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小组的成立运行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建立与运行效果。成立质控小组,制订敏感指标及相应的过程指标,由质控小组对过程指标进行质量评价并持续改进。结果显示,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明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敏感指标监控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国际上常通过一些护理敏感指标的测量,来判断质量问题的方向,并通过分析和解剖问题确定影响质量的真正原因,进而推动整个系统改善[1]。因此,客观、科学、敏感的质量指标不仅可以有效地评价护理质量,而且能正确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为此,2015年12月我院成立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根据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订适合我院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1706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护理质量委员会制订的11项专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将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1936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11项专项护理质量标准质控的基础上,由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应用新制订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1.2方法
1.2.1成立质控小组:成立由内、外、妇、儿、急诊、手术室、监护室10名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制订小组职责和质控频次。1.2.2对小组成员进行岗前培训:由质控组长带领全体组员到开展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控制较好的医院进行对口学习,同时小组成员也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自学。1.2.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运行:1.2.3.1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通过查阅相关敏感指标文献[2-7],并根据我院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订敏感指标共20项,包括跌倒/坠床发生率、压疮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患者身份识别执行正确率、手卫生执行率、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等,并明确各项指标的监测对象、计算方法及数据收集表,同时还制订了每项敏感指标的过程指标共150项。1.2.3.2敏感指标的监控质控小组每月按照敏感指标的过程指标运用Y/N(Yes/No)的评价方法对各科室进行质控。同时各科室每月底将收集的敏感指标相关数据汇总上报至质控小组,由小组成员计算出全院各项敏感指标的发生率,并对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3效果评价
比较敏感指标质控小组成立前后全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出院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ɑ=0.05。
2结果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小组成立后,护理质量和出院患者满意度比成立前明显提高(P<0.01),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成立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和质控,有助于发现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问题并进行改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8]。我院敏感指标质控小组通过对敏感指标监控数据和过程指标质控结果的统计分析,利用柏拉图等管理工具找出需要重点改善的敏感指标,利用PDCA循环法或品管圈的形式对需要改善的敏感指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解决关键问题,达到了改变终末质量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全院护理质量。2016年成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并进行敏感指标质控后,全院11项专项护理质量评价分值均比2015年显著提高(P<0.01)。敏感指标质控小组通过对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柏拉图找出全院发生率较高的不良事件(包括药物不良事件、非计划拔管、跌倒、压疮、标本采集不良事件、输液外渗等)作为敏感指标进行监测,并制订相应的过程指标(即预防措施集束群)进行质控,从而明显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成立敏感指标质控小组并进行敏感指标质控后,我院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跌倒发生率、压疮发生率、标本采集不良事件发生率、输液外渗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成立前(P<0.01)。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不断深化,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愈加严格[9],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指导下,各科室又制订了符合专科特点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进行监测与质控,从而提高了各专科的护理质量,使各专科护理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成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并进行敏感指标质控后,全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比2015年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我院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成立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监控提供了组织保证,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质控和分析更加切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但由于初步构建的20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只涵盖了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缺少对护理结构的关注,也未能体现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结局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不断完善,以综合全面地评价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简伟研,周宇奇,吴志军,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865-868.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6.07.001.
[2]段娟,石彩晓,陈静.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5):3664-3667.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25.032.
[3]陈赞,施雁,郭欣.上海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125-128.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5.02.001
[4]任香娣,孙献梅,彭艳,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9):2622-2626.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5.22.006.
[5]张华芳,冯志仙,邵乐文,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87-291.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5.03.008.
[6]李志英,成守珍,吕林华,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68-1171.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10.002.
[7]汤磊雯,叶志弘,潘红英.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01-803.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3.09.012.
[8]崔金锐,陈英.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12):88-91.DOI:10.3870/hlxzz.2014.12.088.
[9]张元红,张洁,陈保云,等.乳腺癌患者PICC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6,31(24):8-11.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6.24.008.
作者:张元红 张洁 赵丽 王海宏 白海燕 张旭林 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