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化工工艺人才培养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化工工艺人才培养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化工工艺人才培养思路

1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1.1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教育部化学化工类专业认证规范和学校要求,参照国内相关专业的标准和国内化学化工类专业重点高校的经验,着重改变以往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削弱和淡化及知识体系狭窄和实践动手能力锻炼不足的缺点。今后将通过学院和企业的结合教育,充分利用学院在人才和教育管理上的优势,有效结合企业的项目、设备、资金,实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对于生产过程和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等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对于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及一些装置的放大问题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适应性[2];从而探索化工类人才培养与华南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接模式,使我院化学化工类专业成为我国华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摇篮。(1)拓宽基础强化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必须把单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思想转为“育才”的观念,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课时,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备创造思维、自我开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2)突出实践和能力培养考虑到化工学科的特殊性,尤其是它具有较大的外延性与较强的渗透性,以及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过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群体协作性,这就要求化工类专门人才培养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应该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因而需要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1.2课程体系框架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课程体系要围绕专业发展需要,以拓展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3]。一是公共必修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大学英语等,分别在1-6学期开设,共35学分(630学时)。二是基础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学和工程制图与CAD等,共45学分(810学时)。相对于原培养方案,增开了电工电子学和生物化学,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应用能力,将高等数学增加了4学分(72学时)。三是专业必修课,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机械基础、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仪器分析、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制图、化工环保和安全、化工专业英语和化学化工文献检索等,共40学分(720学时),相对于原培养方案,增加了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化工环保和安全和化工工艺学等课程。四是实践类课程,包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专业生产实习、化工专业认识实习、化工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与设计等,共计17学时,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类课程时数。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在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信息吸收及处理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种科技学术竞赛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获得更高层次的深造机会。

2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军训、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专业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的管理,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方法训练与基本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我们还将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吸收基础好,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4]。

(1)结合课程体系调整,以必须具备的实践技能,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便于开展综合性及设计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实现了各专业的交叉、融合、渗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工程人才。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所有实验课根据培养方案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统筹安排,要求实验内容“重视基础、强调综合”的原则,将实验分为基本训练、技术基础实验和综合研究性实验,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实验教学;同时鼓励教师开设各种开放性实验,让对实验兴趣浓厚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3)着手筹备建设应用化学、化妆品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综合实验室及化工仿真实习基地,并以将仿真基地全部实现Internet网络化为努力方向,使校园网络和Internet成为开放式仿真实习基地的硬件支持平台。

(4)通过在在企业中完成部分专业教育,同时完成专业认识实习和专业生产实习。通过企业现场实践、认识和生产实习和部分专业课教学内容在企业由校企双方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讲授或指导,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适应性。在未来几年内,将争取建立不同类型的适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实习的基地,如大型的石油化工基地和精细化工公司等,通过在不同类型公司的实习,拓宽学生的视眼,增长学生的见识,并通过和工人师傅的交流和实习报告的撰写,使得学生通过实习对化工生产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5)强化工程设计教学,将本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和化工设计三门设计性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将其作为锻炼学生设计能力,培养工程设计观念的重要演练。在设计过程中,注意结合化工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工程制图与CAD、化工工艺学、化工原理和化工机械的实训,让学生在设计工作中,对化工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有效串联,并加强计算机和应用软件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使之符合现在化工设计的要求。

3毕业实习改革

毕业实习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全面检验,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能够锻炼学生结合工程实际去发现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在毕业实习环节,需要丰富实习的形式,采取集中实习、与科研项目结合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1)在实习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实习认识讲座,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或者企业工程师对实习的目的、实习的内容、实习要求、实习的学习形式和实习注意事项等各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在实习过程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实习选题必须强调必须一人一题,尤其是对于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学生,必须是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所从事的实习工作做相关的调查和设计,不允许出现综述性的论文和设计报告。

(2)在实习过程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在企业实习的同学要以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为主线,对于设备和流程的开发、设计、操作等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对于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理论知识到实际生产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开拓与创新的思维;进行科研实验的同学,按照选题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和指导老师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并独立完成实验台的搭建及各项实验和分析测试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工作结束之后,学生要对实习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实结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检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实习情况,就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形式和效果等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强化毕业实习环节,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效果。

4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必须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熟悉工业生产的师资队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在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中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形成教学与科研骨干和合理的教师梯队,注重培养年轻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引进来、送出去、请进来”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引进来是通过各种方法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送出去是将年轻教师送到其他高效或者工厂进行学习培训,获取第一手的工程实践经验;请进来一方面是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讲学、交流,并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直接给学生进行授课和指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学生为本,通过对教学工作中的各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不断去适应社会和化工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工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