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产科护理研究(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妇产科护理研究(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妇产科护理研究(5篇)

第一篇: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并采取防范措施,对比实施防范措施前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后,妇产科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3%,较实施防范措施前的83.33%显著降低(P<0.05)。结论根据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妇产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其具有护理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及护理安全隐患较多等特点,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1,2]。为进一步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8.23±0.43)岁;选取实施措施前妇产科患者60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8.54±0.23)岁。实施防范措施前与实施防范措施后的妇产科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资料,并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根据记载的不安全事件资料,分析产生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健全完善妇产科管理体制、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工作热情。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①护理人员的因素: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护理流程,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均会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②患者及家属不配合:在护理过程中,由于疼痛、恐惧等因素的影响,易引起患者情绪波动,对检查工作的不重视,且对护理要求较高,不配合治疗及护理,均易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③病房设施不当:患者所处的环境也易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如地板湿滑、走廊没有扶手等;且病房中的药品、器械及胶带等,均会导致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防范措施:①加强患者及家属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的语言、情感及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身防范意识,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②健全完善妇产科管理体制:妇产科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并制定科学的安全规范,使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为护理人员创建愉快及健康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应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尽量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细节管理,及时排查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进一步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③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工作热情:在护理工作中,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责任心教育、职业岗位素质教育,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的培训,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工作热情,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护理,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前后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作者简介:王莉,女,大专,主管护师。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防范措施后,妇产科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3%,较实施防范措施前的83.33%显著降低(P<0.05)。

3讨论

妇产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护理工作的强度大,导致护理工作人员的压力较大,会产生较多的护理不安全隐患。在新形势下,必须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3]。在妇科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护理因素始终贯穿于其中,通过加强对妇科患者安全因素的管理,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对治疗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实际总结出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因素、患者及家属不配合、病房设施不当等[5]。我们根据妇产科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妇产科患者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护理、健全完善妇产科管理体制及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工作热情,杜绝了护理安全事故、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本研究结果显示,根据不安全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后,妇产科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3%,较实施防范措施前的83.33%显著降低(P<0.05)。总而言之,根据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青青.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2):58-59.

[2]李冰凌.浅析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3,34(14):2808-2809.

[3]费安琼.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管理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95-396.

[4]李红英,张连华.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07.

[5]韦素芬.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460.

[6]杨玲.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216.

作者:王莉 单位:大同县中医医院

第二篇: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妇产科围术期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2015年我院妇产科的围术期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所采取的临床护理方法不同而分为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感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3%高于对照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6±0.8)d短于对照组(8.4±4.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妇产科围术期患者提供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抗感染力,规避围术期感染风险,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妇产科;围术期;感染

产妇、新生婴儿等易感人群是妇产科主要住院患者,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可能诱发如排尿困难、盆底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通过手术治疗虽然能获得较高治愈率,但术后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选取2014~2015我院妇产科收治围术期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旨在探索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5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围术期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4.7±5.4)岁,包括23例剖宫产术,1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5例全子宫切除术,12例卵巢癌根治术;对照组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6.2±4.9)岁,包括19例剖宫产术,2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全子宫切除术,12例卵巢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与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实行并发症护理、入院指导、围术期卫生与营养护理、抗生素使用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总满意率及感染率,采取评分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本次护理满意度,将护理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①非常满意:85~100分;②满意:75~84分;③基本满意:65~74分;④不满意:0~64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发生感染8例占13.8%,对照组围术期发生感染19例占32.8%,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6±0.8)d短于对照组(8.4±4.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治疗是围术期的重点但临床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因其妇产科患者自身特殊性,所以比其他普通科室患者更易发生感染,院内感染与院外感染是其主要两种感染条件,控制感染因素是感染预防的关键。妇产科围术期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妇产科手术患者切口类型包括Ⅰ、Ⅱ类切口、Ⅲ类切口,其中Ⅱ类切口中又涵盖子宫、附件切除术、剖宫产术、宫颈癌根治术等相对比较干净的切口;还有就是结肠术、卵巢癌灭减术中剖破肠管所造成的一类污染比较严重的不干净切口。这三类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1%~5%、3%~20%、30%~40%。(2)寄生但不致病的微生物普遍存在于正常女性阴道,受外界干扰妇产科手术患者内分泌与免疫功能会发现微改变,体内乳酸杆菌阳性率降低,而大肠杆菌与脆弱类杆菌等劣性菌群阳性率升高,术后感染风险大大提高。另外医疗措施的加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源性感染率的升高,加之糖皮质激素、手术范围的扩大与抗代谢药物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自身抵抗力,机体呈免疫妥协状态。抗生素的不合适使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多,降低抗感染疗效[1]。优质的临床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强手术治疗疗效的作用,对于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主张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围术期感染率。对所有入院患者提供入院指导服务,针对患者对于陌生环境及手术治疗的过度担忧所表现出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导。建议患者早期在家属帮助下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子宫修复。规范围术期患者抗生素使用,防止抗生素滥用致菌群失调不良事件发生,严格按照适当、适时、适量的使用准则进行抗感染治疗,结合患者手术术式、手术程度、手术环境存在感染机率的大小制定科学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方案[3]。腹胀、尿潴留、切口感染、咳嗽是妇产科围术期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早期帮助患者勤翻身或做适量的床上运动,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开展床下运动,加速肠蠕动恢复防止发生腹胀。给患者听流水声使患者产生条件发射,或者使用热水袋敷下腹部,通过按摩下腹部刺激膀胱平滑肌收缩,抑或是针刺患者三阴交穴处理术后尿潴留。双手按压切口两侧以便于患者用力咳嗽排出痰液,降低肺炎发生率。结合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处理已感染切口。综上所述,在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增强手术疗效,同时还能满足不同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好,护理干预可以作为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340-341.

