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糖尿病临床护理探索(7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糖尿病临床护理探索(7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糖尿病临床护理探索(7篇)

第一篇: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生活质量评分为(86.32±8.41)分,住院时间为(9.48±1.46)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1.67%、(67.42±10.33)分、(13.51±1.8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且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还能预防发生各种并发症,使得患者快速康复,从而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且对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而在治疗和护理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其目标主要是消除不良临床症状、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有效预防并发症、纠正代谢紊乱以及提高其预后质量等[2]。在护理研究中,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整体护理模式,目前已经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通过日程表的制定,明确临床护理的规律、目标以及步骤等进行护理[3]。因此本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9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4.3±7.47)岁。观察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65.4±7.7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护理方法: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及控制血糖。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报告如下。1.2.1成立工作小组与制定护理路径表首先护理人员组建一个临床护理工作小组,全程跟踪和管理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案、计划、制定、监督、实施以及评价等。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根据医嘱制定出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1.2.2药物护理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而患者必须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护理。所以在对其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首先普及用药知识与提升用药能力,同时制定相应用药手册,方便患者进行阅读。针对血糖异常的患者,需重视早期诊断,实施个体化和规范化的治疗措施。目的主要在于对发病率、高血糖、并发症、死亡率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患者与医生之间需要建立融洽的关系,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外需要要结合血糖情况对药物进行增减。1.2.3心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对糖尿病这种常见病、慢性病有一定的充分认识,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心理状态,以配合糖尿病治疗和生活的方式。同时指导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了解,不断的对其业余生活进行丰富。另外避免患者出现过度精神刺激以及情绪失调等现象,要让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加强身心修养,保持稳定自律的精神状态。1.2.4饮食护理针对血糖水平异常的患者,宜选择低盐、高钾、清淡、高纤维素、低脂的食物,合理搭配水果、蔬菜和豆类,并采用清蒸、炖烩的方式进行烹调。糖尿病患者宜食用杂粮和粗米,且纤维素的摄食为40g/d,要禁止食用动物脂肪以及含糖量高的食品,少量食用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避免饱餐,生活必须有一定的规律。同时含糖量高的食品膳食,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为: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55%,脂肪占30%,进餐量需要合理分配,通常为3~5餐/d。每餐不能吃的太饱,避免餐后血糖过高,以保持平稳的血糖状态,从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1.2.5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检测时,需要根据实际病情确定监测次数,一般为1~2次/周,如遇病情不稳等特殊情况时,必须随时进行监测。在临床上,部分老年人患有脆性糖尿病,其血糖忽高忽低,糖化血红蛋白值过低,容易导致并发症产生。自我监测时,还需检查血脂、血常规、心电图、眼底,并评估各项临床指标。一般在空腹、餐后、下餐前、睡前进行临床血糖监测,根据血糖值,对用药进行适当的调整。1.2.6运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护理也十分重要,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脂肪细胞中酶活性,同时促进分解消耗过剩脂肪组织,使其表面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受体数量能够,从而降低血中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降脂。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长期规律运动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MI)、提高生存质量,循序渐进的以PBL、APIE为中心的授权教育是运动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1.2.7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加强糖尿病教育,而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互相监督对血糖水平尽心控制。在糖尿病预防工作中,需要以家庭为单位,让每个人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纠正不良嗜好如熬夜、酗酒、吸烟等,能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从而避免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世界性、流行性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逐渐增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至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高达3.3亿[4]。且中国人患糖尿病的几率也越来越高,达到3.2%~3.6%,因而必须增强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的力度[5]。有关资料表明,该病症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程度已占据了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6]。若早期给予糖尿病患者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7]。糖尿病通常是由内分泌代谢障碍导致的终身性慢性疾病,其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其发生、发展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具有一定联系,而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传统方式对糖尿病进行治疗难以达到最佳效果[8-10]。同时糖尿病健康教育缺乏计划性、连续性,为有效合理地利用护理资源,而美国护理专家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作为健康教育策略,目前已应用于多个国家的护理研究和实践中,并且在多个护理领域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再加上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疾病而制定的一系列严格工作的程序,可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11-14]。因此本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且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还能预防发生各种并发症,使得患者快速康复,从而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梅.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125-126.

