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工业互联网促进风险治理能力提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经济转型、贸易摩擦以及疫情防控等多个不同类型重大风险叠加,现有的国家治理体系在风险监测、资源调配及精准决策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工业互联网所具备的全局统筹的精准决策能力、平战结合的应急处置能力、协同弹性的供应保障能力、智能高效的工程建设能力、精准普惠的产融协同能力,极大提升了国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继续挖掘工业互联网在风险治理中的潜力和能力,更好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风险;治理能力
当前,经济转型、贸易摩擦以及疫情防控等多个不同类型重大风险不断叠加,政府决策、态势掌握、应急响应、协同增效、物资调配、生产复工和企业融资等工作受限于产业数字化水平,难以精准开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召开的会议强调,要针对肺炎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整体来看,工业互联网部署较为成熟的地区和行业,在应对重大风险过程中,展现出监测实时化、联动精准化、响应体系化等优势特点。进一步体系化、协同化和融通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形成未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将工业大数据同政府大数据融合联通,势必将有效支撑国家治理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面临新挑战
面对当前多项重大风险叠加的态势,在现有国家应急体系与风险防控体系中,风险提示、情况掌握、充分动员、精准施策、应急调配和重点防控等工作暴露出短板,汇聚产业数据、调配产业资源的基础设施缺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难以实时化掌握、评估和应对风险态势目前,在电子政务体系和产业宏观管理体系中,缺乏适应发展需要的平台级风险应对数据基础设施,缺少实时有效的全产业链数据采集手段和汇聚渠道。信息层层上报,层层损失风险突出。同时,信息丰富、类型多样的产业数据未融入到治理能力现代化数据需求体系中。如目前产业管理部门和政府统计部门主要聚集宏观经济数据,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新兴数据资源未能体系化融入政府决策体系。在应对风险时,政府对一线产业运行情况难以实时、全面地掌握。依托现有管理体系,产业真实运行态势、应急物资产业链上下游匹配情况、供应链及物流链协同情况等风险不能快速实时反映到决策层。
2.难以精准化调动、协调和配置应急资源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生产供应体系受限于产业数字化水平不足,应急需求、生产原料和产能不能精准匹配。当前我国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不足50%。供应链、生产链、物流链、储备链和应急需求在紧急情况下缺乏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通和协同能力。制造体系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柔性生产也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全链条的物资信息动态监测体系空白,应急物资调配尚难做到物资精准匹配,滞留、错配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应急工作开展效率。
3.难以科学化联动、处置和应对风险事件政府、产业部门缺乏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指导性分析及全局性调配的风险事件识别、处置、资源协同平台,难以全国一盘棋、行业一条线科学联动地应对风险,跨区域动员、联动能力不足问题突出。同时,各行业领域数据资源割裂,数据分级分类确权利用制度缺乏。生产制造业、服务业、商业和金融业等数据实时融合不足,行业知识与领域模型积累与提炼不够。在扶持小微、供应链风险评估和产能调配等领域,难以发挥大数据赋能赋智、精准施策的作用。
提升新能力
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工业互联网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从更长的历史时期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来看,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点,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契合国家治理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1.全局统筹的精准决策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数字化平台彰显出“决策大脑”作用。通过快速信息融合、数据挖掘等智能处理手段,有关企业汇聚分析医疗、人口、交通、社会行为、城市卫生和气候温湿度等大数据资源,对疫情发展评估预测、人员流动轨迹定位、医疗资源分配以及企业开工、学校在线复学等情况实时精准分析,有效支持了政府有的放矢的动员部署防控力量。如阿里、腾讯等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疫情信息采集和患者溯源,帮助政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平安智慧城市积极开发疫情防控线上服务专区,建立可视化大数据分析模型,为政府疫情防控提供决策参考;海尔、用友、航天云网、金蝶和京东等平台企业医疗物资信息供需对接平台,帮助政府搜集疫情信息,确保紧缺物资协同与高效配送。
2.平战结合的应急处置能力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重大工程。从疫情防控工作中可见,急需平战结合、智能开放的业务工作平台,将风险监测管控、态势分析和预警通报形成常态化机制,推动全社会资源整合和物资高效调用快速响应,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发现与处置能力。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现出了较好的应急响应能力,如航天云网联合中石化通过平台对接口罩生产企业,构建了口罩生产企业和原材料企业的网络化供需通道,有效保障了湖南、江苏、山东和广东等地的口罩生产厂的产能。京东“国家疫情防控物资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推动生产要素供应链及电商采购物流大数据共享,实现疫情物资智能化调度。
