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下网络教育技术发展前景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下网络教育技术发展前景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下网络教育技术发展前景探析

[摘要]伴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进入了互联网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阶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教育模式变革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新载体。文章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分析了现阶段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尤其是面临的不足和漏洞,在这一基础上,从多个方面为实现“互联网+”与网络教育技术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有效探索,为提升“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技术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育技术;发展前景

“互联网+”概念最早问世于2014年,由国务院总理提出,之后这一理念延伸到了各大领域,传统教育模式开始与互联网接触、深入融合,实现了教育发展的创新化、多元化、智能化,而且还消除了课程内容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长期以来制约传统教育发展的桎梏,这无疑是对传统教育的重大变革。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概念以及“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技术发展等进行详细阐述,然后深入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技术发展路径。

一、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是网络与教育结合体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发展至今,网络教育早就已经跳脱出了传统教育与网络学习的狭隘意义,使得教育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互联网作为渠道、工具,并以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创新,实现二者的深入融合,通过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条件,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多元化现代网络技术,来不断完善、引导崭新教育模式,以适应时展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两者的优势,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应基于“互联网+”现代网络技术,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为促进“互联网+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秉持合法开放、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平台,以此实现对各种数据资源的有效发掘和充分利用,并发挥其对教育模式变革、创新的积极作用。

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技术发展

(一)实现结构组建,加强监管与考核。结构组建是保证“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监管与考核机制则是保障“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实现结构组建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应注重实现教育管理体系、网络课程内容以及设备设施等关键要素的有效融合,这是有效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完成与之相匹配的平台建设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证。另一方面,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情况的动态掌握。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与渠道,然而学生群体普遍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在这种非真实情景下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容易完不成学习目标,教师应充分挖掘与利用互联网平台功能,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为了保证教师教学能起到良好效果,需要开发、运用互联网技术,并凭借这一工具实现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动态监管。同时,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定期进行考核与评价,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进度、丰富教学内容。

(二)以新思维模式的建立,实现“互联网+”与网络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当前“互联网+”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要着重从转变思维模式上下功夫,以模式创新带动二者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在实施阶段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向各个领域的延伸,不断催生出了互联网思维,即要求在互联网技术在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对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重新定位与审视。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就需要建立起互联网思维。当前一个时期,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发展迅猛,这为互联网思维的构建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思维模式创新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互联网技术所代表的重组、公平、公正、共享,其突出表现为思维模式发展的创造性和跳跃性,这对于深入理解、重新认识社会生态链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信息科技与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教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其实,从网络教育产生至今,随着网络、终端设备等的更新换代,也促使教育教学理念、手段、模式等实现了优化升级,使得网络教育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建立起网络教育思维。这一教育思维所依赖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思维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教育信息的公平性、公正性。由于虚拟网络平台的构建以网络教育思维作为指导思想,这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尤其打破了过去存在的一些限制性因素,学生除在课堂展开学习之外,还可以在户外、单位、家庭等任意场所开展实时学习,能够有效打破时空限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拓展了知识面、促进了参与网络教育学生的全面提升。基于网络教育思维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公平性、开放性的有效提升,学习氛围更加浓郁、自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基于自身实际需求对丰富多样的网络教育进行搜索、挖掘、整合、利用,加之学生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在学习中可随时与同学就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分享、探讨、交流,实现互帮互助、共同提升,这不仅满足了学生自身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而且对于他们团队协作、沟通交际等多方面能力的锻炼也很有帮助。

