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发展浅析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大数据技术逐渐应用在经济领城的建设中,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金融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经营管理,以应对各种挑战。文章从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问题出发,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操作系统落后、数据联网程度不高,以及业务品种同质化严重等现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较为丰富的数据信息,同时,互联网云存储与云计算的功能及大数据分析能力的运用,能够降低信息收集的成本,提升信息收集的效率和质量。大数据的运用和筛选,还可以甄别出消费者的各类习惯,从而更高效地识别出个体需求,这是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伟大进步。随着信息时代技术的运用,较低的监管门槛使各类金融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琳琅满目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诸如网络理财、网络保险、互联网信贷等在线金融服务也相继出现,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其中不乏非法的互联网集资、融资平台,以欺诈为目的攫取普通消费者的资金,给整个金融信用体系造成了重大危害。因此,需要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结合网络社会发展滋生出的切实需求,优化自身的金融产品策略,充分开发有价值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同时为规范我国信贷体系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1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问题
1.1传统经营思路亟待改变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较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控制风险,区域化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虽然商业银行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客户资源,但是传统的经营策略均着眼于当地区域内客户,而排斥区域外的客户,由此,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增长的速度也被动的取决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当前全球化经营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客户并不一定会局限某一个固定区域,跨区域的企业集团比比皆是,一个大型企业的业务范围往往遍布全国各地,个人客户流动性也很高,一个客户主体在多地有业务需求的情况大量存在。因此,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地体现出来。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消除区域化的影响,于是互联网产品随时随处可用的优势与当下的需求完美契合。而商业银行稍显自我封闭的思维模式与现如今互联网时代信息交互的大环境格格不入,也不符合商业银行快速适应互联网社会的发展要求。
1.2业务操作系统落后
目前,为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把外部侵入风险降到最低,商业银行信息处理系统往往处于独立的运行环境中。较多的商业银行业务操作体系大多更新于2010年左右,那时的技术要求与当下的信息交互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下,多数商业银行办理业务还需要实地操作,尤其在识别真伪方面需要人工检查复核,业务操作时间较长,体验感较差。而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利用各类识别技术,已经实现在线审核、在线办理等服务,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签约。在这方面,传统商业银行的系统亟待优化。
1.3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相对保守
就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在控制风险方面,强调授权与层级控制,使得商业银行决策相对较慢,行事相对保守。从经营发展的角度,商业银行赚取的利润主要源于微薄的息差,而保证储户的资金安全是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导致银行在控制风险方面,思想受到较为严重的束缚,获得银行授信支持的多为传统行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因而其能够为新兴企业的发展塑造较为自由和实时信息互通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思维开放的新兴企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抵押、质押等防范风险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需求,中央企业、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也通常慢于民营企业和新兴行业,商业银行对大型传统企业的高度依赖,导致自身发展速度缓慢。较为开放的理念和前瞻性的发展思路才能使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社会的经营中获得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能够为企业招募到更为优质的人才,促进行业的长期发展。
1.4产品种类缺乏创新,同质化明显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较快,也催生出很多需求,伴随着各类需求,花样众多的互联网产品也井喷式的出现,很多互联网企业运用开放式的思维,结合大数据分析,在产品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列。在支付方面,阿里巴巴公司早已率先研发支付宝,还有众多支付公司推出了类似银联的三方支付平台。收益增值方面,2013年推出的余额宝、微信零钱等已经深入人心。借贷类产品如近年相继出现的花呗、京东白条、小米借贷等产品也花样繁多。传统商业银行整体发展速度较互联网发展速度迟缓,整体上采取稳健而保守的经营策略,在产品收益、产品种类和使用便利性等方面均处于下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在高效快捷的契合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在逐步侵蚀着传统商业银行的利润。
2需要大胆创新,丰富产品设计
传统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制约较多,决策半径较长,在某些领域方面受到了众多互联网产品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也开始重视结合互联网技术,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很多银行也先后开发了有价值的金融业务和产品。据相关部门统计,仅2015年一年我国就有20家以上的商业银行开发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商业银行所开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努力迎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以期减少互联网公司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但是这些产品通常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时,随着互联网企业在相关产品和投资金额领域的不断发展,其业务范围也逐渐向票据和债券等方面扩展。