[2]王艳芳.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316-317.

[3]刘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4833-4836.

作者:单同爱 单位:山东枣庄山亭区人民医院

第三篇:妇产科生殖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生殖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接受治疗生殖器感染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殖器官感染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殖器感染产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生殖器感染;护理干预;护理总有效率

0引言

对于女性而言,由于女性尿道较短,因此在性生活的过程中和日常生活接触容易导致生殖道感染,对女性生殖器感染危害巨大,由于女性生殖道生理的脆弱性,导致女性生殖器遭到病毒以及细菌等外源感染[1]。生殖器的感染会引起生殖器本体的病理反应,同时,生殖器的感染还能够引起一系列感染并发症[2]。因此,本文针对了妇产科生殖器感染患者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接受治疗生殖器感染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生殖器感染检查的相关标准。对照组患者50例,她们的年龄21-39岁,她们的平均年龄26.28岁;而观察组50例,她们年龄22-40岁,她们平均年龄25.84岁。两组患者在胎次、年龄以及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1.2.1产前宣教服务在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产妇在入院时由于环境陌生而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这都是患者的负面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来消除患者的消极、负面的情绪。1.2.2卫生指导对于生殖器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卫生指导,指导她们尽量不要坐浴,以免产生感染。要尽量保持患者生殖器清洁、干燥,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和性生活。产妇在住院期间,患者的贴身衣物以及内衣内裤都要进行消毒处理。1.2.3产后生活习惯培养为了能够促进患者子宫的自我修复,要培养患者产后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应该多鼓励分娩产妇多进行下床活动,避免因为卧床时间太长导致褥疾病。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控制患者的饮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营养套餐,避免因饮食配比不当而导致患者贫血或者低蛋白血症。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营养问题,多给患者食用高维生素、低脂、高蛋白以及易于消化的食品。1.2.4新生儿护理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鼻腔羊水、口腔以及分泌物的清理,并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清洗检查,重点监测新生儿的阴茎包皮、咽部以及大小阴唇处是否有感染病灶。另外护理人员还要观察新生儿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以及喉头瘤等症状。为了避免新生儿交叉感染,护理人员与产妇在接触新生儿之前,必须使用浓度为0.1%的新洁尔灭进行消毒。1.2.5规范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对于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患者需要遵从适时以及适量的原则,而且在患者使用之前,护理人员必须确认患者无皮试[3]。1.2.6针对性感染护理为预防医疗器械的感染,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从医院的清洁消毒规定,对相应的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之后方可使用。对于导尿管也需要进行定期更换和保持清洁。1.2.7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因为大小便污染切口,尽量穿柔软的棉质内裤,避免重体力的劳动,坚持功能锻炼,坚持随访。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优:产妇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患者生殖器感染症状得到明显好转;②良:产妇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患者生殖器感染症状有所好转;③差:产妇接受护理后,患者生殖器感染症状没有转变。1.4数据分析对于上述两组患者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汇总和分类,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数资料采取%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50例患者经过综合干预后,最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女性而言,生殖器如果受到感染,对女性危害非常大,会带来很多的妇科疾病,如霉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以及弓形体等感染等。这些疾病不仅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隐患,妇产科患者与其他的患者有所不同,她们具有显著的特点,妇科疾病会影响到新生儿生命安全以及女性的生殖功能[4]。本研究对于妇产科生殖器感染患者护理:从产妇入院指导、产后生活习惯培养以及新生儿护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总结以上可以看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殖器感染产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汤红娟.妇产科生殖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09(16):32-33.

[2]钟水莲.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相关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33):161-162.

[3]李爱新.妇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5(1):14-15.

[4]郑修霞.产科护理发展趋势[J].世界最新医学,电子期刊,2014,13(3):17.

