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软岩地基上修建堆石混凝土坝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软岩地基上修建堆石混凝土坝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软岩地基上修建堆石混凝土坝浅议

摘要:结合西南地区某水利枢纽坝址区的地质情况,讨论在软岩地基上筑坝,最终选择重力坝的原因。地质参数的选取、大坝稳定和应力计算为其重点,通过对大坝型式的优化,坝体未出现较大拉应力,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软岩地基;重力坝

西南地区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河谷横断面呈不对称的“U”型,除河谷与左右岸坡脚有第四系覆盖层分布外,坝址两岸坝坡均为基岩裸露,岩性为页岩,偶夹砂岩与灰岩夹层。岩体均一性差,岩体抗压、抗滑及抗变形性能较差且差异大,基本呈现垂直风化分带特征,受下游杨柳坝断层影响,坝址区页岩揉皱较发育,岩体裂隙发育较密集,强风化深度较大。根据钻孔揭示,其风化特征是表层岩体强风化,岩心破碎多呈碎粒及碎块,其下岩体属弱风化。

1坝型的选择

根据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有中低重力坝和土石坝(柔性坝)两大类坝型可供选择。坝区出露岩性为奥陶系下统湄潭组(O1m)页岩,属软岩,岩体抗压、抗滑、抗变形性能差。工程区附近广泛出露有奥陶系下统桐梓和红花园组灰岩,可用于坝体堆石料填筑和混凝土骨料,兴建重力坝和土石坝均可行。结合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总体布置、天然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工程投资等因素,重点开展了混凝土重力坝、面板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3种典型坝型比选。修建面板堆石坝需要硬岩堆石料,坝区附近天然建筑材料的开采或购买条件较好,混凝土面板和趾板施工技术成熟可靠。但修建土石坝需要布置导流洞及岸边溢洪道。由于坝址区页岩完整性较差,施工过程中开挖量较大,开挖后将形成高陡边坡,边坡支护工程量较大;导流洞洞内岩体质量较差,围岩类别多为Ⅴ类,施工难度大,支护工作量较大,投资较高。修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可在坝址区附近开采页岩石渣料,料源丰富且较近,但心墙基座必须置于稳定岩层上,基座底部需深入弱风化页岩;修建心墙坝需要布置导流洞及岸边溢洪道。由于坝址区页岩完整性较差,施工过程中开挖量较大,开挖后将形成高陡边坡,边坡支护工程量较大;导流洞洞内岩体质量较差,围岩类别多为Ⅴ类,施工难度大,支护工作量较大,投资较高;沥青心墙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设备投入大。对中低重力坝,坝区附近天然建筑材料的开采或购买条件较好,据本阶段在坝址区进行的钻探揭示,坝址区岩体完整性较差,局部可能存在小断层及裂隙密集带,施工过程中开挖量较大,开挖后基础质量难以保证,坝肩边坡稳定性较差,且存在倾向左岸偏上游的裂隙(L1∶N70-85°E/SE∠30-44°),对坝基深层抗滑不利,建议对坝基抗滑稳定进行验算,并在设计时考虑提高坝体抗滑稳定性的工程措施。综上所述,从地质条件来说混凝土重力坝、面板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均可修建,岩层条件均能满足坝基应力及稳定要求。但每种坝型均存在各自的工程地质问题和缺陷,建议通过多专业综合比较来选定坝型。经多专业反复比较,推荐重力坝方案。

2地质参数的确定

根据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地质专业提供的主要地质参数见表1。

3大坝断面的优化设计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强风化页岩下部地基承载力为450kPa,摩擦系数f=0.37;弱风化页岩上部地基承载力为1MPa,摩擦系数f=0.42,参数较低。通过坝基稳定验算,常规重力坝方案大坝基础置于强风化层上无法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原推荐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基置于弱风化基岩上,坝基应力最大为528kPa,基础只能置于弱风化页岩上。设计最大坝高35m,最大坝底宽度34.14m,大坝最大埋深15m,由于埋深太大,造成开挖量巨大,同时开挖料无法利用,大量弃渣需占用较多土地,因此该方案并不经济。该工程参考国内已建工程中软基修建重力坝的设计经验,对重力坝体型进行优化设计。重力坝布置最大的问题是坝基应力和抗滑稳定,本工程坝址下伏基岩为页岩,物理力学参数值较低。为减小埋深,本次设计考虑将坝基置于强风化层上,通过加大底板与基岩接触面积的方式减小坝基应力,同时增大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该项目河床坝段坝基置于强风化页岩上,坝基设加长底板,前后延伸成底板以减小应力,底板前趾向上游伸出坝体7m;底板向下游伸出坝体12.04m,水平布置。底板下方设抗滑齿槽,槽深3m,宽3m。经结构计算,认为该方案可行。

