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策略

摘要: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而且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说,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农村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为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的作用。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历来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村经济依托互联网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的特征,阐述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目前我国农村现状,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机遇挑战

引言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历来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而且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说,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农村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为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的作用。

1“互联网+”的含义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表示的使用新经济形态,即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集成和优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和创新力,形成一种以互联网为使用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化制造业、生产行业、服务行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业态,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智能化,增强经济发展科技动力,促进全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基础。

2“互联网+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经济包括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引用“互联网+”发展模式,从目前看,“互联网+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较城市发展明显缓慢,这会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愈大,进而引发社会生产中出现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影响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距离,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模式,扩大其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覆盖范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朝着更加高效、便捷、现代的方向发展。

2.1充分利用互联网可以极大地增加农产品的销量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互联网可以极大地增加农产品的销量。目前,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几乎占据了人们消费生活的主流,直播、微商的销售模式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消费领域。这些销售渠道极大地扩展了商品销售行业的销售渠道,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广阔的商品销售渠道。很多农村地区采取农产品产地直销的模式,不仅解决了以往的销售问题,也能让消费者买到便宜的农产品,也能让农产品生产者的产品及时销售出去,实现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的双盈。

2.2利用互联网可有效减少中间环节

利用互联网开展农产品销售,不仅能够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而且采取产地直销的方式,可以减少很多中间倒卖和运输和环节,消费者能够直接从农产品生产者受众买到农产品。既能增加农产品生产者的收益,又能让消费者买到新鲜的产品。同时,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间接地节省石油资源,而且还能够有效保障我国农产品的利用率,有效减少农产品不必要的损耗。

2.3互联网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加适合的农作物种植及维护方式

虽然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已经进入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时代,但是多数地区还处于传统的耕种模式,距离发展高科技农业种植业还有一定的距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让农民在互联网上轻松或者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种植方式及维护方式,进而提升农产品种植效率,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农作物的种植、收割、育种、栽培等技术不断更新,农民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然后应用的生产实践中去。既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又能采用科学的播种、收割方式,减少人力、节约时间。总之,通过互联网+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保证我国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拓展农作物销售渠道,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能够充分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双方利益。

3“互联网+”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3.1提高农民的网络营销意识

在“互联网+”时展农业农村经济,要提升农民的网络营销意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生产大国,土地辽阔,由于分散性导致农民很难采取集约大规模的生产。很多农民把地里的产出拿到集市上售卖,再换回所需其他物品,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很多农民固守传统,很难接受新鲜的事物,制约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充分介绍和发挥农村典型的带动作用,让具有一定经验的农民帮助身边的农民。在提升农民意识的同时,努力增强其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的能力。

3.2进一步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并完善农村的互联网技术设施建设,是保障“互联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先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农村互联网建设推进政策,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乡镇政府补贴的方式,完善农村宽带和无限网络设施设备,采取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开展网络经营。政府需组织网络技术人员对村网络设备进行有效维护,保证“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的顺利运行。具备条件的村镇科建设网络营销服务站,负责网络维护、信息搜集、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服务,保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同时,给农村提供必要的服务。

3.3提高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能力

因为农产品具有新鲜性的特点,所以对物流配送也要求快速高效。目前看,离乡镇较近的农村已经覆盖物流,但是较为偏僻的农村物流体系的覆盖范围和物流车辆的配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应提高农村物流的覆盖范围,在农村与乡镇和城市之间形成完善的物流网体系,保障农产品的新鲜可口。在设备上要加大车辆的投入,让农村采摘的产品和生产加工场地实现无缝对接,保证农产品运送的新鲜及时。从农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中都需要完善的物流体系的配合,同时加强物流团队的建设,引进先进的物流团队和管理人才,以保障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转。

3.4加强对农村进行网络知识培训

由于我国大部分留守农村的农民学历都比较低,见识少,对互联网这一新鲜事物了解得不多,因此,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聘请互联网技术人才开展网络营销技术培训,组织村民通过集体学习、实践操作、座谈交流、典型介绍等方式开展学习,让我国更多农民能够更加熟练自如地使用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为农产品、销售、运输、配送等提供服务。具备条件的村屯,可以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或者聘请高学历的人才,定期给村民开展互联网技术相关培训,对互联网技术进行普及和推广,让农村都能掌握互联网技术并未生产服务。

3.5创新农产品支付方式

创新农产品的支付方式,是盘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户将农产品生产出来,如果直接给销售商经营,不仅增加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而且中间商的数量有限,就会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如果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采取网络营销和网络支付方式,利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加之电话订单等多种支付方式,完善农产品销售线上交易和支付体系,弱化地域因素,实现农产品和使用者的直接对接,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新的农产品支付方式,有利于盘活农村沉睡的资产,促进农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同时,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发展,进而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3.6确立农业经济的保障体系

进一步确立农业经济的保障体系,这是农业与互联网进行融合的重要前提条件。要从各项降级指标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培养良好的生态农业生产及发展环境。在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各项保障。例如,为农业互助、互动创新发展,为优化农业营商环境营造有利的条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完整工程,从农业管理部门开始,要确保农业生态发展的规划、发展的进程、经济效益的提升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的、系统的农业发展,确保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能够顺利实现,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要推动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农民的网络意识,利用互联网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输、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都发挥作用,这样,不仅实现了互联网+的现实价值,而且也让更多农民获得实际利益,进而推动我国农村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隋立志.“互联网+”战略下我国农村经济效益提升战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1):99.

[2]崔慧霞.互联网背景下的城乡经济融合[J].农业经济,2020,(3):105-107.

[3]唐莉莉.“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扶贫实施路径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3):97-98.

[4]王维全.互联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J].北方金融,2019,(12):38-42.

[5]王竞.“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家参谋,2019,(23):50,53.

[6]韩静.“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智库时代,2019,(21):45-46.

[7]拓建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9,(5):92.

[8]王文红.“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4):114.

作者:吴金丰 单位:农安县开安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