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后期处理与影像初心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从传统的胶片摄影时代开始,“暗房”就对人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在家里,腾出一定的空间“自制”暗房,在碘、汞和海波等溶液的作用下,期待着每一个惊喜的诞生。直到今天,仍有人热衷于此,享受着自己动手的过程和独有的乐趣。如今,在数码摄影广泛普及的时代,大家也逐步接受并意识到,照片的后期处理和前期拍摄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也已成为摄影这门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曾经在神秘的“暗房”里,类似二次拍摄的整个后期过程中,严谨的工序、试剂的配比、时间的长短和水温的高低等细节,都控制着一幅照片呈现的最终效果。它可以细致地诉说拍摄者的意图,也能产生别样的特效,使照片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现如今,无论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的数码照片,在准备给他人欣赏之前,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修片需求。从朋友圈的晒图到影楼的相册制作,再到摄影作品的艺术加工,都会应用到不同的修片工具、软件和设备。对照片亮暗和构图的简单调整,能切实地突出拍摄主体;添加边框和文字,则能把拍摄时间和主题都与画面融为一体,赋予照片时光的“温度”和留存的价值;多幅图像的拼接和其他元素的合成,又将拍摄者的观念和创意进行细致表现,丰富了照片的内涵,也增加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一时间,后期处理软件和设备层出不穷,人们对它的认知和需求程度也在不断升温。植入相机里的修片程序不断增多,各类作用的修图软件被陆续开发,手机里出现了各种滤镜和美颜的相机,这些都让拍摄和修图完美结合或无缝衔接。它可以弥补遗憾和不足,让照片尽善尽美,也让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
然而,就因为它的“无所不能”,同时也会对摄影初学者形成误导或产生依赖,为欠缺的拍摄水平找到了“后路”。“用后期修呗”变成了很多摄影人的“口头禅”,构图不理想可以“修”,景色不完美也可以“修”,任何想法都能靠“修”来实现。曲解后期处理的作用,会让自身对拍摄技法疏于深究和学习,以“修”为借口蒙混过关。而过度的修图不但让照片看起来不真实,也会为“造假”提供施展的空间,更让这门艺术形式饱受质疑,让摄影人和作品都有被大众所轻视的可能。
后期处理的有效利用和适度的调整,的确会为照片增光添彩、画龙点睛,而过分地关注并依赖,则会让摄影人走很多弯路,甚至难以再从自己的“舒适圈”走出来。正视它的利与弊,让它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才会实现本质的飞跃,找回走上“摄影之路”的初心。
作者:吴婷 单位:中国摄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