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发展农林循环经济对策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农林循环经济的主要原理是物质循坏以及再生利用。植物可以自然环境中获取无机物,植物具备的光合作用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植物自身提供养分、也能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动物等不具备光合作用,可直接或间接将植物作为食物,因此植物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异养生物为消费群体。微生物、真菌等为分解者,可完成动物尸体、落叶等分解呈无机物,为植物提供养分。三者共同构成了自然系统的循坏,农业循环经济即是建立在该系统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农林循坏经济;生态系统;能量循环
引言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构成了自然生态的循坏系统,其具备物质的循坏功能,且循坏过程中还进行着能量的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逐步形成,使生物之间处于良性的循坏和发展状态中。循坏经济则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的循坏之上,其目标在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对农林循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发展农林循坏经济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我国农林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农林循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中,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到全新的阶段。在漫长的社会演变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并出现了市场经济以及城乡分工等。在改背景之下,产品和资源等的流通范围更广,排泄物、动物尸体等返回土壤的难度更大,这也截断了人类生存和农业生存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联系,破坏了物质和能量间的循坏,进而损坏了生态循坏系统,使得人类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的之间形成的平衡被打破,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同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情况相似,乱砍滥伐等现象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以木材的形式将能量进行输出,但林木的生长需要时间,尤其是生长成可用木材的时间更长,因此所输出的木材无法及时得到补充,进而引发土壤贫瘠、植被衰退等一系列问题,该问题尤其在热带雨林等植被丰富地区更为明显。我国人口多、资源消耗大,对粮食等的需求量极大,农业生产压力较大,化肥使用过量、土地过度开垦等问题较为常见,易引发土壤板结,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对分解者生存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破坏了物质以及能量的循坏,进而引发生态问题。
二、发展农林循环经济的措施
(一)促进生产体系的优化
在旧有农林种植方法下,大多以一种植物的种植为主,较为单一,且对粮食作物的利用率较低,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秸秆、糠秕等无法得到利用,浪费十分严重。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农林生产中每年可产生作物秸秆的数量为六亿吨,油料秸秆为三千万吨,其具备很好的开发潜力,能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但现阶段,多数地区采用焚烧的方法对秸秆进行处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会产生环境污染,可采用过腹回田措施发展农林循坏经济。具体操作为把秸秆当作饲料喂养动物,将动物排泄物进行回田,实现循坏。在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可更好地对农业废弃物及其中纤维成分进行处理,例如可从小麦或水稻秸秆中获取生物纤维,对木材进行代替,或加工其它纤维材料,实现农作物的充分利用。
(二)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将秸秆回田方法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有效对土壤肥力下降问题进行弥补,使土壤生产能力得以提升。另外,需要对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污染物的处理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分开对城市居民用水以及农业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支撑有机肥,并回流到农业生产之中。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缓解垃圾处理压力,另外,也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起到了基础的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
(三)加强对林地物质能量循坏的管理
传统农业和林业的种植模式处于较为初级的状态,但仍可对农林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在开展园林土壤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对落叶进行保留,将其覆盖在土壤表面,为土壤提供养分。还可以在落叶腐熟之后将其作为有机废料,增强土壤肥力。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土壤物质的循坏,促进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循坏,为林木和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另一方面是对水体污染的管理。依照水体自我净化容量,严格对输入的污染物数量进行控制,还需注意水产品养殖密度,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水体生产力的发挥。
三、结束语
我国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再加上人口等方面的压力,使农林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生活的根本。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农林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了促进生产体系的优化、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加强对林地物质能量循坏的管理三种方法。通过农林循环经济的建立,能够促进从业和林业的持续发展。在发展农林循坏经济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总结经验和方法,通过多种措施促进我国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昌洪,霍学喜.生猪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探析[J].生态经济,2010,(12):104-107.
[2]毛飞,霍学喜.农户"贮+销"经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04):51-52.
[3]吴亮宇,杨江帆,陈凌文.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茶叶产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01):62-63.
作者:聂立华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国有莲花山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