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互联网+”和翻转课堂是信息化时代中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互联网+”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了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与高度统一。通过在教学环节中转换师生间的角色,引入智能终端辅助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自由的学习空间,增强了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引言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正逐渐改变着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互联网+”是近几年出现的热门词汇,也是国家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模式,它的出现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的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多采用多媒体法进行辅助教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固定,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课件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进行更新,容易造成知识传授过程中过于呆板、僵硬、机械化,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接受过程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为了消除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本文尝试将当前流行的“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移动学习理念等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出一种以“互联网+”理念与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主的全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际教学应用检验其教学效果。

一、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互联网+”与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关联

“互联网+”通俗地讲,是指让传统行业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形式与互联网进行深度的融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其进行线上线下的统一,从而推动其可持续性、高速、健康发展的一种新途径。以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为例,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到教学环节当中,就是要解放传统的、禁锢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在线学习、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在线互动、云计算等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一种“互联网+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翻转课堂是互联网飞速发展后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它的出现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它通过课前观看授课视频自主学习、课中分组讨论答疑解惑、课后布置完成作业等教学环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翻转”,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仔细观察,不难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隐含着很多与“互联网+”的相关性,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课前学生在线观看课程视频自主学习,在线学习资源查询,在线互动交流,在线自测,课上分组讨论,答疑解惑,教师点评等,正是“互联网+”理念所倡导的线上线下融合统一的思想。同时,翻转课堂又是一种包容性强的教学方法,其中又包含微课、移动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授课视频制作,其从课程时间设定,反映课程重点、难点等课程核心内容选取、课程视频制作流程、课程视频的压缩封装格式上,与微课的制作要求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说在翻转课堂的在线授课视频中,每节课程视频都是一节微课[2];又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一般通过在线观看授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由于当前高校无线网络、学生手机移动网络的普及,传统的通过台式PC机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形式正逐渐被淘汰,而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借助校园无线网、手机无线网进行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灵活且自由度高的自主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这正是移动学习理念的具体表现与应用,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利用大学英语学习云平台等网络学习空间[3],利用云技术进行英语学习资源共享、互动在线交流、在线英语学习资源查找、在线英语测试等,激发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由单一化变为多元化[4]。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单一、独立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集互联网信息化于一体,多种教学方法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集成的一种复合式教学方法,它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过程中对传统课堂教学逐渐影响下的必然产物。

2“互联网+”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本文将“互联网+”、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微课理念与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进行深度有机融合,构建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本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互联网+英语教学”,以及移动学习、微课教学的理念,本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流程如下:(1)在上课前教师自行录制一段10分钟左右,反映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微课视频上传到英语学习云平台中,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在自己喜欢的时间,自由选择校园中、食堂、自习室、寝室等地点,访问英语学习云平台,进行在线课程观看、在线查找资料,并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在线交流,畅谈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共享学习资料等,如学生遇到学习瓶颈,教师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的学习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完成课程的自主学习。(2)课上学生们被分为若干个小组,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运用英语,对课程自主学习阶段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讨论,进行自主的答疑解惑[5],如遇到讨论过程中进入持续焦灼状态,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教师在此时将担当导师和协调者的角色,运用一些教具,或通过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6],加以引导或提示,缓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压力,转换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所有讨论结束后,进入学生提问环节,每组派出1名代表,针对讨论过程中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对教师进行现场提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最后,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对学生未学习充分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3)课后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访问大学英语云平台布置本节课的作业,学生则在线下载作业,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完成并上传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教师进行线上交流,教师则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访问大学英语云平台整理、批改作业,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批改意见推送到每个学生的手机端。

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及效果

1前期准备

为了顺利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具体准备如下:(1)学校应能提供视频录播教室,供任课教师进行多机位互相切换的大学英语课程微视频录制,并能够通过录播软件自动生成课程视频文件。(2)任课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会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通过编辑录播软件生成课程视频原始文件,以及会运用视频压制软件,压制并生成用于在线播放的课程视频。(3)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需要实现校园内无线网络覆盖,保障手机等移动终端能够通过校园无线网接入校园网,同时校园网核心带宽应达到万兆及以上,保障在线课程视频播放不频繁缓冲、不卡顿。

2教学实验及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上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笔者在学期开始时,对所教的所有班级学生进行了随堂摸底测验,挑选了两个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差异、自学能力差不多的班级,划分为实验班A班和对照班B班,进行对比实验,每班各有40名学生参与,实验班A班,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对照班B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A、B两班摸底测试成绩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班A班的测试平均成绩为77.18分,对照班B班的测试平均成绩为76.25分,同时p值等于0.317,p值大于0.05,表明教学实验前,实验班A班与对照班B班的英语水平没有明显差别,可以进行两班的对比实验。在经历了一个学期及期末随堂测试后,对两班的期末测试成绩进行计算与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班A班的期末测试平均成绩为81.40分,主要得分分布于80—89分区间内,对照班B班的期末测试平均成绩为75.93分,主要得分分布于70—79分区间内,同时p值等于0.000,p值小于0.05,表明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实验班A班,比采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对照班B班英语学习效果有了提高。为了更加直观地显示A、B两班的成绩差异,通过SPSS23软件对两班实验前摸底测试成绩与实验后期末测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出实验班A班和对照班B班摸底测试成绩与期末测试成绩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A、B两班学生的摸底测试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分布情况,图中圆圈代表A班学生两次测试的成绩分布,方块代表B班学生两次测试的成绩分布。通过图中所示可知,圆圈的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于图表的右上方,而其他区域相对较稀疏,方块的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于图表的中部,同样其他区域相对较稀疏。由此可知,A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期末测试与摸底测试比较,有了一定的提升,而B班的英语成绩期末测试与摸底测试比较,基本没有变化。因此,通过图中圆点和方块在X轴和Y轴构成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可以初步推断,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实验班A班,比采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对照班B班英语学习效果有了提高。同时,为了获得学生对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评价,笔者对实验班A班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有80%的学生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自身的英语口语提高有帮助;有82.5%的学生认为上述教学方法对自身的英语听力提高有帮助;有90%的学生认为上述教学方法对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有帮助;有90%的学生认为上述教学方法对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有帮助;有85%的学生认为上述教学方法对自身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有帮助。针对调查问卷中的5个问题选择“尚不确定”和“没有提高”的学生只占小部分。通过对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的反馈结果不难看出,上述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受到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同时,笔者评估了本次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通过SPSS23软件分析出本次问卷调查的信度值为0.845,效度值为0.834,信度值与效度值均大于0.8,可见本次问卷调查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是真实可信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在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提高和促进作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受测学生普遍认为上述学习方法对自身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帮助作用,但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上述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英语学习基础的扎实程度,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自身专业能力、教学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0.

[2]王洪林,钟守满.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前瞻:从微课到慕课再到翻转课堂[J].外语电化教学,2017(2):79—83.

[3]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21—126.

[4]邵志军.基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有效教学资源构建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355—356.

[5]张丽丽,张莉,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理论观察,2016(2):166—167.

[6]魏东新.大学英语教师应对翻转课堂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4(12):37—39.

作者:付思 马俊 王晓磊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