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先后开发了在线开卡、线上理财等业务,但是从当前商业银行网上产品的业务来看,即使其包装和载体上具有一定的改进,但是其内容和本质并没有太大突破,并且,各家商业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及其他互联网业务在功能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很少有差异化经营。在当前形势下,任何事物都会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已经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也促进了新型服务与产品的出现和创新。消费者需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结合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选择与自身要求较为一致的产品。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摆脱区域内经营的束缚,互联网社会是一个全方位交互的社会,业务范围早已经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域,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也没必要自我束缚,而应跟上时代步伐,不管个人业务还是公司业务,拓宽市场渠道,开拓更多客户,伴随更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的客户一同成长,才能有利于商业银行长远发展。(2)产品需要更加丰富,更易使用。产品种类、期限、收益需要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可增加更为便利的账户功能,用一站式服务的思维,提升用户对于商业银行的满意度和依赖性。除了重视个人客户服务外,同时开发公司业务手机APP,服务于公司金融客户,便于企业高层和财务人员及时查看、操作各类业务,提升公司客户用户体验。(3)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挖掘客户需求,提升精准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也可利用大数据分析,结合多种渠道规避运营风险。(4)简化业务操作手续,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识别防范风险,与相关部门联网实现信息交互,更可以通过多维度的甄别加强风险管控的手段。
3加强运营转型,拓宽金融服务途径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应该发挥自身独有的先发优势,但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勇于对传统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开拓自身的经营渠道。首先,在服务方面,商业银行应该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开发新型业务的时候,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创新服务模式,从而为用户打造更加高品质的金融服务。其次,在模式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对自身金融业务的电子途径进行优化,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渐将线下业务向线上发展。最后,在经营方面,商业银行应该提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敏锐度,结合大数据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寻找更多的差异化服务契机,建设具有特色的商业银行。
4结论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范围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是也推动了传统银行加快转型建设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抓住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机遇,对自身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进行创新,在经营思路方面也需要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占得先机,提升市场竞争力,确保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刘兴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发展篇2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如今,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蓬勃发展,发展出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等多种模式,改变了金融交易模式,不断推动着我国金融业的创新发展[1]。互联网金融操作简便,为社会带来了诸多便利: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支付工具,使支付更加便利;简化贷款流程,提高主体贷款效率;产品收益较高,满足部分群体的理财需求等。如今互联网金融用户不断增加,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依赖程度日渐加深。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削弱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
利率是制约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存款方式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当客户选择定期存款时,虽然储蓄期间可以提前将存款取出,但需要客户到银行柜台办理,对客户而言并不便利。而活期存款,利率相对较低。互联网金融公司产品凭借收益高、存取便利的优势,获得客户的青睐。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在0.35%左右,一般不超过0.4%,与目前第三方金融平台产品七日年化利率相比,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过低,尽管第三方金融平台产品利率也在下降,但仍是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数倍,这导致公众更愿意将闲散资金存放在第三方金融平台产品中,以获得更高的利息。同时,资金存在第三方金融平台产品中,存取方便,不需要到银行网点办理。第三方金融平台产品以其较高的存款利率吸收大量资金,严重削弱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2]。
(二)挤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通过开展支付结算、担保、交易、咨询等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手续费。而互联网金融功能齐全,种类繁多,提供的服务更加方便且费用较低。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极大便捷,大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此外,一些第三方金融平台经常发放红包,客户可使用红包金额抵扣支付金额,减少实际付款额。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抢红包”行为也证明了互联网金融的普遍性。第三方金融平台相关的电商平台的满减活动、红包抵扣活动等各项优惠活动,也使商业银行客户转向互联网金融公司,从而使商业银行客户锐减。
(三)削弱商业银行贷款市场
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会遇到许多困难,借贷时容易被传统银行忽视,或因商业银行复杂的程序错失良机。商业银行审批程序复杂,在借贷过程中还需要对借款人各个方面做综合性评估,对于一些贷款事项,商业银行甚至需要实地考察[3]。因此当个人和小微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向商业银行贷款时,商业银行因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使个人或小微企业错过投资时机,甚至导致其生存发展面临困境。第三方金融平台使个人和小微企业看到了希望,互联网借贷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个人和小微企业进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逐步吸收个人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缩减,贷款业务及利润减少[4]。