(三)丰富、完善、创新教学方式。“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经过探索与实践,也表明了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发挥去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1.实施翻转课堂教育。所谓翻转课堂,是基于“互联网+”各项技术,对网络教育模块进行的重新组建和模式创新,在具体操作层面,需要师生配合。教师提前规划授课进度、内容,针对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安排与之相匹配的课堂学习内容,确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节奏,并将提前准备好的相关课堂内容上传至网络教育平台。在课前,学生通过下载平台上的文档、课件、视频等,对下节课的讲授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在教师正式上课时,应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过程中,教室主要发挥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再面面俱到地讲授每一个知识点,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如遇不明白之处则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一来,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更加深入。同时,整个课堂中,对各种知识的浅层记忆比重降低、深层次理解比重提升,这对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课堂知识、拓展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质效等方面都大有帮助,而且还调动了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2.开展多元学习。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一刀切”式的授课不仅降低了课堂效率,学生的接受效果也参差不齐。而借助“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教师通过分类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解决不同层次人群需求不同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网络教育能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实现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发展的个性化。同时,学生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强化重点、难点,以加深对未完全掌握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时间得以充分运用的前提下,自由地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性地弥补不足与提升训练,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此外,传统教学受限于场地、时间等因素,部分更加精彩的教学内容无法进入日常的教学场所,如教师无法展示教师以外的场景并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室空间所限,每位学生近距离观察教具的机会较少等,而在“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模式下,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教学所需的实物,寻找合适的教学场地等,使课堂更加的灵活而有趣。3.网络教育课程视频回看。一方面,对于一部分参与网络教育的学习者而言,平时的工作时间与授课时间存在冲突,不可能在既定时间收听收看完全部的网络直播课程,为保证学习质量,可以借助“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的回看功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收看教师授课的相关视频资料,确保所学知识体系完整。另一方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表明,如果学习者仅仅在学习的当时记忆效果不错,但是忽略了后续不断温习和再学习,最初掌握的知识就会被遗忘,网络教育视频的回看功能是对遗忘曲线的很好的利用,也适应了人类学习的自然规律;再者,学习者不一定在初次学习就完全掌握课程的所有知识,“温故而知新”,网络教育的回看功能允许学习者在初次学习后有不断回顾所学的机会,在回看的过程之中,学习者可以边回看边联想初次学习时的心得体会,对比自己是否有更新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针对没有听到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重点难点反复回看,多次揣摩,最终掌握。4.“互联网+网络教育”中移动互联App的应用。当今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完善,各种App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与网络教育平台结合后,可以实现二者功能的整合。其中,微信作为下载量最大、使用者最多、功能相对完善、技术趋于成熟的一款App,在网络教育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实现微信与网络学习平台的融合,对于提升教育效果、适应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现二者融合时要注重发挥微信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其一,发挥多元信息交流模式的优越性。借助微信,不仅可以发送图文信息,而且还可以即时视频、实时通话等多种功能,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更为多元、方便。而且图片、文档、文字等内容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便于学习者课后多次查阅、学习,促进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其二,发挥师生不同角色定位的特点。在微信交流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发挥着管理员的作用,主要工作是做好对网络教育平台管控、文档的编辑以及资料的上传等多种功能。而学生则是访问者,主要是开展在线学习、下载相关资源等,二者之间的角色差异可以很好地发挥互补作用。其三,发挥好平台拓展的作用。除了依托自身构建网络教育学习平台之外,微信可以发挥互联作用,与云存储、二维码等多项功能进行有效连接,创设更为宽泛的网络学习环境,让学习者更为方面地进入其他链接尽心学习,打破不同领域之间的隔阂、界限。其四,发挥在考核方面的优越性。借助微信平台,考核更加公开、透明、及时,一方面,“微信”网络平台中设置了学生学习签到功能,可以对学生日常的网络学习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方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微信”网络平台中还有投票功能,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在线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测与考核,实现对学生的更加精细化考核。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两者融合发展早已成为必然,基于此,本文结合二者现状,指出教育行业站在时代的风口上,要更好地抓住改革创新的机会,可以加强监管与考核,实现结构组建,发挥互联网科技对教育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建立互联网新思维,加快对互联网技术的理解与运用;丰富创新教学方式,使得互联网在教育方面发挥其独特优势,本文阐述的这些实现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为提升学习质量、变革教育模式提供了参考。

作者:罗勇为 单位:惠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