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对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对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对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关于如何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壮大农业新产业与新业态则成为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并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逐渐摸索适合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道路。文章基于国家政策与战略,就“互联网+”促进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展开了深入研究,以便探索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为全省贫困地区做出示范。

关键词:“互联网+”;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路径

2016年在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的共同领导下,推行了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及驱动作用,各地方基于“互联网+”战略将网络与扶贫结合,创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我国致力于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意在通过互联网促使贫困地区产生内生动力,从根本上强化贫困地区的经济创造能力,从而摆脱贫困。陕西省在国家的指示和“互联网+”的推动下,也积极探索网络扶贫道路,因此,关于“互联网+”促进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究,对于指导陕西省如何高效扶贫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于“互联网+”促进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性

一方面,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落后不仅因地理位置偏僻,金融以及信息也相对落后,导致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受到压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能够将贫困农村地区纳入全球的交换体系中,及时了解信息、产品动态、市场情况,改善经济发展中的劣势条件,并为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开辟网上经济发展渠道,如农村电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以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便突破资源、资金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束缚。同时,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能够形成更多元的连接机制,以电商为纽带将农村地区产品生产、流通、营销等纳入供应链体系当中,拓展产品供销市场,避免因消息滞后,导致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市场对接出现问题,从而在逐步的发展中,使市场机制以及供求关系更深刻地作用到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拉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的长足、稳定发展[1]。

2基于“互联网+”促进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

文章以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为例,探究“互联网+”下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以便充分利用地区、地域、环境等多方面优势,开发具有创造性的经济发展道路,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县摆脱贫困。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角,有着陕西省“南大门”之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红色文化背景,境内有回族、苗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并且有着亚洲最大的巴山木竹林等旅游景点。从2016年以来,在国家政策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镇巴县综合工业化理念以及市场化发展方法,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了茶叶、畜牧、魔芋等多项农业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并被评为“中国茗茶之乡”。基于此,在现有资源以及条件下,镇巴县的“互联网+”经济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方向探寻。

2.1利用众筹助力农产品销售

众筹是现代商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商业形态,其基于互联网平台,在农产品成熟后、流通市场前,通过众筹的方式,提前获得资金以及销售订单,与生产者提前签订买卖合同,了解销售环境、市场需求情况与预期经济利润;同时,其能够提前获知订单量,根据订单情况采摘、包装农产品,统一发货,节约物流成本,并且摆脱了时间对诸多新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束缚,削弱冷储条件不足、销售地分散等多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通过众筹的方式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具有直传扩散效应,有效地拓展了镇巴县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例如,镇巴县的产业销售环节,通过众筹的方式将镇巴县茶叶采摘、制茶等一系列环节制作成短视频,放在网络营销的主页上,再借助“中国茗茶之乡”的称号,当消费者在网络上搜索“茶叶”“高端茶叶”等字眼时则可以出现,在京东、淘宝等众筹平台上,可以在茶叶种植阶段发起项目,使茶叶进入预售环节,预售情况可以预测当前市场的供需情况,再结合预售环节的优惠活动,直接造势,充分发挥互联网带来的需求溢出效应;此外,当订单量大幅上升后,可以与圆通、中通等物流企业建立合作机制,通过统一收储、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现场采摘配合现场发货等形式,构建起联合营销模式,能够克服因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资金滞后等问题对镇巴县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2]。