作者:桂云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

第四篇: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压力源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压力源,探讨保护妇产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相关措施。方法:采用当前医疗单位通用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与自制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表,对妇产科25位护士人员予以问卷调查。结果:工作量大超负荷,倒班、妇产科护理特殊性、危险性,晋升途径少、机会少,患者、家属及工作单位与性质被社会认同度低,产妇或家属对护士期望值太高,病区拥堵,非护理性工作太多等,俨然成为妇产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结论: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压力源,既有思想压力也有发展前途压力,更有工作性质、工作量和工作环境上的压力,患者护理工作及妇科护理专业特质的压力问题是妇产科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源。护理管理工作要针对不同的压力来源,从提高护士待遇、人性化管理方面,依照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分别予以减压,从而为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增加专业自豪感。

关键词:护士;妇产科;压力;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妇产科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护理人员25人,护士6人,护师13人,主管护师6人;护龄为1~29年,其中5年以下5人,5~10年5人,10年以上15人;中专5人,大专以上20人;临床护士23人,行政护士2人;全部为女性。调查过程中共发出调查卷25份,收回25份,回收率为100%。

1.2方法

使用的测量工具为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涉及35个条目。分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情况,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分配、分工、工作量等方面的情况,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情况,妇产科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方面的情况,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管理及所属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况等几个方面的子条目,使用1~4级评分法。依照相关心理学量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情况调查表。主要涉及妇产科护士于日常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良身心健康问题,用来评价因妇产科护理工作压力所导致的不良身心健康问题。使用1~5级评分标准,分数值越大,表示症状越明显。其中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量有20个条目,涵盖两方面的内容。①关于生理反应不良的15个条目,用于评价因工作压力过大导致不良生理反应,主要有疲劳、人体免疫力下降、心脏病、高血压以及身体下肢静脉曲张、胃部消化性溃疡与颈椎骨质增生等情况。②不良心理反应5个条目,用来评价因压力问题导致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有心理反感、对患者冷漠、工作积极性消弭等。发放与收回调查表及问卷由专人统一负责,发放调查表前,量表的详细介绍工作同样由专人负责,要求解释清楚此次调查的目的所在、意义及采取的具体方法。问卷调查无记名方式进行,得到的具体数据全部利用统计学原理予以分析处理。结果见表1。

2结果分析

(1)妇产科护理工作在社会上的地位太低分数值为2.71分,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渠道过窄机会太少分数值为3.29分,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较低分数值为1.95分,晋升的机会太少为4.25分,经常倒班分数值为3.98分,护理工作中的独立性少分数值为1.08分,护理工作分工不明确的分数值为2.36分。(2)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量太大分数值4.69分,妇产科上班的护士数量少方面的分数值为2.98分,没有时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面的分数值为2.78分,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分数值为3.16分,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分数值为1.67分。(3)妇产科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差分数值为0.88分,工作时所需仪器设备不足问题分数值为1.25分,病区拥挤问题的分数值为4.67分。(4)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的分数值为3.94分,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的分数值为3.90分,担心护理的患者病情过重的分数值为1.84分,患者的家属不礼貌为2.77分,患者的要求太高或太过分为1.68分,患者不礼貌方面的分数值为1.52分,担心患者不合作方面分数值为2.09分,所学知识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心理需要的分数值为3.04分,担心缺乏患者教育的有关知识的分数值为1.37分,担心护理操作会引起患者的疼痛的分数值为0.66分,担心护理的患者突然死亡分数值1.29分。(5)关于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缺乏其他卫生工作人员的理解及尊重分数值为1.97分,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分数值为2.18分,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的分数值为2.11分,医生对护理工作过分挑剔分数值为1.04分,同事之间缺乏理解与支持分数值为1.99分,与护理管理者发生冲突分数值为2.06分,与病区的某些护士工作很难分数值为0.85分,与医生发生冲突分数值为0.82分,同事之间缺乏友好合作的气氛分数值为0.69分。