3.协同弹性的供应保障能力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关键信息、物流配送、资本资金和相关商流等要素彼此交互和协调,一环断裂或配套能力不足,整个生产制造流程就会受到极大限制。在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工业互联网体现出连接关键物资全产业链,迅速为有生产能力的企业配置原材料、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势。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地理位置、使用需求等优化配置生产资料,加强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能力,从而快速提高关键物资产量,并实现就近生产就近分配。如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山西海亿康公司48小时转产一条日产量10万只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全自动生产线。阿里云通过“复工宝”,为企业复工提供了整套综合防疫解决方案,上线仅2天,已服务3000多家企业近50万用户。
4.智能高效的工程建设能力紧急建设应急工程设施是保障应急响应高效应对的关键环节。重大工程施工过程要求具备大规模、精准化、联动化的人、机、物组织协调能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火神山、雷神山战“疫”中展现了智能高效的工程建设能力,为应急处置赢得了时间。树根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监测设备数据变化,保证机械的“生命体征”平稳健康,确保设备运行效率最大化。如徐工信息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建筑施工企业设备保养数据及历史故障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提供精准保养提醒及设备异常恢复方案。
5.精准普惠的产融协同能力中小企业通常缺乏重大风险的承受能力。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因灾致穷”和“因灾返穷”等各类风险,需要发挥数字平台精准兜底作用。通过数据融合,突破传统风险授信的评估方式,提供精准普惠的发展支持。而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信贷服务,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越来越完善的“信用画像”,正在探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如航天云网通过将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邮储银行平台联通,为中小企业提供“云网贷”线上免费服务,帮助企业缓解疫情带来的资金压力。
建议
我国抗击肺炎疫情的实践,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考验,探索通过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应对重大风险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下一步继续拓长补短,化危为机,开新局、育新机,充分挖掘工业互联网在风险治理中的潜力和能力,将工业互联网抗“疫”经验转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推力,真正发挥数字化技术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1.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应急响应体系新基础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工业大数据应急指挥平台,以应急指挥平台为中心,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体系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据中心布局,完善新型数字化工业基础设施体系。补齐现有数字化治理能力不足短板,汇聚数据资源,支持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建立平台化应急体系,提升重大风险处置应急能力以新型数字化工业基础设施体系为基础,将其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以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节点,打通电子政务同工业数据之间的数据壁垒,构建形成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业产能波动、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以及战略性物资应急保障系统。在此基础上,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研究制定适合本行业、本地区的专项应急预案,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3.落实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推动数据赋能应急工作开展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为指导,建立应急响应产业数据资源体系,推动相关应急数据的分类采集、融合,形成数据资源池。以资源池为基础,鼓励市场主体分级分类加快推动工业知识、技术和经验等软件化,不断集成和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组件,培育形成一批面向不同场景的APP应用,为支持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4.推进工业互联网产融结合,形成精准普惠发展格局更新监管政策,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汇聚和数据分析优势,鼓励平台开展“工业云贷”等相关金融服务。依托平台用户企业生产运营数据分析开展新型工业融资征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推动金融机构与工业互联网企业对接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和知识产权质押等工业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推广,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5.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培育壮大应急体系支点工业互联网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传统的一次性政府补贴效果有限、精准不足。对纳入国家应急体系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加大精准减税力度,予以重点支持。同时通过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拉动产业快速发展,夯实应急响应能力,支撑可持续发展底盘。
6.建立平台联通协作机制,强化平台间应急合作能力强化双跨平台、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试点示范应用。引导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协同的工业互联机制和分工协同机制。通过建立互联互通标准规范,促进平台间、平台企业间跨领域、跨行业应用,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全局性的协同与创新,更好地发挥应急响应能力。
作者:胡思洋 马瑞敏 申畯 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