[2]付阿丹,鲁桂鸣,杨静,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中国全科医学,2011,28(8):3268-3270.

[3]欧阳美平,桂筱玲,官林英.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133-135.

[4]李艳芳.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北方药学,2014,26(6):150-151.

[5]王鸿,李艳丽.循证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天津护理,2014,31(2):55-56.

[6]郝秀华,周艳.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8(5):86-87.

[7]张友爱.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13,30(7):27-28.

[8]王富玉.临床护理路径配合责任制在初诊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31(3):2043-2044.

[9]王爱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3,25(4):562-563.

[10]黄星,吴秋香.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43-344.

[11]姚蕾,杨蓉.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61-63.

[12]顾娟,贾玉梅.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16(6):134-136.

[13]章黎.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延边医学,2015(14):122-123.

[14]张金香.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140-141.

作者:李会珍宋星凤钟宝珠

第二篇:护患沟通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相同,但是实验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患沟通。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和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更加满意,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效果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提倡推广。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护患沟通;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习惯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糖尿病,以老年人居多。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损害人体各个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不仅可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更能够让患者更好的理解和了解到医疗,让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治疗,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现对医护沟通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为60~85岁;实验组中,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6例,年龄为60~87岁。两组患者均诊断为糖尿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医护沟通。1.2.1语言沟通热情接待患者,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向患者及家人对于该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流程等进行简单易懂的介绍,并照顾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不懂,进行耐心的讲解,尽量的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感,让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氛围,让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向患者强调饮食管理对糖尿病的控制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管理方案,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合理适当的运动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目的[1]。老年人可能存在听力下降或者口齿不清等问题,一定要耐心的讲解,亲和的对待他们。1.2.2环境护理许多老年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自身调节能力下降,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差,通过对环境进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让患者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不仅能使患者心情愉悦,还能够有一个更好地睡眠。1.2.3非语言沟通通过视频、宣传手册、院内报纸等向患者对疾病有一个认识,便于患者于医护人员之间进行沟通。

1.3护理过程的观察指标

通过问卷的形式,统计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作为护理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将本此研究的患者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为90%(45/50);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为70%(35/5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多较复杂,患者年纪大,依从性差,不具有自我保健的意识,因此加强老年糖尿病的医护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对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配合有重要的意义。在患者对于疾病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疑问甚至怀疑时,应该主动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让他们能够更加信任医护人员,对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沟通是一门艺术,在有效的沟通过程中能够让双方进行互相了解,加强彼此信任,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的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还能够了解患者的心理,对其进行指导,收集患者的资料进行安全评估。护患沟通不是简单地与患者之间说话,而是有技巧的,特别是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应该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热情、耐心的态度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可以通过倾听、触摸等让老年患者打开心扉,真诚的交流,提高护患沟通的效果。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临床效果显著,让患者更加相信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到更多方面的临床护理中去。

参考文献

[1]祖桂玲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37-238.

