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混凝土论文范文

混凝土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混凝土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低碳建筑论文

1引言

1.1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不良现象很多,尤其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混凝土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问题更为突出。对于桥梁调查中发现如下现象:(1)有些1982年建成,至今使用24年的桥梁开始出现耐久性劣化病害。(2)1993年建成的京九线63km+846m处及67km+866m处12n跨普通钢筋混凝土T形梁出现梁体侧面露筋现象。(3)京广线有些1898年建成的桥墩,京山线有些1896年建成的桥墩至今还在安全使用。(4)桥梁的墩台、人行道板、栏杆的主要病害为裂纹;梁的主要病害为露筋、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裂纹。(5)次要构件往往比主要构件裂化严重、速度快。通过分析上面现象可知,构件耐久性与其受力特征有关。对混凝土耐久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混凝土本身的性能和工艺质量。高质量的普通混凝土受压构件。耐久性也可超过100年。一般环境条件下,普通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劣化速度较快,不同构件差距较大,容易造成结构达不到预期使用寿命。

1.2绿色混凝土的优越性

绿色材料的特点包括材料本身的先进性(优质的、生产能耗低的材料);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低噪声、无污染):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节省的、可以回收的)以及符合现代工程学的要求等。绿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目前还主要局限在材料的回收和重复利用技术、减少“三废"的材料技术与工艺、减少环境污染的代用材料、环境净化材料可降解材料等方面,但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绿色产品时代将随之到来。绿色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1.2.1降低混凝土制造时的环境负荷绿色混凝土大量使用工业废料和再生利用固体废物,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废物的排放量。

1.2.2降低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负荷

点击查看全文

不离析混凝土水利施工论文

1水下不离析混凝土的运输及浇灌

关于水下不离析混凝土运输和浇灌工程,一定确保施工计划在施工开始前完成,然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计划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极其高,为了保证其质量,务必要制定严密的工程计划,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建筑物功能、强度、耐久性等,并且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下面介绍几项重要因素:第一,全方位思考整个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用量问题、既定施工工程类型、及如何获得混凝土、每次可得多少混凝土等,另外,施工还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气象、海象及地形等,确定了施工条件后然后根据这些因素制定工程进行步骤。同时混凝土的运输及浇灌也要根据施工步骤进行有序操作;第二,在制定混凝土运输及浇灌计划时要考虑经济因素及时间因素,既要保证效率又要节省开支,同时还要减小混凝土材料离析和易性变化;第三,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对于混凝土供给能力、混凝土施工步骤、工程类型的分析必不可少,另外还包括浇灌能力和时间、模板和施工等分析,利用日浇灌量确定浇灌混凝土区域。对于水下不离析混凝土来说,选择材料时要注意离析及损失小两点,并且保证浇灌及时及运输迅速,然而在运输及浇灌过程中发现离析及其分明时,需要二次搅拌,务必保证混凝土均匀才可以。得到搅拌后的混凝土必须及时运输及时浇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这是及其重要的环节。和普通混凝土比较,混凝土材料离析和易性在运输和浇灌过程中产生的几率较小,这也源于水下不离析混凝土黏性度高的原因。以此同时,考虑到延长了混凝土凝结的时间,即搅拌之初到浇灌之时,与规定时间比延长约三十分钟至一个小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务必严格遵照施工条件、施工步骤及混凝土量来确定预制拌混凝土厂到施工现场运输方式及预拌混凝土厂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方法。其中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两种:陆路运输及海陆运输。当选择陆路运输,一般采用混凝土搅拌车及车载搅拌机的方式运送到施工现场,然而也有利用吊罐和料斗这些重机械装在卡车里的方式;当选择海陆运输,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船上装载混凝土搅拌车和吊罐、料斗等;二是更加直接的方式是撒砂船下或装吊罐和溜槽等。通常情况,陆路运输一般利用混凝土搅拌车的为多;而海陆运输则利用混凝土搅拌船的为多,或者驳船和撒砂船等。然而无论利用什么方式,都要符合实际施工要求,根据工程的施工条件及工程步骤、混凝土用量及经济条件来决定运输方案。

