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原发性心肌病变或是由于心肌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太重从而造成的心肌收缩力减弱、无法满足心排出量等一系列的症状,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演化[1,2]。医学界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护理老年慢性心衰疾病的方式,即运动康复护理,但这种护理方式具体在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经验。现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为例,选用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选取对照实验的方法展开对运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疾病应用的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5年入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年龄55~65岁,女48例,男5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女27例,男23例。实验组女21例,男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前的检查和记录,内容包括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等。患者还须做6min的步行试验,根据步行试验结果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帮助患者了解护理内容和程序,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治疗方法等,同时还需负责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帮助患者洗脸、洗手、洗脚以及吃饭等,给患者提供生活上和治疗上的指导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运动康复护理。专家根据患者的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指导措施,并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方案,由护理人员监督进行。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根据医生制定的运动方案进行步行训练,需在20~30min内完成50~100m的运动标准,运动的速度以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最大速度为准。具体4周内的运动安排:第1周,分别在周二、周四、周六运动3次;第2周,分别在周一、周三、周五、周日运动4次;第3周,分别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周日运动5次;第4周,分别在周一、周三、周四、周六、周日运动5次。每次患者运动结束后,检测患者的体征,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则下次运动时应相应的缩短运动的距离或者减少运动的速度。如果患者的身体无明显的不适,则在下次距离运动中增加50~100m,或者加快运动的速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实验验证了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性慢性心衰的治疗方面的影响。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证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明显,运动耐量明显增加,不仅降低了心率、血压等,同时很好的预防了静脉血栓、肺栓塞、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该鼓励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从而改变原有的被动状态。并且重度的心力衰竭患者也可以通过运动康复训练来改善心力衰竭的程度。以往的研究认为卧床休息、减少运动可以促进心功能的恢复[3],但实际情况却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比较容易患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并且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和中心性心肺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要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只有通过外周血液、骨骼肌内源性失常以及神经激素等改变才能改善身体症状。因此有规律的运动康复训练对于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实验证实了运动康复训练在治疗老年慢性心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心衰患者必须多运动,才能提高运动的耐量,并且改善心功能。但是关于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上的应用还不够完善,希望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能够关注这一课题,为提高老年慢性心衰的研究以及治疗技术,为提高运动康复治疗在各大疾病中的应用力度和应用技术,为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作者:谢泽娟 钟晓珊 陈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