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摘要]针对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以及企业创新对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广东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通过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跟踪调查毕业生培养质量等举措,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成效显著。

[关键词]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广东工业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是以化学理论为基础,跨学科、跨领域、强调科学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知识紧密结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应用化学专业虽归属于化学类一级学科,但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6]。目前国内约有300多所学校设置了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既有综合性理科院校或师范院校利用理科优势建立的与化学专业并存的理科应用化学专业,也有工科或单科性院校利用工科优势设立的工科应用化学专业,但应用化学专业不管是理科型还是工科型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都会强调理工交叉融合与相辅相成,所以本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面很广,被认为是最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专业之一[7-12]。然而,在目前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在培养机制方面理工融合不足导致学生能力和优势单一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学生全面彰显专业内涵、发挥创新思维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广东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88年,是利用学校工科优势建立的工科型应用化学专业。近几年在推进新工科背景下,本专业面向广东省化工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持续进行专业转型、改造和升级工作[13],目前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2020年1月本专业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学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定位、历史和特色优势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要求学生必须系统掌握化学和工程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熟悉项目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过程与方法,具备团队协作、勇于创新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分析检测、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成为适应我国化学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创建于1988年,归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作为二级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15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归属于化学类一级学科,2019年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2020年1月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以印制电路板用电子化学品、环保和新能源用催化新材料以及表面处理技术相关的日用化学品的特色专业方向,设计并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科研开发能力的训练。同时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三年级可选择不同方向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或选择3年在校学习、1年在基地企业实习的“3+1”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优秀的学生亦可选择去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发达国家进行最长1年的国际交流。

2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彰显专业办学特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产品设计开发、应用及管理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设立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应用、新能源与催化材料及应用、电子化学品及应用、日用化学品及应用四个专业特色方向;每门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明确为毕业目标所作的贡献及课程达成度;教材的选用以应用为主,除选用优秀教材外,还自编高质量的教材,彰显本专业特色。(2)培养计划改革创新,强调行业特色,高质量开展专业特色课程建设。开展专业培养计划修订、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表面工程相关的精细化学品行业特色、特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等。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学研为途径,按照“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架构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四个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计并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设品质管理课程及化工产品与贸易等方面的选修课程。(3)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突出应用型人才教育特色。依托高水平学科建设能力,以省部级以上平台、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为基础,构建基于工程过程的就业工作实习体系,形成企业课程群,依托电子化学品专业方向,成立印制印刷电路板(PCB)学院,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3+1”,“2+2”或“3.5+0.5”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各行业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4)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创新,建立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各种竞赛。实行专业学习导师制,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以科研促教学。通过慕研夏令营,国内外短期交流访学等多种形式,开阔学生视野。以高水平论文、创新成果转化作为评审指标,推动学生创新研究工作。(5)引、培并重,强化立德树人,打造师资队伍。为落实“人才强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强化立德树人,重视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更注重导师的师德表现和育人能力。坚持人才培养与教学、学科建设相适应,提出“四师”型标准,即:课堂的好教师、现场的工程师、科研的设计师、课外的政工师,打造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6)重视过程管理,全程质量监督,构建环节监控体系。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育人理念,学校建立了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专家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途径保障教学质量及学生培养全流程质量监测。

3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1)以模块课程组为单位,成立四大专业模块的教学团队。围绕应用化学专业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先导,以多元化培养为支撑,设置了“功能高分子”、“日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与催化化学”四大模块课程体系,并成立相应的专业模块教学团队,通过模块负责人的带头作用,努力践行“传、帮、带”计划,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整合与凝聚力。(2)培引聘带,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紧扣应用化学专业特色,通过培养、引进、聘请、和传帮带等多种模式,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定期举办应化沙龙、示范观摩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堂教学改革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技巧和能力;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授课或在校教师去企业短期培训等方式增加工程背景教师数量,致力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目前本专业全职教师中有46%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历。经过多年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现有教师42名,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包括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杰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各1名,“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4名,青年珠江1名,珠江新星4名,校青年百人18人。

4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完善质量监控与反馈体系。建立了《广东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广东工业大学基层教学单位工作规范》、《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等教学质量标准,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了《广东工业大学理论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广东工业大学本科实验考核办法》、《广东工业大学学生考试监考工作职责》等制度,维护考试的公平和公正;建立了《广东工业大学教学督导工作规定》、《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学事务认定与处理方法》、《广东工业大学学生评教实施办法》等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完整的质量监控反馈回路。(2)健全教学质量奖惩机制。通过《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保障和激励办法》、《广东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奖励办法》、《广东工业大学“质量工程”项目资助与奖励办法》等制度建设,鼓励教师参与教研项目,并予以奖励,保证创新人才培养落到实处。(3)支持教学能力提升。出台了《广东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广东工业大学教职工继续教育规定》、《广东工业大学骨干教师国(境)外研修支持计划》等相关规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4)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制定了《广东工业大学师德规范》。

5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85%在珠三角就业。毕业生供职单位包括广州石化、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立白集团、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椰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由于专业基础扎实,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也逐年增长,已有许多学生保送本校或前往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如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周代营和盛钊君分别赴美国罗格斯大学和法国巴黎七大继续深造,现已获得博士学位;刁贵强在“中法蔡元培合作交流项目”资助下在法国巴黎七大获得博士学位;周俊丽和李韫妍分别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美国俄勒冈大学继续深造。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反馈,近95%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培养的专业技能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对就业收入、职称晋升、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直接帮助。通过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咨询,用人单位对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学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技能素养予以充分肯定。普遍反映学生业务过硬、知识面宽、理论基础扎实,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已经走上了企业领导岗位。

6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在应用化学专业“坚持工科特色,兼顾理科性质,突出理工融合”的建设理念指导下,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与举措如下:(1)以本科生学习成效为本,探索具有新工科特色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教学创新。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和信息化课程建设,争取把学科必修课程全部上线;推广在所有课堂教学中引入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2)进一步完善科研实践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创新人才培养实效。①为低年级本科生增设“科研实践”学分,引导学生在一、二年级就要进入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组,了解科研开发的全过程,培养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②以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强化实践课程的改革与设计,强调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完善综合性、复杂性逐渐增强的实训课程→顶峰课程(Capstone)→毕业设计的实践课程体系;③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保证学生的参与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适当减少教师的参与;进一步改变考核方式单一化,实行对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养成的全程跟踪;④进一步扩大本科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规模,着重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和科技创新创新业示范平台。(3)进一步加强应用化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的整体水平。坚持以“校优秀教学奖获得者—校教学带头人—校名师—省名师—国家名师”的一条龙模式培养本专业的教学拔尖人才,争取再推荐1~2名省级教学名师;在保证教学中心地位的同时,坚持“以教学强化科研,以科研升华教学”的理念,实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4)开设海外课程,扩大学生国际视野,促进本科教育国际化。通过聘请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兼职和客座教授或专家开设暑期海外课程,增进本科生与国外一流大学一流教授的沟通交流;并探索海外课程的运行机制,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7结论

在新工科建设需求下,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强调以学科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建设理念入手,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培养计划、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打造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构建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与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李永峰 余林 成晓玲 罗继业 何军 钟远红 于会娟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