作者:张玲单位:南京市中心医院

第三篇:循证护理干预对改善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改善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总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CIQ-SF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组干预后4周、8周ICIQ-SF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8周ICIQ-SF评分显著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及8周,干预组ICIQ-SF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FBG以及2hPG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BG以及2hPG均显著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年女性;糖尿病;尿失禁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造成经济负担。尿失禁是尿控失常情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女性、肥胖、年龄≥50岁、有尿失禁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尿失禁[1,2]。循证护理是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一种护理理念,包括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及技能,患者价值与愿望。其核心是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本研究对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筛选的女性轻度、中度尿失禁患者,年龄45~59岁。排除标准:泌尿器官畸形,有精神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肿瘤、盆腔有放疗史、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尿道梗阻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平均年龄(53.1±9.3)岁,糖尿病病程(7.1±2.3)年;BMI(23.3±2.6)kg/m2;ICIQ-SF评分13例1~5分,17例6~12分。对照组平均年龄(53.3±9.1)岁,糖尿病病程(7.3±2.1)年;BMI(23.1±2.4)kg/m2;ICIQ-SF评分12例1~5分,18例6~1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护理,入院后常规入院健康教育,进行糖尿病饮食及生活习惯指导。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1)建立循证问题,糖尿病合并尿失禁对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且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障碍。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尿失禁也易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血糖控制也影响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因此,应动态观察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2)针对问题寻找循证支持。查阅文献、教科书,搜集现有的护理研究证据,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得到的循证证据、经验、患者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制定最佳的实施计划。(3)循证护理实施。①循证。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发病率也有所差异,与糖尿病代谢紊乱、神经纤维损伤、神经递质下降、血液高凝等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尿失禁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尤其绝经后女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改善代谢紊乱,并且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恢复盆底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②循证护理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态度以及重视程度,避免焦虑、抑郁、敌对、不安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告诉患者经过正确的治疗及护理尿失禁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鼓励家属给予支持,为患者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培养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多食水果蔬菜以及粗纤维食物,饮水量每天控制在2000~2500mL。预防便秘,避免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保持良好的习惯,稳定的情绪,及时排空膀胱。积极治疗咳嗽等,不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及运动。按时服用降糖药物,良好地控制血糖。指导患者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行凯格尔运动,用力收缩肛门,加紧臀部,每次持续5s,放松5~10s,重复,连续20次,每天3~4次。

1.3干预效果评价

根据治疗后ICIQ-SF评分及临床症状评价干预效果:痊愈为症状消失,ICIQ-SF评分0分;显效为症状改善,ICIQ-SF评分较治疗前下降≥70%;有效为症状有所好转,ICIQ-SF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但达不到70%;无效为达不到上述标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4周及干预后8周ICIQ-SF评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以餐后血糖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及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干预组总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6,P<0.05)。

2.2两组干预前后ICIQ-SF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ICIQ-SF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组干预后4周及干预后8周ICIQ-SF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8周ICIQ-SF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及8周,干预组ICIQ-SF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干预前后FBG以及2hPG比较

两组干预后FBG以及2hPG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BG以及2hPG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1、2.294,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是将法学的思想融入护理理念中,认为“证据”在进行护理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个护理方案的提出,都要有相应的依据和证据[3,4]。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循证医学这一术语,1992年加拿大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概念进行了整理与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对个体患者医疗做出决策。循证医学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重视患者价值观及期待[5,6]。循证护理用批判的思维方式寻求最佳的护理策略,用较低的成本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7,8]。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循证护理即以有意义的既往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搜索既往的研究成果,寻找实证,制定最佳的护理策略,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9,10]。循证护理有三部分内容,最适用的护理研究成果,并且能够被利用,护士技能、经验,患者的实际愿望。将三部分内容有机结合,用既往的研究作为指导,制定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护士的临床经验、护理实践在循证护理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遵循了整体护理的核心理念,而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但除了整体护理,循证护理还体现了个体化护理。循证护理的实施分五步:①护理人员根据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定化、结构化这些问题;②根据这些问题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寻找既往研究实证,寻找国内外相关的文献;③对科研实证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进行审慎评审,评价这些研究实证的科学性、严密性、有效性,选择有效的结论;④结合研究实证与临床知识及经验、患者需求,提出最佳的护理策略;⑤根据护理策略实施护理,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监测效果。循证护理强调了从临床实践问题出发,结合研究结果、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综合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在临床工作中激发团队协作精神,重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评价,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节约卫生资源[11-13]。本文对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首先根据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检索文献,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计划。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尿失禁的控制效果更好,ICIQ-SF评分改善更明显,并且干预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良好地控制血糖是改善尿失禁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培养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多食水果蔬菜以及粗纤维食物,按时服用降糖药物,良好地控制血糖。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交活动等,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4,15]。本研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态度以及重视程度,避免焦虑、抑郁、敌对、不安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告诉患者经过正确的治疗及护理尿失禁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鼓励家人给予支持,为患者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避免导致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减少尿失禁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培养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鼓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以及粗纤维食物,控制饮水量,预防便秘,避免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保持良好的习惯,及时排空膀胱,不憋尿,积极治疗咳嗽等,不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及运动等,减少发生尿失禁的高危因素。指导患者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行凯格尔运动,促进患者恢复。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对改善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佩明,谭淑英,方咏红,等.益气固肾汤治疗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26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3):62-63.

