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特效合理化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特效合理化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特效合理化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效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视作品呈现了全新的发展面貌。文章试从影视作品后期特效技术的定义和涵盖范围入手,分析影视后期制作特效技术应用现状,探究特效技术在后期制作中的合理化应用,旨在提高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

关键词:影视作品;后期制作;后期特效

影视后期特效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国外特效大片在国内公映,人们对于视觉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影欣赏已经逐渐从以剧情为主向注重视觉效果和视觉的冲击力转变,影视后期特效甚至已经成为当下衡量一部电影是否优秀的基本标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迪士尼电影公司创作的英雄大片《复仇者联盟》,电影中展现的3D动画特效场景让许多观众受到了震撼。影片中所运用的现代特效技术赋予了影视独特的魅力,再加上优秀的后期制作管理,从而成为现代影视特效技术应用的典范。

一、影视后期特效概述

1影视后期特效的定义

所谓特效就是视觉、听觉的特别效果,影视后期特效简称影视特技,是对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成的拍摄以及难以完成或花费大量资金而得不偿失的拍摄用计算机或工作站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的一种技术。影视特效技术脱胎于现代计算机图形应用技术。最早提出影视特效技术的是被称为“电影特效之父”的法国著名导演乔治·梅里埃(GeorgesMéliès,1861-1938年),一直到现代的美国电影大师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1947年-),都对电影特效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初期,影视特效技术主要还是处理一些无法通过直接拍摄获得的画面以达到预定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特效的外延已经大大拓展,一些难度大、成本费用过高或者危险性极高的拍摄镜头通过特效完成可以降低现场布景的难度,减少对实景、服装、化妆、道具等的依赖,降低演员工作的危险;还有类似漫威世界的外星怪物、宇宙场景以及外星飞船等幻想事物,都需要通过特效技术进行制作和合成;国内青年喜爱的穿越剧中,会出现现代的主人公和未来的主人公同框对话,这种看似无法实现的场景便可以通过特效制作完成;有些特效还能够创造出全新的视听体验和审美愉悦。影视特效已经成为电影的一种新的表达元素,正重构着视听语言的语法结构,成为观众新的审美体验的重要来源。

2国内外影视后期特效发展概况

二战后,美国好莱坞电影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人猿星球》(1968)、《2001太空漫游》(1968)、《星球大战》系列(1977)、《侏罗纪公园》(1993)、《指环王》系列(2001)、《哈利·波特》(2001)等影片中特效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影视后期特效在美国电影制作中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制作手段,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达空间。2005年,美国导演马克·丁达尔执导的《四眼天鸡》开创了电影特效与3D技术嫁接的先河;2010年,影片《阿凡达》的横空出世,使全球观众感受到了电影特效与3D技术结合产生的立体视听的震撼效果。这之后又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生化危机4》《纳尼亚传奇3》等影片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在我国,影视后期特效技术起步较晚,当国外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日趋完善之时,我国影视业的后期特效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从引进到发展,国内影视业后期特效应用的发展迅猛。1996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数字电影制作”首次被提上了日程,并确定为我国电影技术今后发展的突破口;2002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标志着我国数字电影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21世纪初期,特效技术在《紧急迫降》《极地营救》等影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之后,《英雄》(2002)、《集结号》(2007)、《唐山大地震》(2010)等影片中大规模使用特效技术,取得了空前的视听效果。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我国电影业的特效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美国等电影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明显不相称。

二、影视后期特效的应用现状

1影视特技生硬,缺少亮点

拥有制作精良的后期特效,可以帮助影视作品提高整体观感,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相反的效果。比如在2015年推出的网剧《盗墓笔记》中,使用的特效就一直被广大观众所诟病,观众将其称为“五毛特效”,给观众带来较差的观影体验。