3管理干预建议

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①主要是囿于长期满负荷的工作量及经常性的倒班,使人体的生物钟紊乱,严重影响着身心康健。②许多人际关系紧张与冲突导致妇产护士的身心疲惫,特别是繁重的工作却难以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可,他们的过高期望值更让妇产科的护士们压力倍增。③较少的深造机会、较窄的晋升通道、加上较低的社会认同度,也使妇产科的护士感到前途渺茫。还有对所学知识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要的过分担心及病区拥挤、工作环境较差、护理管理者对其理解与支持不够等,也更让妇产科的护士们颇感其担当的责任与风险与应得回报不对称。医院领导要从思想教育工作上着手,加强对妇产科护士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她们拥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甘心做“提灯女神”的传人,用崇高的医德,仁慈善良的同情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全身心的投入到为妇产科这一呵护“生命的起点、人才的摇篮”工作中去,竭诚为妇婴的康健。为减少患者的痛苦而努力。医院领导要倍加重视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设身处地地为其分忧解难,为其创造更多深造的机遇,拓宽提升待遇与荣誉的通道,可以在绩效工资的分配、职位、职称、评优评奖与其他科室的护士给予同等机会甚至予以倾斜。可以通过增加妇产科护士的编制等手段,减轻其工作量,真心实意地爱护其身心健康。医院领导要设法关心妇产科护士的进步与成长,牢牢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与行为变化,为她们营造团结紧张、和谐而又严肃的工作氛围。可以依据工作量季节的变化等实行弹性排班或休假制度,为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尽量减轻她们的生活压力与心理压力。在医院大力提倡团队精神,培养她们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作为妇产科的护士乃“白衣天使”中一员,本身要有职业自豪感,要善于自我调节,放松身心释泄内压,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提高抗击一切外来不良风气和不利因素的免疫力,心存善念,常记责任,才能干好工作、提高能力、成就事业。

参考文献

[1]汪凤梅.浅议护士焦虑情绪的原因及对策[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5):63-64.

[2]沈红五,俞杰.临床护士心理状态与防御方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9):26-28.

[3]董毅,李晓驷,周华丽.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36-39.

[4]陈素坤,王秋霞.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9):89-91.

作者:潘晓琴 单位: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

第五篇: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并实施人性化管理,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防范措施。对其治疗、护理满意度和意外事故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患者,非常满意为105例,满意为45例,总满意度为100%;护理全程无意外事故发生。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满意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控制;人性化管理

0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完善,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患者在就医时对医疗护理的要求日益增高。妇产科是临床医学的四大主要学科之一,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护理工作则更应以人为本,重视护理质量,避免发生护理风险,引发医疗纠纷。故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的同时,要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实施人性化管理,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1]。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由此产生的护理风险,如何对此规避控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运用人性化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孕产妇110例,进行妇科治疗的患者为40例,患者的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为(37.8±4.2)岁,所有患者没有重大的疾病或者是心理疾病。

1.2方法

对妇科患者和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并实施人性化管理,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防范措施。

1.2.1护理风险[3]①患者因素:产妇对分娩知识了解甚少,意识不到其中的风险,若有并发症则会增加分娩的风险,有些产妇没有足够重视医嘱,不遵医嘱的较多,这便增加了护理风险。②护理人员因素:科室护理人员缺乏,工作量大,超负荷的长期工作导致护理人员的压力加大,厌倦心理由此产生,若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疏忽和不耐烦的情绪,便会引发护患纠纷。③技术因素:刚进岗的护士经验少,专业技术不够熟练,发生突发状况或者对待并发症时,没有预见性,极易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④药物因素:严格监管药物的使用情况,一点疏忽都会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譬如使用催产素必须熟知其适应证,准确调整输液速度,严密观察宫缩情况,若引发宫缩不稳定,严重时可导致子宫破裂。⑤疾病因素:随着剖宫产率的加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日益增多,这就增加了子宫破裂的危险性,护理人员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都要密切监测,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从而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

1.2.2风险控制①护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具备奉献精神和与病患沟通交流的技巧,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各种抢救措施要做日常化训练。②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护理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核对护理的用具及其质量,并进行记录,保证设备的完整性。③对入院患者进行宣教,使其掌握基本生产和相关知识,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加以说明,增强患者风险意识。

1.2.3人性化管理护理人员接诊时要热情,进行细微的关怀,热心的接待,对患者的需要认真了解,主动沟通,缓解患者因未知而产生的紧张心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满足病患及孕产妇的需求。进行沟通交流时,必须尊重患者隐私,按其需要提供指导。对孕产妇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已分娩的产妇,要告知其饮食计划,对需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解释伤口疼痛原因以及预防感染的措施;讲解进行母乳喂养的优点,宣传保健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1.3评价标准

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为10个项目如心理护理、基础性的护理以及药物的治疗护理等,每项10分,共计100分,统计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2结果

150例患者,非常满意为105例,满意为45例,总满意度为100%;护理全程无意外事故发生。

3讨论

妇产科护理不同于其他科室护理工作,疾病种类多为妊娠,分娩,肿瘤和其他妇科疾患,因此对护理要求较高,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部门的满意及配合程度,故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发生[4]。风险控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稳定和谐的护患关系,可以使患者的身心保持最佳状态,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护理,细微的关怀,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进行风险控制以及人性化管理,患者的满意率可达到100%。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优化护理工作。对妇产科患者进行风险控制,并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方法,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孕产妇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邓菊芳.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19):2320-2321.

[2]庄君.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临床护理措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9):872-873.

[3]马绍静.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3).

[4]催明华.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对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1):112-115.

作者:云海娜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