[2]谢莲波,冯英凯.益气养阴方治疗2型糖尿病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26):3695-3697.

[3]王丹.循证护理改善脑血栓患者预后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7,24(1):145-146.

[4]韩运琼.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94):407-408.

[5]陈月桂,庞彩兰,崔楚莹,等.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0):129-130.

[6]奚红梅,王莉.循证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9):1122-1125.

[7]杨新萍,银存举.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0):3891-3892.

[8]陈静,陆克蓉.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6):637-638.

[9]陈凤.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引入循证护理对其术后康复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7(5):661-662,715.

[10]陈熙乔,陈艺清,严彩平,等.外伤性颅骨骨折术后患者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6,9(22):84-87.

[11]赵小妮,吴美丽,付琳,等.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2):247-250.

[12]庞瑞雪.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循证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2):96-97.[13]马莹莹.急性阑尾炎护理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29-230.

[14]姚玉敏.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尿失禁发生情况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4):98-99.

[15]李艺华,杨红梅.1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性尿失禁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1,24(17):2212-2213.

作者:周雯单位: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第四篇: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影响胎儿窘迫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这些产妇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产妇的分娩率,降低了胎儿窘迫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妊娠;胎儿窘迫;综合护理干预

0引言

据妇产科的临床资料表明,孕产妇如果在妊娠期间患有糖尿病,会导致胎儿巨大、胎儿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低血糖、早产及死胎等严重并发症,会对胎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如果出现胎儿窘迫现象,会导致胎儿在宫内缺氧或酸中毒,增加了胎儿的的窒息率和死亡率,在临床上必须在对产妇进行诊断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改善胎儿窘迫症状。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并将这个过程中的护理体会做出了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在临床上均被确诊为糖尿病。产妇的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孕周在32-42周之间。采取随机实验法,将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没有出现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1.2.1体位护理为了缓解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液循环,减轻胎儿缺氧现象,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尽量保持左侧位。1.2.2产前检测在孕产妇分娩前对胎儿的胎心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必要时提供胎心变化曲线,当胎儿出现异常胎心变动现象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比如使用高流量给氧面罩对产妇实施给氧干预,尽最大可能缓解胎儿缺氧和血氧降低症状。1.2.3胎心胎动护理人员应指导孕妇听取胎儿胎心的方法,并自主感受并记录胎动规律,及时发现胎心率、胎动变化和异常,并与护理人员沟通以应对突发事件。1.2.4心理指导根据产妇的具体临床表现对产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产妇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产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1.2.5血糖护理孕妇不宜使用双胍类或磺酸类的降糖药物,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监测胎儿情况。1.2.6缺氧护理对于胎儿窘迫程度逐渐加重的孕妇,应在接近足月妊娠时建议提前剖宫产,及早处理,减轻由于窘迫造成的胎儿缺氧情况。

1.3检查项目

医护人员应指导孕产妇做好全面的常规体格检查,采用腹部间接测量法对孕妇进行无应激试验和缩宫素激惹试验,同时观察记录发生胎儿窘迫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治疗。

1.4评估标准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2]。

1.5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妊娠结果比较

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胎儿窘迫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如表2:

3讨论

产妇在妊娠期间如果感染糖尿病会对母婴的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情况严重时会对胎盘循环造成不利影响,极易导致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出现慢性缺氧现象,抑制胎儿的生长,增加了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可能性[3]。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许多因素都不是很明确,目前较为可靠的是内皮细胞变厚,管腔出现狭窄,全身供血量不足导致的糖尿病合并妊娠症状[4]。不仅如此,如果妊娠期间的孕妇体内的胰岛素含量异常,会导致胎儿体内出现一定含量的胰岛素,致使新生儿出现高胰岛素症状,抑制了新生儿的肺泡Ⅱ型细胞的合成及成熟,同时也影响到了胎儿肺功能的成熟,胎儿窘迫现象由此产生。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地降低胎儿窘迫和孕产妇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孕产妇的分娩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咏梅.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6):217.

