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动商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动商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动商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科技发展,使得互联网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并形成了“互联网+”发展趋势,不仅提升了各个行业领域管理及工作效率,而且带动了更多产业发展。目前,“互联网+”模式已经被应用到体育领域中,加快了当期大学生体质素质改善。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角度进行思考,探讨“互联网+”动商背景下大学生体质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因素,提出带动学生进行健康锻炼,推动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动商;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对策

现代化网络技术发展,使得“互联网+”模式成为各个领域发展重要趋势,为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助力。而在“互联网+”动商背景下,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对当学生体质锻炼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甚至部分院校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多数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模式依旧未能达到理想效果,“互联网+”体育运用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应在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基础上,确定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原因,然后充分利用“互联网+”动商条件下各种技术优势,采用多种措施并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管理,以此提升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健康素质水平整体处于下降状态,学生肥胖率高达50%,近视率在30%以上,同时各大高校在进行教学中,关注文化课程方面成绩,且对体质锻炼重视程度不足,在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方面明显欠缺。同时受“互联网+”环境下,电脑、平板和手机等移动终端影响,使得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网民占全部网民中一半以上,很多大学生整日沉迷于游戏中,作息颠倒成为常态化,长此以往会导致自身运动能力下降。另外,当下很多学生为独生子女,且部分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参与活动较少,喜好居于室内环境中,此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相对较少,长期缺乏运动锻炼,且对体院锻炼参与积极性低下,进而导致其体质健康水平相对较差[1]。

(二)体育App软件功能有限随着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改变,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中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体质健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校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已经开始通过体育锻炼方式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中,为提升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进行运动计划设计,期望通过合理运动搭配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运动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运动参与热情。随着体院教学开展和运动锻炼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锻炼研究成果。而随着互联网平台在高校中兴起,各大课程开设中开始重视对网络平台应用,并且很多智能手机应用中已经诞生了体质健康锻炼相关软件,通过对学生锻炼内容和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学生可了解自身运动量。同时学生可利用网络平台分享锻炼心得或取得正确运动指导。但在相关软件具体应用中,多数App软件涉及内容都以跑步类运动为主,关注学生心肺方面锻炼,其他相关项目缺乏,在学生体质锻炼中作用有限,且很多运行项目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体育作用,其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三)体育教学管理水平不足现阶段,受长期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影响,在新时期体育教学中,依旧存在教学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水平低下现象,课程设置、运动方案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课程作用。甚至很多高校并未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功能或并未引进该教学模式。实际教学中不仅未能对学生锻炼成果进行检测检查,而且教学评价不合理,方法过于单一,不仅难以提升体育教学课程管理水平,而且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2]。

二、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因素

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方面教学中,为提升培养效果,应加强对导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影响因素了解,通过对相关因素控制,减轻其负面作用,从而提升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方面教学效果。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造成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在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因素中,其自身因素属于最为重要因素,而导致该因素形成具体原因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大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兴趣低下,很多学生更加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购中。其次,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相对太少,甚至很多院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尚未提升,影响了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很多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性体育项目,并由学生自主进行锻炼,并未对锻炼时间和强度进行要求,使得很多学生知识按照自身喜好参与体育锻炼,尤其是女生,这种情况下,既难以保证运动锻炼量,又难以保证运动科学合理性。

(二)学校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体育锻炼课程作用发挥主要因素,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很多高校中体育课程集中于大一,进入大二很多院校开始取消体育课程,且几乎全部院校在大三和大四阶段均未开设体育课程,整体而言,高校只是将体育视为一门必须开设课程,并未关注其在大学生体质健康培养中长远作用。并且在具体教学内容方面,长期以专项技术教学为主,缺乏对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健康知识和身体素质练习等方面内容教学,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理论方面知识和认知不足。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育部门并未规定体育教学后应达到的体质健康标准,学生和学校在进行体育测试中只是为了测试而测试,学生在体育按课程方面无认可外在压力,对自身要求不足,进而影响了参与体院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3]。

