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会计产教融合新模式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会计产教融合新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会计产教融合新模式分析

摘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既是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也是我国会计行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此分析了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了“互联网+”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构建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会计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充斥着会计行业,促进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会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产教融合是目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指的是学校通过对专业产业的专业化发展进行分析,将产业发展与教学进行结合,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学校和企业双方通过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的一种教育体系。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将来在工作场所的发展,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和教育活动的目标,而且还满足当前需求的现代社会杰出的会计专业人士。因此,对“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意义

(一)完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随地使用一些移动应用进行学习,实现了过程评估管理、作业管理、数据统计等高校常见的功能。会计专业的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随时使用手机移动应用将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应用当场回答老师提出的考题。通过这种方式,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够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准确性、练习情况等。(二)优化学习过程。在“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个学生在线课堂的整个学习过程,在线答案的数量和准确性,以及课堂的测试结果。教师采用这种情况获得的学生的学习相关数据比教师通过课堂获得的传统主观判断更准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能力,找出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三)提升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微课、慕课等互交式课件,使得网络课程的种类、数量、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微课的出现可以让会计学生在课后或不同时间灵活学习关键知识,在课前进行有效的基础分析,在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验证,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避免知识系统的碎片化和微观学习方法产生的知识思维。慕课体系的出现能够保证课程体系的一致性、逻辑性和深度性,各类录播课程和各级优秀的网络课程的出现,都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一)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有待完善。从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执行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相关的会计政策经常更新,产教融合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未能与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衔接,难以依法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二是缺乏涵盖产教融合整体过程的系统计划,缺乏详细的指导方针、保障和激励措施,无法分担责任,也没有明确的分工。三是会计职位的性质和特点的影响,会计职位将包括有关企业财务信息和主要客户的相关信息,因此许多企业会对会计岗业有更严格的控制。导致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锻炼的内容比较少。以上三个问题都对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二)企业缺乏经济动力。企业的发展都是为了经济效益,这也成为了企业的主要特征。目前的产教融合模式难以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效益,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合作的形式比较肤浅,合作机制比较粗糙。学校无法有效利用区位优势、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和企业社会资源优势。例如,目前在校企合作领域的实习,主要是合作企业的学生实习,直到毕业。通过企业实习后的双向选择,他们决定学生毕业后是否留在企业。由于高职院校实习时间短,很难确定最终人才的留用情况。无法保证公司对学生初期培训的投入得到回报,频繁更换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企业无法从产教融合中获得相应的收益,此外,没有国家层面的学校优惠支持和技术支持政策,企业与高等专业院校合作的经济动力将不可避免地缺失。严重影响了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发展。(三)教育教学出现脱节。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内容不能完全符合会计岗位的专业要求。教学中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流程无关。首先,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员的任务与会计在经济社会中的实际工作没有做好相应的衔接。参加培训没有确切的要求,而且实践培训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通常仍然很小。其次,高职院校传统的会计培训课程一般没有理想的教学辅助手段,用于实际培训的建模软件效果也不理想,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等都导致学习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三,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教授和博士生教师构成相对较少,许多专职教师直接来自一些应届生,在企业缺乏工作经验,实际学习能力有限,容易导致教学内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互联网+”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产教融合管理制度。为了促进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规章管理制度。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国家政策、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成效,使整个过程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依法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二是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结合国家和地区总体战略规划,有条件的产业和企业可以依托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开展产业教育一体化试点建设,并对其进行指导和评价。三是还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性优惠,选拔具有代表性和有成功改革的案例进行推广,鼓励对改革做出重大贡献的试点企业和高校。使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给他们积极参与生产和教育机会,推动产教融合的长久发展。(二)运用客户思维,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研究中,会计专业人才在学校接受的培训后需要在企业开展工作,因此必须重视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会计服务。这就要求学校运用客户思维,以企业为中心,根据企业的需要,深度整合会计专业人才的培训,通过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措施,将企业需求充分转化为合作动力,加强企业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传统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优化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打造一个适合会计行业发展的特殊专业群体。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创建一个动态的会计培训体系,以此符合公司职位的需要。共同创造和改善学校和企业共同的网络信息平台,这样学校和学生可以及时获得行业领先的信息以及最新的工作要求和专业标准。不断完善和调整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建设,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三)积极转变观念,优化学校教学资源。首先,“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能够认识到“互联网+”产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的区别,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搭建学校与企业共建平台,准确了解市场动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产教融合整合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次,学校需要改进教学模式,创建一个集成的教学和研究教育模型,促进学校与企业的互利互惠,创建教育育人的综合模式,这是一个深度集成的有效手段。学校和企业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等工具收集市场数据,分析确定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与理论培训、学校实际工作以及研究成果的研发有效结合。最后,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仔细听和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与生产一体化和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可,并完全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教师的理论培养和实践成长,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促进产教融合新模式的构建。

四、结语

本文针对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家层面需要制定合理的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学校需要运用客户思维,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积极转变观念,优化学校教学资源的对策。希望为会计产教融合模式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议,促进我国会计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娟.民办高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郑州财经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25).

[2]王宇.“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实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23).

[3]朱秀梅,张强,李祎.产教融合背景下会计专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6).

作者:孙玲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