4大坝稳定计算

(1)坝体与基岩接触面稳定及应力计算。根据地质描述,本工程坝址处基岩存在裂隙面,岩石完整性较差。本次设计重力坝基础置于页岩强风化中下部,以减少开挖。本次设计对坝体进行了抗滑稳定和边缘应力计算。经多种滑动面计算比较,左右岸非溢流坝最不利滑动面为垫层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溢流坝段最不利滑动面为沿齿墙脚与坝下游脚连线的基岩面。坝体稳定、应力计算按正常水位工况、设计洪水位工况、校核水位工况和施工工况等4种工况进行复核,应力计算只计算坝踵、坝趾处垂直正应力。按SL319—201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坝体抗滑稳定计算可采用如下公式:本工程河床坝段坝基置于强风化页岩中下部,岸坡坝段坝基置于强风化下部。计算采用的坝基与岩体接触面的抗剪、抗剪断摩擦系数:河床坝段采用f=0.35,f'=0.40,c'=0.25MPa进行计算,岸坡坝段采用f=0.37,f'=0.45,c'=0.30MPa进行计算。依据SL319—2018,稳定、应力计算分别取非溢流坝段最大断面、岸坡典型断面进行计算。应力计算采用材料力学法进行计算,抗滑稳定计算采用抗剪断公式进行计算(低坝更适合),并利用抗剪公式进行复核。扬压力综合折减系数α=0.25;计算结果见表2—3。为保证大坝安全,本次对河床坝段高程995.20m截面及高程997.7m截面进行了应力分析,采用抗剪强度公式进行稳定验算,用材料力学公式进行应力分析,采用f=0.7。计算成果见表4。计算成果表明,坝体在各种工况下抗滑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河床坝段溢流坝及岸坡坝段应力最大值均小于地基允许承载力,因此抗滑稳定及应力分析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坝体设计安全合理。(2)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根据地质报告,坝址区主要发育3组裂隙面,产状分别为L1∶160-175°∠30-44°,L2∶198-220°∠25-38°,L3∶18-25°∠67-90°,其中L1、L2形成一组“X”型裂隙面,对坝基抗滑稳定不利,但裂面延伸长度较小,裂面多闭合,浅表未见夹泥。本次对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进行分析。根据坝址处的地质结构,深层滑动按单滑动面计算,分别采用抗剪断公式及抗剪公式计算,计算结果见表5。计算结果表明,大坝深层滑动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大坝深层抗滑稳定是安全的。

5筑坝材料的选择

堆石混凝土技术特征是利用高流动性、抗分离性好、穿透能力强的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堆石空隙从而形成完整密实混凝土,具有节能低碳、低水化热、工艺简便、造价低廉、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堆石混凝土采用大量块石作为混凝土材料,堆石体积比例可达55%~60%,可大量减少水泥用量,免除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或碾压工序,减少施工设备,减少甚至取消温控措施,大幅节约工程成本和减少工期,特别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资料查询和现场试验,堆石混凝土的防渗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因为该重力坝的表层防渗区、抗冲区、基础、迎水面和背水面均采用常态混凝土。大坝坝体采用堆石混凝土浇筑,堆石距离坝体面层预留1m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兼做防渗层,面层布置一层Φ16钢筋网片防止温度裂缝。大坝基础采用C15常态混凝土作为垫层,垫层厚0.5m。坝体设4道横缝,缝内设一道铜片止水。坝体与基岩接触面止水深入基岩0.5m。

6大坝边坡处理措施

本工程的边坡计算采用基于萨尔玛法的“岩质边坡稳定分析EMU”程序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对于坝基开挖的临时边坡,结合坝基岩石防风化保护措施,采取C20混凝土锚喷喷护。对于大坝枢纽范围内的永久边坡,开挖边坡坡比按覆盖层1∶1.5,强风化岩层1∶1,弱风化岩层1:0.75控制。对边坡高度大于10m时设一级马道,马道宽2.0m,马道内侧设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0.5m×0.5m。边坡支护采取挂网喷锚支护,支护方式为:喷C20混凝土,厚10cm;挂网钢筋直径Φ8,间距150mm×150mm;锚杆直径Φ25,长6.0m,间、排距1.5m×1.5m;边坡设排水孔,采用直径为Φ50的塑料排水盲管,间、排距3m×3m,深入岩石4.0m。对边坡危岩及松动岩体必须及时清理,排除险情。喷锚支护后的坡面可采用爬山虎、葛藤等藤蔓植物覆绿处理以保持坝区生态景观性。

7结论与建议

(1)水利工程地质情况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在设计时候应充分考虑。(2)重力坝的稳定和应力计算,地质参数尤为重要,应结合地质试验资料,参照当地已建工程的经验综合考虑选取。(3)在软岩地区,重力坝布置最大的问题是坝基应力和抗滑稳定。当坝体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通过大坝设计尺寸的调整,特别是底板尺寸的调整,以满足各种工况下坝基应力和大坝稳定的要求。

作者:甘泽 杨荟颖 韩秋八 吴显航 单位:重庆市勘测院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