2影视效果千篇一律,缺乏创新

在我国影视行业发展过程中,部分观众的观影标准已经逐渐向明星颜值转移,大多数影视作品都会花高价选择“网红”或者流量明星主演,后续进行特效处理的资金往往十分有限,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在影视作品中某个特效会被重复使用,或对部分细节进行修改后便应用于其他场景之中,更有甚者,将一个特效场景应用于多部影片之中,最终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导致观影体验受到严重破坏。

3特效制作人员专业性不强

影视特效行业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类行业,在国内电影业中,从投资人、制片人到导演对影视特效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从事影视特效制作的人员很少是电影行业出身,多为计算机专业或美术专业的人员,对动态影像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用视听语言讲故事的本领还不够强。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从业人员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常规特效操作,或者搬用他人制作好的特效成果,影响了整体效果,难以体现作品的艺术真实性。4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数字化电影资金的投入巨大、设备折旧率高、员工的工资高,影片投入风险较大,同时,国内电影业仍然较重视领衔主演的影响力,一般都会有较大的片酬倾斜,这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后期特效的投入。

三、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化运用

1要充分体现电影艺术的真实性和虚幻世界的合理性

电影艺术的真实性是指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达到的正确程度,具体说,就是要做到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所谓合情,是指创作者在给观众展示个人主观色彩的艺术世界过程中必须是符合人类最普遍的认知逻辑和情感逻辑,体现出人类从形象思维升华到抽象思维的合理规律。合理,指的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世界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即社会或自然存在的合理性,它契合于观众的现实经验,在接受和认同上不会太唐突。一部成功应用特效的电影,观众甚至感觉不到特效的存在,如影片《泰坦尼克号》。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的现实幻想,再现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电影不能实现对客观现实完整的描写,但应该是现实的渐进线。在魔幻和恐怖为主题的影片中,虚幻场景和现实场景之间的细腻切换,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科幻影片中,特效显示的虚幻更是无处不在:虚幻的主题、虚幻的时空背景、虚幻的人物、虚幻的逻辑和节奏;但科幻影片的“真实性”元素必须要充分体现:建立在科学推理基础之上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真实情感和心理,现实的社会教育价值。要体现这种真实性与合理性,特效显示的时空背景和人物塑造是关键。

2加快影视后期特效技术人才的培养

在影视特效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结构合理的影视后勤特效制作团队,至少要有渲染师、三维特效师、影视后期特效师、后期合成师等专业人员若干名,同时要有全面了解影视拍摄流程和后期技术的特效导演型带头人。要实现文化强国,电影业也要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随着电影“4.0时代”来临,电影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影视后期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影工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多部影片的后期特效需委托韩国等国家制作,后期特效人才严重缺乏,专家保守估计缺口15万人。要加强政府、学校、产业三方合作,用产业思维培养特效人才,特别要关注技工型人才和产业工人的培养。

3强化后期制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

有专家指出,影视后期特效必须从前期剧本创作加工环节开始介入,并贯穿影片制作全过程。由此,后期特效人员不但要具备娴熟的特效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影视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后期特效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审美水平和审美方向的影响,制作人员在审美方面的因素也会对特效构成影响,整体团队的审美趋向也会在后期特效中有所呈现。因此,想要有效提高影视后期特效的应用效果,应从制作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着手,制作团队要着力提升自身符合时代标准的审美能力,确立合适的审美方向,从而有效增强特效效果。

四、结语

随着全民拍摄(短视频)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国产影视剧的后期特效要求越来越高,把资金留给后期,把时间留给后期,把人才送到后期,已经成为导演、制片人和经纪公司的共识,因此,我们相信国产影视作品“五毛特效”的问题会逐渐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董婉婕.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探讨[J].电脑迷,2018,112(11):192.

[2]于涵.探析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J].传播力研究,2018,2(33):59.

[3]孙畅.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6).

[4]白俊.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的合理应用[J].锋绘,2019,000(012):276-276.

[5]陈鹏.中国电影特效发展的环境、矛盾与对策[J].当代电影,2012(08):4-10.

作者:章瀚文 单位:宁波财经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