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会

一、黔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方向明确。近年来,黔江坚持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引领农业发展,根据区内资源特点和产业特点,积极有为地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在发展框架打造上,充分结合区情实际,立足现有基础谋划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村生产生活循环链为主导的基本发展框架;在模式选择上,根据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农村群众的热切愿望,着力推广以沼气为中心环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发利用生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到2007年,全区培育生态农业户19500余户,建设沼气池19500余口,发展“猪─沼─果”、“猪─沼─桑”、“猪─沼─菜”、“猪─沼─茶”等循环模式的生态农业12.8万余亩。

(二)效应初步显现。全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扎实稳步推进,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效转变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使农业发展开始走上一条新型发展道路。特别是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不仅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促进了“三农”的积极变化,呈现“‘一气’之下、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一是农民收入增加。据初步测算:生态农业户利用沼能、沼液、沼渣解决生活燃料和生产用肥,户均每年节省燃料、化肥等投入成本1000元左右,增加农作物产量30%左右,增加经济收益近1000元,一增一减,户均每年增收近2000元。二是农村面貌改善。“十五”期间,以“一建三改”为主要内容,着力实施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较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三是科技水平提高。万余农户基本掌握了沼气生产和转化生活用能的实用技术,用上了沼气灯、沼气灶,告别了家庭厨房烟熏火燎的历史。全区每年推广沼液浸种达25.2万余公斤,利用沼渣还田、沼渣养鱼的农户呈逐年增长势头。四是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建区以来,全区利用沼能解决了近2万农户、8万余人的生活用能需要,减少了森林资源消耗,有效减轻了森林资源承载压力。经测算,农村沼气能源的利用,使全区每年6万亩左右的林地免遭伐薪,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的成果得到切实巩固与发展。

(三)总体水平偏低。目前,全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层次较低。90%左右的农户在实践中长期应用的循环方式,主要是根据农作物生长特性与周期进行间作与轮作,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形成简单的生产种植方式和反馈循环模式,循环系统扩展能力弱小。应用传统农业循环模式,虽然原始性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循环利用,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资源浪费和转化低效问题,与发展生态型、综合型、高效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相比显得十分落后。

二、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农业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经济性、投入成本节约性、产出收益高效性的基本特征,决定其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巨大推力与张力。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以立法方式加以推进,使农业循环经济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我国于1999年正式提出循环经济概念,也陆续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农业循环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黔江作为典型的山地农业大区,农业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弱,在现实基础上更好更快地推进农业进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走农业节本增收、拓域增效的集约化、节约化、高效化发展路子。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加快“三农”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农业循环经济的生产运行方式影响和规定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其发展过程就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过程。近年来,连续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提升”的新要求,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内容,这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对黔江而言,加快“三农”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除做好人口的“减法”外,更多的是要做好资源的“加法”,通过加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引领和推动农业进步,进而改善农业的弱质性。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升“三大功能”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要求渝东南地区加快和率先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三大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指向,客观要求我们在发展思路与路径选择上实现转变,把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统筹兼顾起来,互动互促、共生共利,确保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透支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建设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型经济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型经济区的重点内容之一。农业循环经济除具有一般循环经济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外,也有着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具备的特点,如生态食物链循环形态、绿色生产形态、资源的物尽其用、土地的用养保结合等,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统一。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暗合打造“三大功能”的要求,是提升“三农”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黔江农村生产现状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目前全区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生产运行层次,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生产不节约不经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既压缩了农业利润空间,又影响了农业发展环境。如在秸秆利用方面,除部分用作牲畜饲料、生活燃料和直接还田外,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据资料显示,1吨秸秆产生的热值相当于0.5吨标准煤。这意味着大量的能源被白白废弃掉。又如在耕作方面,长期依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维持土地产出,导致土质下降,污染加剧,成本上升,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影响。面对现实状况,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按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推动农业发展,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黔江农业资源约束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又是一个资源小区,农村人均耕地不足1.1亩。正视严峻的现实,必须迅速把促进“三农”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在农村经济新领域和新空间的拓展上,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无公害生猪基地的急迫需要。区里已经作出规划,力争几年内建成稳定出栏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基地。在生猪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必然日益加剧。据测算:一头体重50公斤左右的生猪每天产生的粪便、尿液约10公斤,饲养1万头生猪产生的排污负荷,相当于一个10万人口的城镇。全区200万头生猪基地建成后,每年将产生约1000万吨粪水。面对这一庞大的污染源,如果只是简单地运用传统的直接还田方式进行处理,既造成土壤耕作层的营养过度,致使作物“撑死”,又将因为污水渗透导致水质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增加人畜共患病的机会,同时还将极大浪费资源。对此,必须将污染治理工作前移,做到产业发展与污染治理同步,应用循环经济模式最大化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降低整个畜牧业生产活动给人和环境带来的风险。这样,既形成绿色牧业与绿色农业的良性循环,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又切实解决农村点源和面源污染问题,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三、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农业循环古已有之,秸秆“直接还田”与农作物“过腹还田”等生产运行模式,保持了“地力常新壮”,这一传统循环方式沿袭至今。但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循环农业并不是“同一首歌”,循环经济内涵更广、层次更高、要求更严。当前全区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坚持宣传引导先行,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只有将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形成发展合力。首先要转变干部的发展观念,带头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自觉应用工业循环理论引导、协调农业生产,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统筹、组织涉农部门做好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研究和开发、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其次要深入发动群众,广泛运用各种会议、媒体的功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地开展政策宣传、算账对比、实例辨析,让广大农村群众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综合效益,激发其主动实践的热情。

