵称等方式与患儿建立起互信关系,并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多对其进行鼓励和抚慰。③穿刺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穿刺操作,并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制度,合理地为患儿选择穿刺部位和血管,并应做到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④巡视护理。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留意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液体外渗、针头脱落、疼痛或针头移位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一次性穿刺成功率。②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5.0%,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0%,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绝大多数患儿还未学会说话或刚学会说话,语言表达不够清楚,理解能力也相对欠缺,加之其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因其生病而存在着急、焦虑等负面情绪,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护理观念也随之更新。对于医护人员而言,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护理服务是其职责所在。在门诊输液室日常护理工作中,儿童输液患者是需要护理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其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同时因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而存在诸多沟通问题,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通过创设舒适幽雅的输液环境提高患儿心理愉悦程度;通过播放童话故事、儿歌以及动画片,给予心理疏导等方式,吸引患儿注意力,以缓解其恐惧心理。此外还应按照规范严格操作,并做好巡视护理,以免意外情况发生。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对儿科门诊输液室中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5.0%,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0%,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儿科门诊输液室中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建芳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上沛卫生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