(三)家庭因素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因素中,家庭因素也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质锻炼水平重要因素。有关调查发现,我国只有不足15%家长主动督促学生参与育锻炼,学生家长中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活动人数不足20%。由此可见,缺乏家长支持,同时家长为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会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力降低,进而对其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产生影响。

三、“互联网+”动商背景下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水平,而且推动了教学改革,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但“互联网+”体育教学方面尚未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网络技术尚未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应加强对“互联网+”动商关注程度,在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锻炼中利用网络技术,从而提升对学生教学培养水平,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一)利用互联网加强体质健康锻炼宣传力度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达标的主观原因中,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自身参与体育运动不足,以及对体育锻炼缺乏端正态度相关,而这与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不足以及缺乏对体育锻炼兴趣相关。而高校要想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主动性,并进行科学合理锻炼,必须做好体质健康宣传工作。在此过程中,为提升宣传力度,校方应改变以往说教形式宣传,重视对互联网技术利用,通过向学生推送有关体质健康方面政策及锻炼方式文章,使大学生逐渐在意识层面认识到体质健康对自身发展重要性,促使其逐渐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端正态度。

(二)加强对学生“动商”培养现代化大学生培养中,更加重视对其综合素质培养,“动商”作为综合素质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效果,以及保证运动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动商”培养,利于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对强化学生体质锻炼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重视对大学生“动商”培养,而在具体进行培养中,应从运动意识、运动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学生及逆行诱导,逐渐唤醒其参与运动锻炼意识。一方面,高校应结合学生体质状况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将互联网应用到课堂中,并安排适合授课内容与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并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及设置多元化、生活化和实用化教学目标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向确定的锻炼目标努力。另一方面,由于“动商”在促进“智商”和“情商”发展,以及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应利用网络将“动商”与“智商”和“情商”培养联合起来,通过网络对学生运动及运动能力指导,促使其逐渐在运动中找到实现自我的发展方式,最终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目的[4]。

(三)建立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体质健康管理平台健康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身体健康作为综合素质培养中主要考虑因素,提升对健康教育重视。同时在现代信息发展背景下,在进行健康教育中应重视对网络资源有效利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体质健康管理平台,并加大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管理力度。首先,为保证平台建设效果和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应先建立健康管理办法改革制度,为展开具体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其次,采用互联网技术加快网络体质健康管理平台建立,并将高校内部学生相关运动课程公布于健康管理主页上,并为学生提供对不同类型健康课程参与途径,以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以及兴趣爱好对运动课程进行选择。再次,在互联网体质健康管理平台中,可提供身体测试预约渠道,便于学生了解自身身体健康情况。最后,在体质健康管理平台中应设置相应咨询窗口,为学生询问体质健康锻炼方面知识提供渠道。同时为提升对学生健康指导效率,便于学生随时咨询相关问题,还应建立大学生健康数据库,通过连接学生健康数据库与学校公众平台,为学生随时查询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最后,为提升学生对健康平台利用效率,还可设置签到、积分等界面,对参与健康测评、预约和健康知识学习学生给予积分奖励,条件允许下可将积分作为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

