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小学教育管理对策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小学教育管理对策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小学教育管理对策探讨

摘要:“互联网+”时代小学教育管理面临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行之有效的对策是: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出击、由能力不足转为能力提升、由发展不平衡转为普遍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变革;对策;互联网+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传播技术是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第三次信息化的浪潮,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也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等新技术变革的历史潮流。当前,应对新技术的挑战,小学教育管理主要面临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出击

受一些观念的束缚以及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管理无论是校长层面、还是教师等层面,普遍存在被动适应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被动应对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大家习以为然的一种说法,那就是“互联网+教育”。我们必须要提出一种新的提法:“教育+互联网”。“互联网+教育”,是把教育放在从属的地位,教育成为信息传播技术的附庸,最终必将泯灭了教育本身。反之,“教育+互联网”,这不仅是一个提法问题,其本质是一种凸显教育主体地位的本位回归。互联网是服务于教育的;教育本身决定着该让信息传播技术做什么,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因此,“教育+互联网”,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那种说法。这样,对于信息传播技术,我们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就始终牢牢把握教育的主动权。从理想的角度,“教育+互联网”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要这样付诸实施。小学校长应当是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小学要有专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团队,通常由校长来领衔、小学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小学也要形成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要逐步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小学建设,让“互联网+”等新技术服务于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各个领域。任何固步自封、消极应对的做法,终将为时代所不容。如今,小学校长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主动占领“教育+互联网”这个制高点。就实践而言,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技术服务教育事业,在国家层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从2011年起国家精品课程发展到现在的MOOC(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其中,教育部自2014年开始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并且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强调以学习空间为核心的资源推送”[1],这是一个“教育+互联网”的成功做法,值得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与效法。MOOC、一师一优课给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见贤思齐,应该是目前最好的策略。其实,从操作层面来说,MOOC、一师一优课总是一个团队在运作,而不是一个教师本身的单兵作战。如果大家总觉得MOOC等遥不可及,或者总是心存顾虑,那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去实践一下。一个MOOC或者网络课程做下来,大家最终会感受到其实这也不是十分为难的事情。

二、由能力不足转为能力提升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小学教育管理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面: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2]。信息化领导力是小学校长的核心能力之一。在传统社会,如果把一所小学当成一艘船,那么小学校长就是站在船只高处瞭望并指挥其远航的人。校长要有清晰的愿景,告诉别人小学发展的目标与前进的方向。这样的校长,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校长了。但是,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除此以外,信息化领导力成为一名小学校长的核心能力。“教育+互联网”,对于一名小学校长最大的挑战,就是你如何带领你的学校在信息化的大海顺利远航。小学校长自己要成为信息传播技术的专家,对于利用互联网助力小学教育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带领自己的学校在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一名小学校长还是局限在传统社会的坐标点,始终不能或者不敢跨越信息革命的雷池,那么他终将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传统的文盲,就是不识字,或者没有相应的读写能力。在信息化社会,文盲的涵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不会使用计算机、没有能力进行信息化教学,这样的小学教师,也许就是一种新的“文盲”———计算机文盲或者信息化教学文盲。信息化教学,就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传播技术融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这不是简单的做个PPT或者会用几何画板就可以了。信息革命的深远影响,我们不论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小学教育教学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及时跟进这个时代,自己不去尝试MOOC、在线开放课程等,我们就不会明白什么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什么是网络空间的无时不在无远弗届。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小学教师遨游信息时代的引擎。我们只有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胜任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信息化指导能力是小学培训团队的必备能力之一。小学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高层决策者,而教师是教育教学一线的工作者。他们两者之间,还需要一座桥梁,那就是信息化培训团队。作为专业团队,其信息化指导能力将决定学校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计算机科学作为一个专业与学术领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晓其中所有的深奥知识。小学信息化培训团队,就是承担这个专业职能的团队。这个团队,通常应由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员构成,他们负责学校信息化、智慧校园的具体工作,管理着自己学校从硬件到软件的基本事项,维护着小学校园网的安全与稳定。他们还是小学校长和教师们的得力助手,负责解决学校在信息化规划与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指导自己学校的其他教职员工顺利地在信息化教学的坦途大步向前。小学校长、小学教师、培训团队,三者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面,必须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以MOOC为例,小学校长要明确全校MOOC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与总统目标,然后调动全校资源共同攻关。小学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内容,具体承担起1-2门MOOC课程的建设任务,其关键点是要根据网络课程的特性来适当调整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培训团队要根据学校规划与每一个教师、每一门MOOC课程的具体情况,既要有宏观的信息化培训指导,还要能够一一解决其间的种种问题。这样,通过团队的集体努力,小学教育管理面临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由发展不平衡转为普遍提高

总体上来说,当今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小学信息化教学不均衡发展、教师信息素养应用能力差距等方面。城乡小学信息化教学不均衡发展是历史积淀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信息传播技术最新科技又带来了新的数字鸿沟,这让传统的城乡剪刀差之间重新拉大了距离。传统社会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城乡差异的基础。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对于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显然有着差距。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校园网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我们在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欢呼的同时,必须看到技术创新曲线发展规律。新技术的创新扩散与采用,总是分为最早的创新者、其后的追随者、大众化阶段的普及使用者、还有落后者[3]。不同的学校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这种鸿沟的存在也是必然现象。我们的目标,是要尽量缩小数字鸿沟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在信息技术方面发展落后的学校还是可以充分利用蛙跳优势,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机遇而迎头赶上的。这里最主要的还是大家对待“教育+互联网”新机遇的一种意识或者态度。传统的积淀,差距的存在,短时间内也许无法立即改变。但是,如果一个有远见的小学校长带领一批小学教师,在一所乡村小学大力利用互联网机遇发展自己的特色MOOC,假以时日,这所小学一定会脱颖而出的。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应用能力差距也普遍存在。我们知道,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教师对待信息传播技术有着不同的认知与态度。他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也有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经验,也有所不同。不同教师在信息化浪潮的海面上有着不同的坐标点,他们之间有着差距,有的在前、有的在后。这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再加上信息传播技术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MOOC、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内容与形式,其本身就非常复杂、技术含量也很高。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与专业素养,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要想胜任这些工作,难度确实是比较大的。传统的小学教师,是按照专业学科分类从事自己的工作,或者教语文、数学,或者教科学、艺术等。如何有效地将信息传播技术融入自己原有的专业领域,突破简单的PPT教学模式,真正按照MOOC、在线开放课程标准建设自己的专业课程,这将是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与看家本领。学校校长、教师自身、培训团队,都要看到这种自然差距,并通过持续的努力来有效地缩小大家在信息素养应用能力方面的差距,这就是我们今后在“教育+互联网”的征途中要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关于我们[EB/O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

[3](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0.

作者:计欣莼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