2.2助力农业产业转型,逆向带动产业扶贫

以农产品为例,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镇巴县主要以线下批发、零售等方式销售农产品,市场深度与广度都较低,尤其是偏远位置的贫困区域,再好的农产品都只能局限在“小市场”内,从而导致贫困地区只能维持自给自足,而利用互联网可以超越物理边界线,发挥延展市场的作用,使贫困地区突破发展规模带来的束缚,增强地区的经济吸纳能力,并在逐步发展中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产业链,实现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将更多贫困户吸纳进来,实现整个区域的产业专项。例如,镇巴县当地的腊味产品,可以优化产业链、更新包装设计,重新展开产品宣传策划等方式实现一体化、产业化发展,将网络营销作为产品营销的主战场,并创建电商营销团队,在京东、淘宝等多家电商平台上开设旗舰店,与诸多具备雄厚实力的电商建立了直供关系,这样的方式借助网络实现了产品的多渠道销售,而且将自身的产品置于全媒体环境下,不仅可以面向全国,也可以面向世界。同时,以地域和销售平台的优势,可以大大刺激产品需求量的提升,并与当地其他产业展开深入融合。如腊肉的产业化发展中,可以与当地养殖业展开合作,创办合作社,由养殖合作社提供腊肉制作的原材料,配合订单式的养殖方式,联动更多的贫困户加入互联网产业模式中,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2.3助力电商产业链构建,形成稳固业态

基于“互联网+”展开扶贫工作,可以将生产、加工、营销等多个环节集于一体,形成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条,与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展开更稳定的对接,打造具备贫困地区特色的前端产业链,不仅能够提高当地产品的吸引力,也能够吸引更多贫困户的加入,为贫困民众提供就业以及创造经济的契机,拉动就业与产业发展。例如,镇巴县的经济发展中,可以利用当地极具特色与优势的树花菜,这是一种纯天然绿色山野菜,其种子油脂中含有的亚麻酸及亚油酸质量分数较高,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及极高营养价值的食用油、保健用油油源,可以通过构建电商产业链的方式,在贫困村落构建电商供应基地,成立树花菜专业合作社,与电商平台对接,采取直采直销模式,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形成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与优势[3]。

3关于“互联网+”促进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3.1基于互联网构建主体协作与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由于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其本身的产业化发展能力较弱,这是阻碍互联网扶贫的最大掣肘,因此,将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组织化分工,配以合理改造,能够保障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打通各个环节之间的壁垒,实现产业链条之间的互通,打造出新的产业模式,同时也增强了互联网产业链条的吸纳能力,将贫困户纳入发展体系当中,实现当地贫困户的增产增收。例如,以订单式的方式与贫困签订合同,统一采集生产资料、统一规定生产资料质量标准,并为农户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制定科学的进度安排,能够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的质量,使小规模企业以及贫困户也具备与大市场对接的能力、实力。

3.2突出地域优势,创建本土品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路径

电商发展迅猛,但并非所有商家都处于盈利状态,因产品低端、产品分散等问题导致很多商家的产品形象差,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因此,若想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十分关键,无论是线上线下的发展,都应做好品质控制、产品溯源,建立起从产品到销售环节的规范标准,统一产品包装、宣传市场形象,并借助互联网推广品牌,使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产品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品牌。同时,虽然近年来,电商对实体的打击力度不断提升,但农产品作为特殊产品,不应放弃线下市场,通过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方式,将优惠与便捷辐射整个市场,可以规避来自各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形成贫困企业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3完善业务布局,增强生产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在产业中的比重

基于互联网的支持,致力于智慧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互联网+”促进陕西省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经济发展不仅局限在农产品、工业等方面,服务类、生活类的业务,如缴费、农资、购票、旅游等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在稳固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支撑下,可以基于互联网寻求新的商业机遇,解决贫困地区生产、生活上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例如,镇巴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经济落后,资源始终得不到开发,而基于互联网平台,借助其宣传优势,吸引资金与农户,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这对于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市场需求及拓展经济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农村扶贫的坚实力量,其能够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多个层面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与开放性,为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应认识到互联网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与利用互联网的功能,使贫困地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文章以陕西省为探究对象,分析了利用“互联网+”促进当地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明确未来发展中,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借助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希望为全省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振振,王立剑.精准扶贫可以提升农村贫困户可持续生计吗?——基于陕西省70个县(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9(4).

[2]李岚溪,李珊珊,岳爱,等.陕西省南部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养育环境与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现状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13).

[3]高韶斌,徐敏,李默涵,等.构建新型“互联网+农业”体系助力张家口坝上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设想[J].现代农村科技,2019(10).

作者:关宏 单位:西安欧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