[2]杨彩梅.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5(10):740-741.

[3]李迅.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与依从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31(24):2274-2275.

[4]彭杨.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与母婴风险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6(20):76-79.

作者:孟令艳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中医院

第五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80例患者在接受了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分娩率有所增加,同时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有所降低。结论在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产妇的分娩率,同时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积极护理干预;分娩率;并发症发病率

0引言

临床上研究发现,孕妇在妊娠前或者妊娠后都有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糖尿病可能会在孕妇首次妊娠或者妊娠之后出现,在临床上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在1-5%之间。目前,在孕妇群体中,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年轻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越来越高。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妇造成一些并发症,同时增加了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的难度,比如流产、早产、孕妇血压升高、感染、羊水增多、产程延长、巨大胎儿、胎儿生长受限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症状[1],严重威胁到了母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对全部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明显,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对所有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上降低了孕妇分娩的难度,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了最低。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往往表现为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患者在临床上极易出现情绪不好、烦躁不安、焦虑、紧张、担心胎儿的情况等症状,在孕妇的妊娠期间的各项繁杂的检查加重了孕妇的心理压力。所以,护理人员要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维持孕妇的正常血糖水平,保证孕妇妊娠期的身心健康。1.2.2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病期间要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向孕妇及家属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知识,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促进分娩,增强孕妇战胜疾病的信心。1.2.3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值偏离了正常值,对孕妇实施营养治疗是为了将孕妇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充分降低了围生期母儿患病率、死亡率和胎儿畸形率。在临床上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孕妇的血糖值,孕妇空腹血糖不得超过5.6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得超过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6%,且未出现酮症酸中毒与低血糖反应[2]。根据妊娠期孕妇的具体身体情况来为孕妇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疗法:每天为孕妇提高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同时每天为孕妇补充矿物质与维生素,确保摄入约25g膳食纤维,做到少食多餐。运动的最佳强度是运动后不引起子宫收缩,但是如果孕妇出现高血压综合征、先兆早产、心脏病、前置胎盘等并发症时不适合进行运动。自我监测血糖可有效控制血糖值且避免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1.2.4胰岛素治疗的护理在孕妇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遵照医嘱对患者合理使用胰岛素,严格遵医嘱划分胰岛素使用量,指导患者排空膀胱,然后测量体重。在为患者注射胰岛素之后密切观察并记录胰岛素药物的反应,按一定的时间规律指导患者进餐,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部位需要轮换交替进行以及药物的代谢时间,调节好进食入量,防止发生低血糖。1.2.5密切监测胎儿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可通过B超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心音监护、胎动监测、胎盘功能测定等措施,保证胎儿能够健康成长。1.2.6分娩期护理首先应使患者的血糖处于稳定水平,其次应保证能够在正常的妊娠终止时间保证孕妇能够顺利分娩。若患者的宫颈状况良好以及胎儿宫内发育正常,可采取顺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同时应在分娩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血糖及尿酮体的变化。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取左侧卧位,分娩时间超过12h的患者应及时行剖宫产,严密监测胎儿状况。在分娩30分钟后,应立即给予25%的葡萄糖进行滴注,避免患儿出现低血糖症状,预防患儿出现低血钙、生理性黄疸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3]。

2结果

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开展后,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分娩都很顺利,而且难度有了明显的降低,同时使得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降到了最低,在临床上的效果非常明显。

3讨论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将孕妇的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值内,同时明显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远期糖尿病的发生率[4]。所以,在临床上要对所有孕妇进行血糖诊断,尤其是有高危因素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孕产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好健康指导,尽可能地将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可明显减少孕产妇及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伟,王清凤,张桂荣,等.护理干预对孕妇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J].转化医学.2014,7(16):125.