2水中自落施工

混凝土水下不离析、水泥不流失的特性允许其在水中直接下沉,同时可以直接浇灌混凝土。利用此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能够避免水下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围堰和筑岛等工程,同时还能避免使用地下工作人员实施降水的工程,导管法和泵送法得到简化,这样一来便促进了工程施工工艺陆地化进程,进而也提高水下施工水上化步骤,对于整个工程进度的提高都有显著作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导管法、泵送法浇灌水深十米以下水域,此外,利用吊罐法和手推车浇灌、溜槽浇灌法及自流灌浆法等在浅水区域作业,都实现了工程高质量完成的目标。

3不振捣施工

当遇到深水区时,水深达几十米以上,同时缺乏振捣设备时,利用这种混凝土可以实现水下自流平,自密实的效果,此工程和振捣混凝土施工效果近乎无差别。举例为证:在某省份11米深水区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就是在采取常规工程不能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将材料换成了水下不离析混凝土后才得以完成施工,直到整个工程竣工后,相关部门采集施工现场的小样送往水电院检验,检验结果是混凝土强度达到26MPa,足以达到施工要求的18MPa,完全符合要求。根据当前国内外相关水利施工规定,严禁搅动已经浇灌的水下混凝土。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当振捣器允许范围内进行水下振捣的效果非常好,提高混凝土强度,同时混凝土不离析。这项技术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应用,更是有实际工程可以证明水下振捣的效果:

(1)使用较干硬的混凝土,标号提高C10以上,打出了C40混凝土,能满足一般高标号混凝土的要求。

点击查看全文

混凝土强度检测桥梁工程论文

1超声回弹综合法

1.1基本原理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利用声速和回弹这两个物理量来推定混凝土强度。声速主要反映材料的密实度,而密实度与材料强度有关。回弹值则反映了材料的表面硬度,而硬度也与强度有关,因此能确切地反映混凝土表面(深3cm左右)的状态。测得两个指标后,利用已建立起来的测强公式推算该测区混凝土强度。

1.2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1.2.1测试方法选择根据构件的几何形状、所处环境、尺寸大小以及所能提供的测试表面等条件,选用不同的超声测试方法:

(1)对测法。当混凝土被测部位能提供一对相互平行的测试表面时,可采用对测法检测。例如检测一般混凝土柱、梁等构件;

(2)角测法。当混凝土被测部位只能提供两个相邻表面时,虽然无法进行对测,但可以采用丁角方法检测。例如检测旁边存在障碍物的混凝土柱子;

点击查看全文

混凝土水利施工论文3篇

第一篇

1新型混凝土材料概述

1.1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是直接在传统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使用钢纤维、玻璃纤维以及碳纤维等代替钢筋材料,组成相应的纤维束。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相比,要高出5倍以上,但是其价格却更加低廉。

1.2彩色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主要是在水泥材料中掺入了二氧化钴的成分,因此其颜色非常艳丽,而且可以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干燥的天气中,混凝土颜色呈蔚蓝色;在潮湿天气中,混凝土颜色呈紫色;在下雨天,混凝土又会变为玫瑰色。使用这种混凝土作为装设材料,不仅可以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还可以对天气进行预测,因此也称“气象混凝土”。

1.3轻质混凝土

点击查看全文

混凝土砼裂缝水利施工论文2篇

第一篇

1砼裂缝的类型

混凝土裂缝有很多种形式,根据当前水利施工中常见的砼裂缝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第一,产生原因来看,可以分为超载裂缝、锈蚀钢筋裂缝、安定性裂缝、温差裂缝、塑性收缩裂缝等;第二,裂缝的具体开度来看,可分为增长缝、活缝、死缝等;第三,从裂缝深度来看,可分为贯穿裂缝、表层裂缝、深层裂缝。

2砼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导致的裂缝是水利工程施工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自身就存在的这种缺陷在事前没有被完全的解决。混凝土在浇筑成型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期间,内部的水分会慢慢蒸发掉,而水分在混凝土构成中占据着很关键的地位,水分蒸发必然会使混凝土收缩,而具体的收缩力度在实际中是非常难以控制的,如果超出了混凝土自身的张力,那么裂缝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混凝土施工中水分蒸发是不可避免的,而由于蒸发所引起的收缩更是难以把握,那么裂缝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了,因此,对于收缩裂缝的控制,要尽可能的使裂缝的程度降为最低,控制在对工程影响最少的范围之内。

2.2温差裂缝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