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康复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颅脑损伤后行康复护理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另56例未实行康复护理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可积极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颅脑损伤;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部分患者虽救治成功,但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个人及家庭都造成较大负担,采用有效方式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院将康复护理应用到颅脑损伤患者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行康复护理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另56例未实行康复护理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5.39±5.87)岁;脑挫裂伤26例,硬膜下血肿9例,硬膜外血肿21例;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34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6.18±6.27)岁;脑挫裂伤28例,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18例;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35例。所有患者均经CT及MRI等检查确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和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排除恶性肿瘤、严重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仅实行常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口腔护理、心理疏导等,并由普外科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饮食、穿衣等日常生活训练。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由康复科护理人员给予康复护理,具体包括:①心理康复护理: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恢复后由于肢体功能障碍等原因,会出现焦虑、急躁、恐惧、失望等情绪,护理人员除及时告知病情外,还应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向其讲解康复护理对此种情况的护理效果,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其配合;鼓励家属多陪伴和安慰患者,使其感受到充分的支持,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②运动康复护理:协助患者根据自身舒适度选择体位,并定时给予翻身、拍背和皮肤按摩,防止压疮、深部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训练,如翻身、自我移动、自主变化坐卧位等;根据肢体恢复情况逐渐指导患者进行坐、立、重心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等肢体运动;所有运动均循序渐进进行,以患者耐受为宜。③语言康复护理:先进行单字训练,护理人员每说一个字,都让患者重复,并配备图画,以指字复述的方法进行发音训练,后根据语言恢复情况,指导其与家属进行沟通、交谈。④认知康复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向其播放其喜爱的、较为柔和的音乐,指导家属与其进行交流,提高其觉醒能力;患者意识恢复后,即进行记忆和思维能力训练,如摆放生活用品,让患者记住数量和摆放位置、顺序,让患者自主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分类和排列,最终训练其自主计算能力、自主推理以及逻辑能力,从而让其逐渐单独完成日常生活中更衣、大小便训练、洗漱等。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1]进行评价,得分越高代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2]进行评价,得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3]进行评价,得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较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通常病情复杂多变,可导致机体多个器官功能出现障碍,不但造成患者在生理上出现诸多不便,同时对其心理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给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临床研究证实[4],对颅脑损伤患者实行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颅脑损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此期脑细胞功能处于不应答状态,但部分神经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5],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促通作用下,受损的脑组织功能可发生代偿或重组,从而达到恢复的目的。本研究实施的康复护理包含了心理、运动、语言和认知4个部分,其中心理康复护理可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和增加对护理的配合度;运动康复护理可刺激皮肤浅表和肌肉、肌腱的感受器,并向其传递良性刺激,使破坏的运动反射重新建立;语言康复护理和认知康复护理能有效的调动大脑皮质的内在潜力,纠正其抑制状态,使脑组织氧供得以改善,从而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使处于可逆状态的脑细胞功能得以恢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可有效的促进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可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锦霞,章灵芝,苏燕,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118-120.
[2]韩瑜,高韧,徐增良.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6):877-879.
[3]李英杰.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及认知功能恢复效果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101-102.
[4]颜凤华,方响琴.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治疗中应用康复指导性训练的临床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3318.
[5]佘会英,闫保良.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河北医药,2015,37(16):2529-2531.
作者:东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