[2]陈艳霞,魏辉,魏燕.不同时期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23):3665-3666.

[3]龚小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母儿预后的观察[J].护理学报,2014,1(17):179.

[4]胡翠月,陈帼恩,王平,等.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支持度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58-2460.

作者:李丽单位:山东滨州邹平县青阳镇卫生院

第六篇:糖尿病足护理中消渴洗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消渴洗剂外用在感染局部创面护理中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治疗组15例采用标准外科治疗+消渴洗剂外洗;对照组15例则采用标准的外科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护理后患肢的红肿、疼痛、肤温、分泌物情况等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洗剂外用可较好地改善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效的控制感染,促进患足刨面的修复疗效显著。

【关键词】消渴洗剂;糖尿病足;护理;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发展到后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当,最终需面临截肢风险,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5]。本病在祖国医学中,为本虚标实之证,在该病的治疗方面,中药主要以外用的膏剂、水剂或散剂为主[6-8]。消渴洗剂是由本院名中医陈棉智主任经验方自制而成的中药外洗方,在本院的多年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该洗剂在糖尿病足中的疗效,本研究随机选取了在我院收治的此类患者30例,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其与传统的西医疗法进行对比,以探讨其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30例均经1999年的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年龄为45~65岁,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治疗组15例采用标准外科治疗+消渴洗剂外洗;对照组15例则采用标准的外科治疗方式。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且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方开展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标准外科治疗):包括用双氧水局部清创感染坏死组织约20min、高锰酸钾外泡洗伤口20min,2次/d。允许受试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洗澡或淋浴,但必须于洗完后立即换药,且患足浸泡在水中的时间不能超过10min。对于溃疡愈合的患者,仍然要继续随访观察直至满21天观察期。治疗组(标准外科治疗+消渴洗剂外洗组):每日上午行标准外科治疗,下午行消渴洗剂治疗;方法:将消渴洗剂中药水煎后取2000mL,倒入清洁盆中,待药液冷却至40℃左右后浸泡患足,使水温维持在40℃左右,每浸泡20min/次,2次/d。浸泡过程中护士应轻轻按摩伤口周围健康皮肤,促进患肢伤口周围血液循环和药液吸收,每次泡洗后对感染坏死组织进行逐步清除。

1.3疗效评价

参照糖尿病足症状分级评分标准(卫生部1999年制定),观察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具体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相关内容。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慢性伤口中医病性早期则属于湿热、瘀血痹症。后期则属于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而糖尿病足患者,在中医病性中,则以本虚标实为体现。近年来,祖国医学在治疗糖尿病和预防其相关并发症方面有这良好的表现,其治法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为主,具体主要是体现在控制感染和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方面。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中药主要以外治法为主。消渴洗剂是由本院名中医陈棉智副院长经验方自制而成的中药外洗方,其成分为苦参30g、蛇床子30g、白芷30g、白芨30g、大黄30g、石菖蒲20g、地肤子30g,具有杀虫止痒、祛腐生肌的功效。其中,大黄有清热泻火之功,针对局部的坏疽感染有较好的作用,且能破积滞或瘀血,且现代药理学发现,大黄有抗菌谱广的特点,有良好的抑菌、杀菌表现,其不良反应轻微,对伤口愈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9]。而白芷性温,用于调剂大黄的苦寒,避免苦寒太过,且有良好的消肿排脓作用,以及祛风除湿效果;白芨则有消肿生肌和敛疮之功,有利于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地肤子有清热利湿和祛风止痒的效果,可辅助大黄达到更好的效果;蛇床子和苦参则有较好的杀虫止痒之功,既往在妇科疾病阴道炎等有良好的表现;石菖蒲则有开窍豁痰的作用,有利于引邪出窍。上述诸药共用,达到了消肿止血、去腐生肌、杀虫止痒的功效。结合中医饮食调护如:气阴两虚者饮食宜:益气养阴、滋阴助阳为主如:黄芪炖母鸡、肉桂炖瘦肉汤、鹿头汤。血瘀、湿热者饮食宜:活血祛瘀、清热祛湿为主如:田七瘦肉汤,苦瓜排骨汤,茯苓薏仁汤等[10],不同时期采用不同饮食方法达到药食同治攻效。综上所述,我们近两年临床经验证实,在该中药洗剂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坏疽发展,促进创面早期愈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节省医疗费用,降低致残率,并且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嫦高伟枝单位:顺德区中医院骨伤科

