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字影视后期处理课程教学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字影视后期处理课程教学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数字影视后期处理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与学的方式发生显著变化,深化校企合作,将线上教育引入高职项目化教学,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高职数字影视后期处理课程为例,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以期为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混合式学习;项目化教学;数字影视后期处理;云班课平台;思维导图

0前言

随着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数字影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迎来新的挑战。近年来,不断出现MOOC、SPOC、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各种适用于教学活动开展的APP也层出不穷,教与学都发生显著变化。将线上教育融入高职项目化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原则

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工作流程为标准,将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融合于项目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岗位能力和素质。

1.1项目的开发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

项目的开发需要建立在行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参与,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才能培养出适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往往不是单个任务可以完成,而是多个任务的综合,在开发课程项目时需要统筹考虑项目涉及的知识、技能,避免项目任务的重复,同时要恰当分配项目内容和项目创作时间。

1.2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关键

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企业项目实践和项目管理经验,要求教师能够掌控整个项目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辅导。

1.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

在项目化教学开展过程中,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移动教学平台,可以更加方便地呈现项目资源,便于开展自主探究,通过线上、线下多样化的互动交流方式也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将知识点、项目实操过程等录制成教学视频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并提供丰富的拓展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移动学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更加关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4引入企业考核机制,实施全过程的评价与考核

项目化教学注重对项目制作全过程的考核,在考核中要引入企业考核机制,开发项目考核评价标准,教师、学生、企业等多方参与,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评价,不但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还要从岗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素质、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规范、项目作品、岗位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性考评。

2数字影视后期处理课程项目化设计

动漫游戏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具创意的朝阳产业,数字影视后期处理课程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需要,面向高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是一门专业核心技能型课程,技能综合性强,同时兼具创意性。课程着重讲解影视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是对音视频编辑的深入。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能综合利用AfterEffects、Premiere、3DsMax、C4D、Flash、Audition等软件做出完整的影视作品,为将来从事影视后期合成、影视特效制作、广告与多媒体制作等岗位工作打下基础。数字影视后期处理课程立足影视后期人才需求,以影视公司真实项目制作流程和影视后期设计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途径,通过工学结合、教学做练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组织影视行业、企业的专家和课程团队教师一起对影视后期处理岗位群进行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为AE影视合成、影视光效制作、影视MG动画制作、影视栏目包装、Nuke合成等五个模块12个项目。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将知识、技能融入项目制作过程中,在重视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方法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考核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入企业考核评价体系,由行业、企业专家与团队教师共同开发课程考核评价表,融合教师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数字影视后期处理是院级精品开放课程,围绕该课程,教学团队已经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吸纳网络上丰富的线上课程及教学资源,借助云班课平台课程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实践。

3“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实践

本文以模块二“影视光效制作”中的“火光飞天”项目为例,介绍“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实践。“火光飞天”项目模仿央视纪录片《景德镇》的片头效果,介绍使用Particular特效实现火焰燃烧效果,并辅以CC矢量模糊、OpticalFlares、发光等特效加强火焰的艺术感。火光是一种常见的后期特效,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影视、广告、游戏、动漫等视觉表现中。在本项目中用到的Particular、OpticalFlares是AE外置插件,也是制作影视特效常用插件。Particular是一款粒子类插件,也是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必备的一款插件,可以制作出烟、火、闪光等各种影视效果;OpticalFlares是镜头光晕耀斑插件,可以制作逼真的光效,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效果绚丽。通过本项目的制作,学生可以掌握Particular、OpticalFlares等插件的基本操作及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影视光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项目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提供教学支架、教学辅助,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差异化学习,分为课前导学、课中探知、课后融汇三个环节。

3.1课前导学

通过云班课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查阅插件相关知识,并学习教师提供的Particular、OpticalFlares视频教程,学习插件的基础使用方法。通过云班课平台,学生可以与教师沟通交流,提交课前自学内容;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3.1.1查阅网络资源。网上查阅Particular、Opti-calFlares插件相关的知识,将自己认为有学习价值的教程上传到云班课平台中,并写出自己通过教程学到了哪些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有大量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视频教程、图文教程,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分析鉴别资源并进行线上分享,学生可以挖掘到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同时通过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加工。Particular、OpticalFlares是影视后期制作中常用的特效插件,但它们的功能、用法很多样,不是单一的案例能够充分体现的。通过查阅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得到很多应用案例,拓展思维与创作空间。3.1.2学习视频教程。学生学习云班课中教师制作的Particular、OpticalFlares插件的视频教程,掌握插件的基础设置方法、各参数的作用,为课上制作案例做好知识储备。