三、商业银行自身的限制因素
商业银行的固定时间办公模式是其自身限制因素之一。一些特殊业务,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无法为客户办理,客户只能前往银行进行办理。但商业银行办公时间一般为早八点到晚五点,银行下班时,许多客户仍在上班。由于时间上的不便,客户不得不延迟甚至放弃办理业务,这对商业银行是一种损失。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虽已遍及多地,但多在城镇地区,对于很多乡村地区客户很不方便。商业银行网点采用“人工服务”模式,客户办理业务时需要取号排队,客流量较多时工作人员消耗大量时间处理业务,导致一些客户失去耐心,而互联网金融以其便捷的服务成为众多客户的选择,使客户在开展业务时可以略过繁杂手续。四、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一)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客户存款价值
银行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新型产品,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基金公司合作,合力打造新型金融产品,在适当提高利率的基础上,增强资金灵活性。商业银行也应积极研发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App,并加大人员培训和资源配置力度,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
(二)以客户为中心,提高业务人员素养
客户对互联网金融的满意度高,是互联网金融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也应凭借互联网的优势,针对不同客户的能力和需求,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改善业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如今,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适应性强,线上可以完成的业务要求其耗费大量时间到银行网点办理并不现实。基于此,商业银行应该在线上产品多下功夫,倡导消费者线上交易,降低柜面交易量,增加自助设备,完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业务。同时,以先进技术优化系统使顾客获得良好体验,从而增加线上交易量。“客户满意”是企业的追求,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切实提高客户满意度,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样的业务,高水平的服务,会带给客户更好的体验,客户对银行提供的服务满意,就会办理更多业务,这有助于商业银行培养忠实客户。银行人员要不断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提高素养,增强业务人员服务意识,为银行发展更多客户。
(三)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
第三方平台缺少吸收公共存款的权力,其支付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的风控能力也能为客户的资金安全提供保障[5]。商业银行可适当减少收取第三方支付平台手续费用,借此扩大客户规模,提高盈利水平。
(四)充分研究小微企业特征,改变信贷方式
相比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更高,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安全性高的特点,根据市场数据,为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适宜的抵押方法,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商业银行要积极调整信贷产品结构,优化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加快网络贷款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商业银行特色的网贷平台。
(五)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战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使自身的发展长盛不衰。商业银行应加大对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员工创新,优化人才结构,并加大资源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五、商业银行应重视规范性问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风险挑战,规范性发展有助于企业防控风险、化解风险,有效提高自身安全性,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规范性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规范性有待提高。2022年第一季度与2021年同期相比,在罚单数量、罚没总金额、处罚机构、处罚人员方面均大幅度上升,被处罚的机构主要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银行等,处罚原因多是贷款管理、授权管理、抵押物审查等欠缺,长此以往,这些不规范行为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相比互联网金融,我国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便捷性、低成本的服务方面处于劣势,因此更要注重自我规范,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重视各项业务规范性操作。
六、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但其对商业银行的诸多主要业务造成了较大影响,为应对冲击,商业银行需要改变固有模式,积极上线新型产品,提高员工素养,同时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改变信贷方式,促进自身良好发展。
作者:段思月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发展篇3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依托技术优势搭建起高效便捷、交易成本低的交易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快捷交易服务,促进了客户群体和交易规模的双增长。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收入、客户、服务、产品等多个方面均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商业银行在新的金融体系格局下面临新的挑战。对此,商业银行要发挥自身在金融市场的中心地位优势,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金融业务领域,抓住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机遇,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实力。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融合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提供资金融通与信息中间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和投资形式,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主流模式: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实施主体为中介机构,该机构不是金融机构,仅为收款人和付款人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属于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对第三方支付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对接银行的网银支付系统与电子商务卖家订单系统,为双方提供结算服务。我国现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2013-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规模从17.75万亿元增长到271万亿元。
