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化学工程食品专业提升学生服务基层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化学工程食品专业提升学生服务基层意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化学工程食品专业提升学生服务基层意识

【提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基层意识普遍缺失,通过引导和教育来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理想,正视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的联系成为了高校教育的必要。本文希望通过对学生党员基层服务意识的培养提升,利用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带动大学生基层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社会实践;基层服务意识

大学生基层意识的培养,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大学生进行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农村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它的培养形式多样,而社会实践是其中相对重要的形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下基层”“进农村”的思想教育活动来实现基层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地气”。

一、基本情况介绍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特色和“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柑橘加工节能减排、柑橘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果蔬酶法生物加工技术、豆制品自动化生产技术,生态酿酒技术、休闲食品感官评价等研究领域处国内食品行业领先水平,与30多家企业有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食品专业学生党支部由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学生构成,支部现有党员18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35%,入党积极份子140人,占学生总数的33.8%。

二、主要做法

(一)利用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特色,发挥教师党员的言传身教和示范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来促进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提升

邵阳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思路。因此,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我院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增强教师尤其是教师党员的社会服务责任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想方设法匡正和提高教师党员对社会服务工作的认识。促使教师党员认识到社会服务的利他性质,在教师党员心中树立服务社会与产学研合作相辅相成的正确观念。发挥教师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在自身的项目中吸收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参加,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服务,带领学生党员提升服务社会意识。近年来,每年都会由食品专业的党员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到产学研相关合作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或认证实习、生产实习。

(二)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以社会服务为载体,提升学生党员用知识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最直接的路径,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食品学生党支部利用学院在果蔬种植、食品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组织学生党员深入到农村地区农产品种植与加工企业当中,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层,在接受锻炼的过程中了解农村真实情况,体会农村的疾苦,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近几年来,食品学生党支部利用“三下乡”平台,每年组织由7-8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组成的科技支农服务团到邵阳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种植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2014年由余有贵教授带领团队到邵阳市天源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支农,对果树的有机种植进行指导学习,并与果农就果树的打枝、除草、施肥、防虫以及摘果进行交流,直接参与劳动,并利用所学知识对水果如何进行保险进行指导、规范。2015年由周小虎老师带队到城步县南山燊威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支农,该公司的厂房布局由周小虎老师参与设计的,服务团在该企业开展竹笋加工工艺研究,生产工艺的规范,宣传食品安全、卫生政策,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与帮助。利用学院在食品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经过反复的实验配出了竹笋调味的最佳比例,得到了公司技术负责人的肯定。2016年在黄秀琼老师的带领下到新邵县大新乡玫瑰花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科技支农,依托学院在生物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对基地的玫瑰花种植、加工以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力所能及的指导。大学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落脚点即是培养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有优秀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真正有机会深入到农村、到基层,了解最真实的国情、民情,激发学生树立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为基层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的意识,从而让他们更快融入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承担起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

(三)紧跟党中央决策,在扶贫攻坚工作让学生党员锤炼党性,体会责任,补足理想信念的“钙”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精准扶贫”已经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方针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群体同样是这场全国扶贫攻坚战的生力军。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食品支部在2017年暑假组织了由12名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组成的四支队伍深入到邵东县的4个乡镇的12个贫困村进行了为期15天的精准扶贫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农村道路、基础设施、人居条件、自然资源等情况,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详尽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现状。通过调研使学生当眼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的认识,从书本认识上升到了对国情、社情、民情的理性认识,体会到了脱贫攻坚过程的艰辛。深切感受贫困户对国家扶贫政策的热切期盼,扶贫干部对扶贫工作的情怀和承诺。这样学生党员就能够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也能更加深入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引导学生党员今后面向农村就业积极性,毕业后投身新农村建设,服务基层提供夯实的基础。

三、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而大学生党员则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骨干力量。通过他们的积极探索和榜样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一个党员带一个宿舍,一个党小组带一个班级来培养宿舍、班级同学的基层服务意识,引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转变就业观念以及调整就业期望,促进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作者:潘用学 谭亚军 单位:湖南邵阳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