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有限的,因此以此为基础的城市发展存在着环境、结构和运作机制的不稳定性,需要面对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解析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应用导向作用,并以淮南市为例,对淮南市产业转型中的障碍进行剖析,给出了淮南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淮南市
一、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枯竭现象越来越突出,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成为了资源环境领域国际研究的热点,早在1986年德国政府在《废物管理法》中就提出了资源循环利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紧接着欧盟各国就将资源闭路循环的思想嵌入了新制定的废物管理法规中。德国、法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家基本确立了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此减轻环境负荷,促进物质循环,争相早日实现建成生态学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型国家。对于我国来说,目前还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循环经济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有限的资源,而作为发展阶段的我国,正面临着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污染末端治理模式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经济将无法持续高速发展,资源环境的负荷将达到极限,因此,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废物的回收利用,以此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一些地区也开始践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淮南市作为我国中部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以煤炭开采利用作为其主导产业,单一的经济结构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因为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导向
1.循环经济理论。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方式是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考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冲击,以“资源-产品-污染物”作为运行模式,且具有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点,从大自然不断索取资源,不断的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且不加处理,结果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与线性经济不同,循环经济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来组织经济活动,能源及其他物质能够在经济循环中持续的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程度,同时也降低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其本质是使经济活动的过程符合生态规律而非机械规律。2.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导向。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工业模式改善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修复和重构上,工业化演变过程一般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和后工业化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和演进过程见表1,由于技术升级、结构性矛盾等原因,在产业演进提升过程中,会导致产业断层。由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较大,所以资源型城市在不同产业的升级替代过程中,特别是从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转变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持续断层,因此需要运用循环经济原理加强技术创新、修复产业断层。而在产业链重构方面,主要是借助发展第零产业和第四产业,打造五次产业结构,进而重构原产业链。
三、淮南市产业转型的障碍
淮南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且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煤炭储量占到华东地区的1/3,占安徽省的2/3,目前正面临着矿区资源枯竭、人均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的困境。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淮南这座资源型城市清除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寻求转型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具体来说,其障碍如下:1.主导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极化现象严重。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机构比例来看,第三产业占比较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缓慢;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且在其工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较小,居于主导位置的是煤炭开采及原材料产业。从“十五”以来的经济发展增量数据中可以发现,煤电行业对淮南GDP的贡献逐步提高,且占到接近90%,也就是说,城市发展对煤电工业的依赖性太大,城市经济发展极不稳定。2.“三废一沉”问题突出。“三废一沉”是指废水、废气、废渣和采煤沉陷。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的“三废一沉”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导致煤矿安全生产受到瓦斯气体的威胁,大量的农田被煤矸石覆盖,由于矿井水的排放造成地面的水污染。另外煤炭开采造成的采煤区的沉陷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同时沉陷也造成地下水系统、道路、建筑物和耕地的破坏,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3.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淮南市的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存在重复现象、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且城市管理成本较高。城市布局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导致建设资金分散。城市的相关服务功能不健全,很难形成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和聚集效应,从而制约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比值1.01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范围。4.就业任务繁重、社保能力弱。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煤炭开采工业,造成一旦煤炭产业衰退,企业裁员,工人很难在其他产业就业。另外整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也会因单一煤炭产业的衰退而减少,城市对下岗工人的生活保障能力较弱。5.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创新能力差。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生产的产品属于初级产品且附加值较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差,生产技能更新较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低下。
四、淮南市转型发展的策略
1.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明确淮南市的城市转型目标,即确定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作为淮南市转型发展的目标,立足淮南市当前的发展阶段,结合淮南市作为安徽省一座重要的资源型城市的现实,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制造业和能源为支柱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转变往日的对煤电产业过度依赖的发展现状,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立足采煤业,优化产业结构。淮南市目前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煤炭产业,而煤炭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在充分挖掘煤炭产业潜能的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包括煤电化、煤电铝、煤电硅光伏一体化的推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引进一些循环经济型的企业,乃至打造循环经济型的产业园区,形成一个企业间的共生系统,发展以煤热和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打造“三废”循环产业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形成废弃物最小化排放的清洁生产方式,进而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3.加快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淮南市的城市转型发展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制度支撑,包括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改革过去国有企业的僵化,通过引入创新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来激活企业的发展活力。通过制度的创新变革,使得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最大效率的对人财物的利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政策上积极支持创业主体的创业计划、加强产学研项目的开展等。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强产业支撑力和市场竞争力。4.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对外开放,从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尤其是泛长三角地理区域内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立足更高的格局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和互惠互利的良好效果,力争将淮南打造成泛长三角的制造加工基地、化工原料供应地、劳务输出基地。另外,积极打通合淮同城化的发展路径,推进融入合肥经济圈的进程,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打造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与合肥经济圈的往来和联系,形成合淮工业走廊。另外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园区和特色专业区为契机,通过创新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来提高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承载力。
参考文献:
[1]朱明峰,洪天求.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策略初探[J],华东经济管理,2004,(3):27-29。
[2]王亚阁,周进生.平顶山市产业转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9,11(6):1-3。
[3]陈士俊,柳洲.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高技术企业成长机制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3):114-118。
[4]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J],教育研究,2004,25(2):52-58。
[5]张绪清.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2(1):1-6.
作者:周毅 向伟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