2.网络借贷
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借贷是国内常见的网络借贷模式。其中,P2P网络借贷是在互联网平台发生的个体借贷行为,具有借贷门槛低、融资成本低、透明化程度高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借贷不良率过高的风险。网络小额借贷是小额贷款公司借助互联网平台向客户提供小额度贷款,其贷款效率比商业银行高,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快速融资渠道。
3.互联网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包括互联网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运作模式包括两种模式,即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拓展业务模式和商业银行向网上金融业务拓展模式,这两种模式的经营实质是两种不同金融主体实现跨界经营。
4.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公开向社会公众进行小额融资的模式,融资项目包括科技、娱乐、游戏等方面的项目,每个项目发起人在融资后实施项目,并向投资者提供项目回报。我国众筹融资分为股权众筹和非股权众筹,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融资类型。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发展产生的影响
1.对银行收入的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兴起之前,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业务中占据垄断地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规模逐年扩大,对商业支付结算业务的垄断地位造成重大冲击,降低了银行这部分业务的收入。受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影响,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使用频率下降,电子银行中的一部分客户流向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拓展。此外,国内一些规模较大、技术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获取了基金、保险业务代理权限,使互联网金融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加上这些产品购买便捷、费用偏低,所以,能够赢得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但却易造成商业银行代理收入降低。
2.对银行客户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形成了稳固的中高端客户群体,银行可以为这部分客户群体提供增值服务、VIP服务。中高端客户群体的贡献度较大,能够为银行带来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存在贡献度难以明显提升的弊端。为此,商业银行逐步将客户市场开发转向大众客户,为大众客户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受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普通客户将闲置资金投向互联网金融门户,造成商业银行大众客户群体流失严重。
3.对银行服务的影响
金融产品服务是商业银行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受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商业银行逐步转变了服务观念,积极拓展专业化、特色化、信息化的服务方式,力求通过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巩固、维护和拓展客户。大部分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服务深度,开发线上服务,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此外,商业银行转变服务方式,建设移动柜台、电子银行等,方便大众客户在线完成账户资金查询、转账汇款、银行卡挂失等业务办理。
4.对银行产品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客户体验为导向,开发众多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简化产品结构、支付方式和审批流程,大幅度地提高了网络信贷效率。这对商业银行产品设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商业银行虽然能够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服务,且保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但是,产品服务流程过于繁琐,客户需要通过复杂的申报审批程序才能获取信贷额度,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能力强,金融产品更新换代快,能够迎合客户需求快速推出新产品。而商业银行的新产品推出进度较慢,很难快速抢占金融市场先机。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路径
1.创新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要依靠自身的竞争优势,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新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确保新产品顺利打入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稳步提升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具体的创新发展路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理财产品创新。商业银行要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开发新型的理财产品,降低理财门槛,缩短理财资金到账时间,增加理财产品的灵活性,满足零散客户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还要独立开发理财产品,将银行卡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与理财业务打通,实施理财与个人业务整合体系,充分盘活银行内部业务资源;第二,信贷服务创新。商业银行要提高信贷服务品质,用线上融资扩大客户群,积极拓展银行业务规模。在信贷服务中,银行要细分客户,响应国家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向小微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小额贷款、快捷贷款服务,提高贷款手续办理效率,满足小微企业频繁贷款、短期周转的需求。商业银行要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贷授信系统,对贷款人进行信用等级分级管理,根据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偿本付息情况划分额度,降低信贷资金风险;第三,加强商业合作。商业银行要与互联网信贷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应用银行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发展线下产品业务,向互联网信贷企业收取中介服务费用,扩展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渠道。
2.创新支付方式