第七篇: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初诊GDM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60例设为对照组,行临床护理路径的66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FBG、HbA1c及2hPG水平较之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初诊GDM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提高护理效果,具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的是于妊娠期间第一次发生的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GDM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其易致使围生期母婴临床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提高,因此针对该病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选定的126例分别行不同护理方案的初诊GDM患者临床资料,现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初诊GDM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年龄20~36岁,平均(25.84±2.17)岁,孕周20-39w,平均(25.63±4.365)w;研究组66例,年龄21~37岁,平均(26.42±2.28)岁,孕周21~39w,平均(25.84±4.52)w;文化程度:41例初中及以上,55例高中及大专,30例本科及以上;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向入院患者发放疾病教育资料,且耐心向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予针对性的解答等。研究组于此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入院当日: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以温和的语气向患者进行系统的运动、饮食等方面的宣教,详细讲解GDM相关知识,并带领患者熟悉病室环境,介绍住院规章制度,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需测量血糖时间点与进餐时间,且床头需放置“您需检测血糖”的标志性牌子,同时指导孕妇关于自数胎动的方法,且取左侧卧位。②入院第2天:护理人员强化GDM知识与治疗方案,告知患者运动疗法及控制饮食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督促患者自动数胎与左侧卧位。此外,护理人员指导并协助患者三餐进食,同时对其血糖情况予以监测并及时告知医生,详细记录孕妇胎动与胎心情况,根据其具体病况予以运动指导。③护理人员每天强化患者饮食、运动指导,且及时进行反馈,若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佳,护理人员则需针对性予以反复指导,并根据其血糖值加强指导,适时予患者一定的表扬。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具体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具体为护理沟通、护患纠纷。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SPSS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研究组FBG、HbA1c及2hPG水平较之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66例中护理沟通64(96.97%)例,护患纠纷6(9.09%)例,对照组60例中分别为45(75.00%)例、32(53.33%)例,研究组护理沟通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GDM可致使患者血糖上升,且胰岛素抵抗为其发病主要机制,GDM升高容易提高围生期母婴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相关研究显示[2],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应用于初诊GDM患者,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有效性,本研究针对选定的126例初诊GDM患者分别行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FBG、HbA1c及2hPG水平较之对照组均显著更低,且研究组护理沟通率96.97%及护患纠纷发生率9.09%,均较之对照组75.00%、53.33%显著更佳,提示初诊GDM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降低血糖水平,而且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分析原因可能为:⑴常规护理时单纯对患者实施单一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其缺乏持续性、个性化及系统性。临床护理路径属于多学科互相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其能够使得护理模式的更具程序化、具体化及目标化,加之护理人员于临床路径下严格遵循护理工作原则,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及质量[3]。⑵初诊GDM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中,护理人员可通过护理路径表对其给予连续、个性化、系统健康宣教,使得患者全面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并运用于平常生活中,且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中,从而达到良好应用效果[4]。⑶初诊GDM临床护理路径给患者健康管理提供良好信息,其对血糖控制方面具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实施该护理模式时,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性与积极性[5]。研究受多种因素限制,未就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予分析,待进一步研究加以补充。综上所述,初诊GDM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降低其血糖水平,而且加强护理沟通,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叶朝,郭路.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09):780-782.

[2]张志伟,赵文卓.维吾尔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控制血糖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1):1871-1873.

[3]李艳芳.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11(02):150-151.

[4]张友爱.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07):27-28.

[5]王鸿,李艳丽.循证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4,22(01):56.

作者:高艳琴 李娜 管方亚 单位:临沂市平邑县人民医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