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普者黑研学活动设计方案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依托云南省文山州普者黑景区典型喀斯特地貌,将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小组合作,在研学活动中辨认喀斯特地貌景观,探究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普者黑;研学旅行;喀斯特地貌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研学旅行逐渐兴起,这种将旅行和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拓了新的教育载体,创新了教育手段和途径,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信息科技和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这种学习方式更加贴近生活,被众多家长和学生所接受。学生通过走进自然,亲自触摸和感受书本中的知识,思考、探究、分析和归纳知识,充分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作用下,能够更加科学完备地构建知识体系。本文依托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进行普者黑研学活动方案的设计。
二、普者黑概况
文山州丘北普者黑景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距离昆明350千米,距县城13千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388平方千米,核心景区165平方千米,属于滇东南岩溶区,发育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是进行喀斯特地貌研学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活动目标
为了避免此次研学活动“研而不学”,在充分思考后制订了一系列的活动目标:1.结合课本知识,实地认识喀斯特地貌景观。2.在普者黑的自然环境中辨认喀斯特地貌中的地表地貌(石芽、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和地下溶岩地貌(石笋、石柱、石幔和石钟乳)。3.阐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4.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活动准备
宣布研学活动的通知,选择具有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选择成员组建小组;各组在课后查阅、搜集和学习喀斯特地貌的相关知识,归纳整理后进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各小组互相补充,力求在实践中有科学完整的理论作为支撑;提前购买保险,规划好出行时间、交通方式、行程安排、餐饮住宿,并整理成行程计划表发到每个成员手上,同时记住每个成员的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确定和规划好研学的范围、路线和地点,将有价值的点连在一起,满足研学的需求;关注普者黑的天气情况、准备相应的出行物品(衣物、药品、洗漱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等);小组成员商议组员负责的内容,明确各自的任务。
五、活动过程设计
师生在校园指定地点集合并准时出发,按照行程规划路线和方式前往普者黑,到达客栈之后教师交代相关事宜,准备完毕之后开始研学活动。教师将普者黑景区的出行路线绘制在景区地图上发给学生,并介绍每个站点需要学>J和观察的要点。1?第一站:花山石桥(1)内容:欣赏田园风光和影视剧中提到的“青丘圣地”。(2)研学任务:观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探访当地居民,了解影视作品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2.第二站:青龙山(1)内容:俯视普者黑景区,观察和认识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峰林、峰丛、孤峰景观。(2)研学任务:拍摄照片,为研学报告撰写收集图片素材;借助研学前期学习的内容,观察辨认出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峰林、峰丛、孤峰景观。3.第三站:仙人湖(1)内容:乘船游览仙人湖,观赏千亩荷园。(2)研学任务:记录溶蚀洼地景观特征;探究溶蚀洼地的形成过程;分析溶蚀洼地和岩溶湖的关系。4.第四站:仙人洞(1)内容:乘船进入仙人洞,观察溶洞内部地质地貌,认识石笋、石柱、石幔和石钟乳(见图1)。(2)研学任务:收集相关图片资料;根据地下喀斯特景观特征,寻找石笋、石柱、石幔和石钟乳;观察仙人洞内部环境和石笋、石柱、石幔、石钟乳的形态,分析石笋、石柱、石幔和石钟乳的形成过程。5.第五站:仙人洞弈族文化生态村(1)内容: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2)研学任务: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见图2、图3),探究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感受当地少数民族风情,挖掘民族特色文化。6.第六站:天鹤湖(1)内容:乘电瓶车游览天鹅湖景区(见图4)。(2)研学任务:近距离接触天鹅,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寻找并记录科学走廊陈列展板的内容,拓展知识,丰富此次研学之旅。研学结束之后,师生一起回到客栈。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整理研学途中的图片素材和探究笔记,认真撰写研学报告。第二天全体师生召开研学分享会,交流展示小组研学成果。
六、预设成果
本次研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习完教材知识之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结合现实中生动形象的地貌景观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学以致用。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学生在今后遇到喀斯特地貌时,可以准确判断并轻松说出它的地貌景观;在溶洞中可以辨认出钟乳石、石笋等,并且可以说出它们的形成过程;可以阐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了解喀斯特地貌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在这种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学会因地制宜地生产和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七、布置作业
一般情况下,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方,水的下渗量较大,地面积水量有限,甚至有的地方容易出现干旱的情况,可是在普者黑这个地方却形成了一片“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请思考原因。
作者:吴珊 李琳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