商业银行要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客户青睐线上支付的实际需求,创新银行支付方式,为客户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具体创新发展路径包括:第一,整合多场景支付。商业银行要采用安全性高的芯片卡技术,为客户提供非接触式、多场景应用支付服务,银行应考虑用户近距离支付的需求,开发集超市购物、交通运输等领域于一体的支付系统,实现一卡多用;第二,强化支付安全性。商业银行要选择与信誉良好、技术实力较强的大型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借助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技术实力保证线上支付的安全性,及时交叉校对用户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商业银行线上支付的风险管控水平;第三,创建支付结算商圈。商业银行要基于电子商务背景开发支付结算商圈,鼓励更多经营实体加入商圈,实现小微商户和个人客户的互利共赢。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创建积分商城,让用户到积分商城中购买生活日用品,通过线上结算、线下送货的方式,为用户带来便捷的服务。在积分商城中,用户使用借记卡刷卡消费可以计入积分,用于抵扣商城购物支付金额,激发用户刷卡消费的积极性。
3.创新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要重视先进技术应用,开发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营销渠道,促进传统营销模式转型升级,提高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竞争力。具体的创新发展路径包括:第一,优化网点布局。商业银行要建设智能化大型设备,如智能柜台等,将部分柜内业务办理转移到厅堂办理,客户仅需要在智能化设备上操作便可以完成常规业务办理,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给客户带来智能化的服务体验;第二,开辟线上服务渠道。商业银行要建立起网上银行,减轻客户对实体网点业务办理的依赖程度,降低银行实体网点服务成本。商业银行还要积极拓展电商平台,对传统金融服务和产品进行整合利用,弥补以往营销单一产品的弊端,积极向用户营销黄金、保险、外汇、基金、信用卡等多项业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跨业服务。第三,提高渠道服务能力。商业银行要共同建设实体营销渠道与电子营销渠道,实施线下与线上的联动机制,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电商平台、线下大型连锁商超、通信运营商等企业的合作,打通渠道壁垒,实现各项业务的协同运作,提高渠道服务的整合力。
4.创新金融技术
商业银行要积极发展金融技术,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增强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妥善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银行业务带来的冲击。具体的创新发展路径为:第一,商业银行要建立起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研究金融行业数据,对客户群体进行归类,找出客户群体的需求偏好。例如,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掌握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现有资金状况和理财稳健性倾向,向客户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方案,提高营销成功率;第二,创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商业银行可以打造以本行业务为主体的电商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分期付款、在线交易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将用户的信用信息直接纳入用户征信体系,用于发放用户的信用额度。商业银行要借助先进的金融技术挖掘客户的融资需求特点,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增强客户群体对商业银行的黏性;第三,拓展技术覆盖范围。商业银行要积极响应国家各项金融政策,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将银行业务向基层拓展,推出“电商扶贫”“公益XX行”等业务,借助技术手段精准定位最需要帮助的农民、商户,为农民、商户提供金融平台。
5.创新风险控制策略
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新金融业态的风险控制,健全风控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具体的创新路径包括:第一,引入大数据风控系统。商业银行在风控管理过程中要引入大数据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挖掘、分析数据,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研判银行业务风险提供依据。在大数据风控管理过程中,银行可以收集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在网上的资金流动数据,判断客户是否存在借贷风险,进而及时地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银行不良信贷率;第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商业银行要分析、识别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针对可预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突发事件建立起应对机制,降低风险造成的影响;第三,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风险责任体系,创新实施尽职免责制度,当业务责任人尽心尽力按照规章制度办理业务后,如果后期出现因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变化造成银行经济损失的情况,则不应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四,建立全程风控体系。商业银行要将风控管理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阶段,降低风险事件对银行和客户的影响。在事前风险防范中,银行要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大数据技术建立起风险识别系统,精准度量风险,对风险分类,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在事中风险管控中,银行要采用数字证书、密码控件、人脸识别等先进的安全认证技术,以及数据传输加密、软硬件加密、信息存储加密等安全管控手段,保证客户信息安全,降低资金交易风险;在事后风险控制中,银行要运用定位技术、TP检测技术等,跟踪获取客户信息,分析客户是否存在异常行为,避免出现外人盗用客户信息进行非法交易的情况。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架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商业银行要主动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冲击,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支付方式、营销渠道、服务技术和风控体系,不断拓展商业银行业务范畴,增强金融创新力,推进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变革,从而以高效率、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保持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欧阳椰.关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网络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的思考——以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分行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02-103.
[2]翟永会.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融合发展路径——基于竞争优势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6-50.
[3]李勇,韩雪.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金融会计,2014(10):38-41.
作者:郭姝佟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