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建议

作为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有扎实的护理操作技术,而护理操作技术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之上。掌握好人体解剖学,奠定扎实的形态学基础,对学习后续课程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解剖学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因此,应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立足护理专业特点,结合临床实际应用,革新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护理特点和发展的解剖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护理解剖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滞后

我国的护理教育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大多沿袭临床医学专业的模式,其解剖学教学也不例外,基本采取“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学生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培养的基本上是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格,不利于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护理专业需要的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护理人才,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求。

1.2教材、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强

虽然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但适用于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材一直滞后,教材基本上采用医学专业解剖教材的缩板。虽然编写了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材,但根本上没有摆脱临床专业解剖学教材模式,只是在章节上有所增减或位置调整,教学仍然采取以系统解剖教学为主,局部解剖教学为辅,系统内容多而全,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护理专业特点和需要,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

1.3教学师资缺乏专业特点

我校从事解剖学教学的教师都是毕业于各大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等专业,而非护理专业,没有学过护理学,对护理专业知识及护理专业技能操作了解不多,对护理学教学大纲具体要求不甚清楚,也不了解护理学生在临床上重点需要掌握哪些内容,而按传统的临床专业授课方式予以传授解剖学知识,没有针对性,涉及护理学操作技术的解剖学知识讲授不到位,导致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护理技能脱节,不利于学生进入临床后掌握护理操作技术。

1.4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专业性不强

在传统的实验设计及实验教学中,没有适用护理专业的实物标本。实验教学中以系统教学为主,局部解剖只是观看部分局部标本。我校近年来添置了部分塑化标本,但针对临床治疗的较多,而适用于护理方面的标本不够,忽略了护理专业这一特点。比如涉及穿刺技术、注射技术等的实物标本很少,而这些操作技术却是护理学生必须要掌握的。

2建议与对策

2.1以护理专业特点为主线,优化课程设置

专科层次的护理专业学制是3年,3年既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又学习医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课时上有矛盾,应紧密结合护理专业教学大纲,以“实用为先,够用为度”为原则,优化课程设置,精简教学内容。将正常人体结构与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与临床结合紧密的内容予以重点讲授,关联内容少讲。如增设与临床有关的穿刺术、插管术、注射技术、急救护理等解剖学知识,适当精简运动系统、内脏学、中枢神经及断层解剖学等内容。

2.2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要突出护理专业特点

通过对返校生和已在临床工作的学生的回访调查,认为解剖学教材内容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偏多、偏深、不实用。因此应以“理论适度、注重实践、突出职业”为原则,参考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和护理解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护理专业特点编写符合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材。与护理操作技术相关的内容应重点予以规划,使解剖与临床护理有机的结合,为专业课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为临床护理实际操作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3采取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老师结合临床实际设计好每堂课教学内容,教会学生怎么查阅资料、收集以及整合信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精神,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可辅以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目的就是变学生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针对护理专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从事解剖学教学的多数教师没有学过护理学,对护理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组织老师学习护理基础知识,到临床一线学习,熟悉或掌握临床护理基本理论和护理操作技术,将解剖知识和临床护理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双师型专业人才队伍才能使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可邀请有经验的护理专业老师做解剖学兼职教师,以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2.5建立护理解剖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

改变以往护理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解剖学实验室。大多数医学院校护理实验教学基本上沿袭临床专业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护理专业特点。应该制作或增设适应护理专业教学的解剖学标本和模型,如穿刺、插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标本等。通过对实物标本的直观学习,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也通俗易懂,不枯燥。在实验课要引导学生进行活体观察和触摸,如重要的骨性标志、浅表动脉的触摸、心尖搏动点等。

作者:李建富 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