(二)科学制定规划,引领农业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为全区实施“农业稳区”战略的主要抓手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编制全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意见,科学制定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发展规划中,注重结合区情,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发展为目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着力点,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经济效益高效化的循环生态型农业体系。在现阶段,应选择“种植─养殖─种植”、“农业─工业─旅游”为循环路径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前者以农业内部的综合循环利用,充分转化农作物废弃物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后者以产业间的循环互动,延长、壮大产业链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依托生猪产业,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当前广大农村群众看得见、易接受、能够做的生产运行模式。据资源显示,饲养3头以上生猪(每头体重50公斤以上),就能基本满足容积8立方米的沼气池所需用的发酵物,年产沼气约456立方米,可替代薪柴2600公斤,基本满足4-5口之家全年80%的生活用能,可保护林地3-5亩,可提供约4吨沼液、6吨沼渣的有机肥,施用沼肥增加农作物单产近30%。因此,广大农村完全可以依托生猪产业,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牵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一是大力推进沼能建设。把实施沼气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来落实,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农民主体、自建自用”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整村推进、集中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区每年新建沼气池4000口,到2010年达到3万口以上,力争实现沼气适宜地区的全覆盖,建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二是延伸壮大关联产业。着力应用沼气生产链接种植业和养殖业,后向扩大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规模,前向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培育果、茶、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有机肥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建成“种─养─加”并举、“农─工─贸”互促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实现能源物流良性循环和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增值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科技是引擎。应着力在技术普及上下功夫,加大财力投入,强化技术培训,努力扩大覆盖面,全面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率,快速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技术培训方面,坚持贴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用的原则,采取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沼气池建设与使用、秸秆青贮、微贮、氨化技术以及秸秆还田技术等开展系统培训工作,不断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和技术应用覆盖面,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科技创新方面,一是积极研究、开发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着重开发体现物质多重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生产运行模式,致力开发“农作物废弃物─沼─肥─稻─鱼”、“猪─沼─肥─果”、“厕─沼─肥─粮(菜)─猪”等废弃物利用再生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以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种养专业大户功能系统为纽带,致力开发“农业初级产品─工业加工增值─废弃物再利用─微生物再循环─农业生产资料”模式,使工农业废弃物再循环再利用,掘取资源加工的附加值。二是大力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技术。全区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养殖加工基地建成后,如果能将一半的粪便、污水经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可年产沼气1亿多立方米,产生的热值相当于10万吨标准煤,价值约1.2亿元;将一半的干粪便用于制造有机肥,按每吨粪便加工有机肥250公斤计,可年生产至少50万吨的有机肥,产值近6亿元。因此,应重点研究、开发废弃物资源综合加工利用以及沼能深度转化的工艺流程,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五)坚持多元投入,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发展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坚持走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之路,以投入主体的多元化,策进发展的高效化。一是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比重。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整合、打捆使用涉农资金,逐年加大惠农促农的投入比重,重点支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的示范推广,支持种养大户发展循环经济项目,走循环发展之路。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发展需求。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循环经济项目。

(六)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循环经济扩张增效。龙头企业内联农户,外联市场,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强,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关键在于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方面,要从用地、贷款、税收、贴息等方面对其扶持,支持现有涉农企业提高加工深度,发展精深产品,进一步发展做大。另一方面,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以租赁、参股等形式到农村建立配套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协调农户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入股,建立起企业和农户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支撑、风险共担、共享收益的经营机制,以此提高特色产品的商品率和加工增值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七)推进机制创新,支撑农业循环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以制度创新为动力,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制定出台规范性政策文件,明确具体的激励政策与约束干预的内容。通过强化财政、金融、价格以及舆论宣传等作用,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二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对涉农部门、街道、镇乡的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并逐步增加其权重,促使各级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