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原因护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原因护理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原因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发生。方法对2016年1~12月收治的201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内瘘闭塞的原因,总结出预防内瘘闭塞的护理方法及透析间期患者的自我维护措施。结果2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20例发生内瘘闭塞,发生率为11.4%,其中患者透析间期维护不当14例,占70.0%,护士穿刺不当2例,占10.0%,自身血管条件差4例,占20.0%。结论动、静脉内瘘闭塞与患者的自我维护、内瘘的合理使用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肾透析;动静脉瘘/外科学;闭塞原因;护理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内瘘、中心静脉置管,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安全、感染率低、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对患者生活影响小等优点,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选择中占优势。但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也遭受频繁狭窄和随后的血栓形成[1],从而导致内瘘闭塞,这将严重影响持续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生活质量及提高死亡率,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可分为血栓形成狭窄和非血栓形成狭窄2类[2],因此,如何保持内瘘通畅及最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以保证有效地透析,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中心2016年1~12月对本院2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例患者发生内瘘闭塞,现就其发生的因素和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201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动、静脉内瘘闭塞20例,闭塞发生率为11.4%,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9~77岁,平均61.8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5例,糖尿病肾病2例,高血压肾病1例,多囊肾2例,20例患者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方式均为桡动脉与头静脉作端侧吻合,内瘘使用寿命3~49个月。

1.2方法

1.2.1内瘘闭塞的诊断内瘘出现以下情况可诊断为闭塞:(1)内瘘扪及无震颤,听诊无血管杂音;(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内瘘血流量低或闭塞。1.2.2护理措施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上,压迫时间过长,瘘侧肢体负重,瘘口受压、瘘口处的保暖,瘘侧肢体不能测血压、静脉滴注、抽血[5-7]等均可能影响到内瘘的使用效果甚至寿命。1.2.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终末期肾病患者由于病程长,需终身血液透析治疗,不易接受病情,加之担心经济情况及手术效果,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时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内瘘手术的目的及重要性,有利于患者调整心态,接受治疗。(2)拟造瘘患者血管的锻炼和保护:本中心针对慢性肾脏疾病CKD4期患者在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教会患者锻炼双上肢,用手捏健身球运动,同时保护双上肢血管,避免抽血、静脉滴注,禁止准备造瘘侧肢体行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留置针穿刺及采取动脉血,以此避免血管壁完整性被破坏或形成血肿而影响内瘘的建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2.2.2术后护理术后术侧肢体应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手臂肿胀同时禁止在术侧肢体进行任何治疗及检查。术后72h严密观察内瘘通畅及全身情况,包括患者生命体征、内瘘静脉侧是否能扪及震颤或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吻合口有无出血及血肿、术侧肢体末梢循环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尽早处理。1.2.2.3内瘘使用中的护理(1)正确掌握首次使用时间:内瘘成熟指与动脉吻合后的静脉呈动脉化,表现为血管壁增厚,显露清晰,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明显震颤或搏动。其成熟的早晚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手术情况及术后患者的配合情况有关。内瘘成熟一般至少需要1个月,如需提前使用至少在术后2~3周,NKF-DOQI推荐内瘘成型术后1个月使用,我国的透析通路使用指南建议术后2~3个月开始使用。过早使用易导致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使用寿命缩短[9]。因此,内瘘首次使用时间应由穿刺经验丰富护士和医生共同讨论决定。(2)穿刺方法:内瘘的使用要有计划,本中心采用直线定点换穿法即阶梯式穿刺法,每次透析穿刺点距前次穿刺点0.5~2.0cm(由患者可使用用血管条件决定)左右,依序由近心端到远心端,或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穿刺,当所有穿刺点轮回使用1次后再从第1处穿刺点开始,如此循环,使整条血管使用均匀,可有效避免形成动脉瘤,发生血管狭窄[10]。(3)穿刺点的选择: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得距离至少3cm以上,针尖呈离心或向心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间隔在5~8cm以上,避免引起再循环[11],若针尖呈向心方向穿刺,如动、静脉在同一血管上穿刺至少相距8~15cm,以减少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4)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内瘘首次穿刺使用结束后由护士帮助压迫止血并详细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及要领,压迫力度以不渗血、能听见血管杂音为宜,用弹力绷带包扎,缓慢松解即压迫30min后第1次轻松绷带,35min后第2次再松绷带,40min后若无渗血可完全解除绷带,但需继续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1.2.2.4患者透析间期自我护理良好正确的日常护理是提高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保护内瘘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维护意识,让其了解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可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1)术侧肢体禁止受压,衣袖要宽松,不带过紧饰物,不提重物;加强锻炼及湿热敷,透析间期进行捏握健身球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min,透析结束24h后可行湿热敷20~30min;透析前后保持术侧肢体局部清洁干燥,预防穿刺点感染;(2)自我监测: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判断内瘘的通畅性,即用手触摸内瘘静脉处若扪及震颤或用耳听及血管杂音,则提示内瘘通畅;(3)局部用药:透析前后用喜疗妥软膏涂抹穿刺血管,并给予适当按摩,以预防血管硬化,透析时用剂安舒能保护膜喷穿刺点,以促进穿刺点尽快愈合;(4)全身用药:根据患者凝血项、血色素、血脂情况,遵医嘱予抗凝剂,预防血栓形成;指导患者定时监测血压,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同时注意低血糖、高热、大汗、腹泻时内瘘的监测);避免术侧肢体外伤,以免引起大出血,非透析时戴护腕,注意松紧度适宜,如果有动脉瘤患者应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2结果

本研究中的血栓形成14例,其中低血压至血栓形成6例,内瘘受压过久导致血栓3例,患者依从性差内瘘侧肢体受凉致血栓5例;非血栓形成6例:护士穿刺不当2例,占10.0%,自身血管条件差4例,占20.0%。

3讨论

3.1闭塞原因分析

3.1.1低血压至血栓形成

患者透析中或透析间期血压过低,血流速度缓慢,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减弱,血管弹性回缩,管壁黏膜粘连引起内瘘闭塞[3]。3.1.2内瘘受压过久患者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过长或透析间期内瘘受压,力度过重,均易使内瘘血管管壁塌陷,导致内瘘阻塞。

3.1.3患者依从性差

患者缺乏正确维护知识,且自我维护意识差,生活中内瘘侧肢体受凉,睡觉压迫内瘘,未正确服用降压药致低血压等均可导致瘘闭。

3.1.4自身血管条件差

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老年患者血管病变、血管硬化较严重,内瘘易闭塞。

3.1.5护士穿刺不当

内瘘穿刺技术不熟练,部位不准确,针头位置不当,可大大增加内瘘血管内膜的损伤[4],容易导致内瘘闭塞。

3.2小结

动、静脉内瘘闭塞也称为动、静脉内瘘失功,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暂时或永久性内瘘功能障碍,此现象可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正常治疗[12]。因此,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价值较高。血栓形成为其主要原因包括低血压、穿刺点压迫时间过久、患者依从性差等,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透析间期内瘘维护宣教,提高患者自我维护意识;非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自身血管条件差及护士穿刺不当的因素,对此类患者需加强术前前臂锻炼,术后延长内瘘成熟期,同时选择穿刺经验丰富护士采取正确穿刺方法进行穿刺,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延长患者内瘘使用寿命。

作者:李云姝 王云燕 封蕾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