3.2课中探知

如图1所示,根据项目任务,将课堂教学分为情景导入、任务分析、自主探究、成果交流、作品拓展、课堂小结等六个环节。3.2.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展示央视纪录片《景德镇》的片头效果,引导学生在云班课中交流讨论,引入教学内容。央视制作的效果很多都是经典,是值得影视后期制作者学习的。展示央视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课前所学内容,将知识融入项目制作中,实现已有知识与实际需求建立联结。通过“观看经典→回顾旧知→引导思考→建立新旧知识联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3.2.2任务分析,明确项目任务。展示“火光飞天”项目,明确项目任务。课堂发放思考问题(表1),引导学生使用MindMaster绘制思维导图,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明确任务解决思路。通过课堂提问、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可以让没有得到问题解决方法的学生也明确项目制作的步骤与方法,不会落下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探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尽管项目任务主线一致,每个学生的解决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可视化,通过观察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理清项目制作思路。3.2.3自主探究,解决项目任务。教师将案例制作框架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开展同伴互助、互评。通过互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插件各属性的作用;通过互评,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制作效果的不足之处。教师课堂巡查,及时发现学生在项目制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授,个性化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究后,教师发放项目案例制作视频教程,学生可以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差异化学习。在“自主探究、互助互评、教师辅导”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插件的基础操作及各属性的功能。3.2.4成果交流,修改完善作品。学生将制作完成的项目作品提交到云班课平台中并进行作品互评,找出可借鉴之处及不足之处,取长补短。通过学生提交的项目作品,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项目作品整体性上存在的问题,如作品的节奏控制、配色方案、火焰的效果等,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优化作品的视觉效果,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在“作品分析、发现问题、修改完善”的过程中,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精准控制插件的各个属性。3.2.5作品拓展,更进一步。本项目中制作的Logo燃烧效果是二维的,对比央视制作的《景德镇》片头中的燃烧效果,在云班课中开展头脑风暴,引导学生使用摄像机实现Logo燃烧的三维旋转,使效果更加震撼。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引导学生尝试制作更多的效果。3.2.6课堂小结,知识内化。云班课中发放课堂小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通过课堂小结,学生可以对项目制作过程进行回顾,深化课堂知识,总结项目制作经验,探索项目作品的更多表现方法。教师通过查阅云班课中学生提交的总结,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3.3课后融汇

云班课平台中布置课后拓展学习内容:制作“冲击波光”效果。冲击波被常用于游戏、动漫等作品中。教师在云班课中提供“冲击波光”制作视频教程,并开展“答疑/讨论”活动。学生课下完成作品并提交到云班课平台中。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课下学习教师在云班课中提供的拓展教程。3.4考核评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提交课前预习成果、开展课堂提问的方式,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通过课堂作品互评、教师点评,完成课堂即时考核评价。通过完成课堂问题,进行学习小结,实现知识内化,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成效。通过提交课后拓展练习作品、作品互评、教师评价,掌握学生课后学习效果。学生完成后的作品将提交到云班课平台,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4结束语

“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可以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放在线上、课前,拓展学习的时间、空间,有助于解决项目制作时间过长、项目知识难以消化等问题。通过提供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视角,有助于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项目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不同,教师要通过线上监控、课堂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项目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辅助。“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提供探究辅助、激发学生探究动力、解决学生问题,另一方面要努力建好课程资源,并且不断更新、优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朱雪.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9(12):22-23,42.

[2]徐伦权.高职院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20(18):161-162.

[3]吉燕荣.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项目化互动式教学探析[J].才智,2020(15):1.

[4]刘正艳.基于蓝墨云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3):53-56.

[5]郑智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以“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项目化课程建设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42-47.

作者:陈凤芹 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