(四)建立大学生体质锻炼服务体系相比于传统大学生体育教学课程,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体育课程复杂性提升,同时相应课程对学生教学服务质量也呈现提升趋势。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动商背景下各种教学条件作用,并提高大学生对体质健康锻炼技巧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应基于“互联网+”动商背景,建立体质健康服务体系,为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和运动活动提供系统服务项目、场地及指导等方面支持。在此过程中,第一,高校应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并完善相应项目服务体系,并利用信息技术等,为学生建立体质锻炼项目选择渠道,以此提供更多满足学生锻炼兴趣和需求课程。第二,高校可利用网络结合线下体质健康检查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为学生提供适合体育锻炼内容,在具体锻炼内容设置中,应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作为项目服务体系建立标准,尽可能利用智能技术,根据学生运动需求改变,建立个性化项目服务体系。同时在进行个性化项目服务体系建立中,高校管理者可经公众平台体质锻炼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大学生体质锻炼特征和行为习惯等信息,并利用数据对学生运动规律、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制定合理运动方案。第三,建设项目服务体系器件,高校可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中设置场地软硬件设施、类型、地点与开放收费等信息窗口,便于学生技术了解相关内容,为其进行场地相关信息查询和场地选择提供便利。第四,在“互联网+”动商背景下,高校通过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可将体质健康锻炼相关内容直接才呈现于互联网平台中,并借助教学视频方式为学生直观展现教学内容,不仅便于进行教学示范,而且可以为学生后期进行反复学习提供便利,如在体质健康平台中建立展现爱奇艺与百度视频等软件中体质锻炼视频窗口,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或引导学生自行通过网络寻找相应教学资源。第五,为提升学生参与体质健康锻炼积极性,可在互联网平台体质活动相关任务,并设置相应奖励。第六,重视对微信群、朋友圈以及运动健康等网络平台或软件利用,以此为学生安排相应体质锻炼作业,同时教师通过平台对学生锻炼强度与运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如借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成绩App计划,规定学生每学期使用手机App对跑步运动量进行记录,并要求每次跑步不可少于2千米,整个学期跑步必须在80千米以上,若发现作弊体育课平时成绩清零[5]。

(五)建立“互联网+”体育课堂“互联网+”动商背景下建立信息化体育课堂,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课堂内容学习兴趣,而且利于加快互联网运动领域课程建设,发挥网络技术在动商人才培养中作用。在实际进行“互联网+”动商体育课堂建立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一利用运动软件改善学生运动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问题,常用软件有如易班、墨云和世界运动学校等,通过软件学生可直接观感纸化教材,获得相应理论指导,同时可通过官康软件平台中视频内容获得指导,为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支持。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传统课堂中教师在上课结束后便离开教师,且体育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理论方面内容讲述较少,课堂中多以实践为主。因此,为提升学生对理论方面知识掌握效果,教师可利用教学App平台将相关理论方面知识提前分享给学生,并设施相应问题,以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验。同时学生针对预习中不理解知识,利用App平台进行咨询,利于提升对相关内容掌握程度。三教师可适时利用系统教学App平台,于“课程”板块推送补充教材、指导视频,向学生分享教学内容相关或教学知识以外内容和资讯,如发放与体质健康测试、体育教学现状和运动损伤应急处理等方面知识,可满足部分学生对体育知识需求,同时可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供支持。四是,充分“互联网+”动商育人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课堂中“动”水平,利用信息化App平台因材施教,使其注主动参与到相应体育项目中,并通过相应体育运动培养和挖掘学生动商,并逐渐将其转换为体质健康锻炼行动力,以此不断激发学生个人健身潜能[6]。

四、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诞生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多数领域获得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育领域中,通过落实“互联网+”体育,不仅打破了传统运动锻炼模式,提升了运动智能化程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积极性,同时可满足学生对健康咨询和健身指导需求,提升了锻炼效果。但在实际进行“互联网+”体育推广中,该模式实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尚且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锻炼现状以及影响锻炼效果原因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措施,加快推动“互联网+”体育,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合理性,促使其实现体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亮,李碧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分析及研究——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喀什大学学报,2018,39(03):90–94.

[2]刘晓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新路径研究[J].才智,2019(17):82.

[3]刘建进,王广瑞.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新路径的探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178+166.

[4]龙立盟,费薇娜.互联网+背景下手机App健身软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J].体育风尚,2018(11):256.

[5]孟泽,于红妍.基于“互联网+”的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01):96–100.

[6]邹文君,马立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明日风尚,2017(24):195.

作者:韦建林 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