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元文化交汇中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元文化交汇中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元文化交汇中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

[摘要]多元文化交汇时代,广州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其鲜明特色。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公民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困境,优化构建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这是我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定立场,明确方向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多元文化;广州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优化构建

一、文化交汇与广州

文化交汇现象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目前在学界,对于文化交汇的分类还没有统一说法,文化因其产生的地域、环境、种族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差异,决定了某种文化在形成发展中与其他文化有明显差异的特性,这些成为不同的文化“源”。本文采用从文化的历史渊源将文化交汇分为同源文化和异源文化。同源文化,指文化的历史渊源相同或相近,并经历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而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特性和魅力。同源文化即使处在不同历史时期或者不同地域,但始终具有一个民族的烙印。异源文化,是相对于同源文化而言,主要指由于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而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如果说中华民族是同源文化,那么异源文化主要指外国文化。在本文中,采用同源和异源文化分类法。

(一)广州的文化交汇种类

广州的文化历史演变,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种族、族裔数量、等各种条件的影响,是长期演变发展的复杂过程。作为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交汇城市,广州多元文化交汇现状如下:①同源文化。广州建城距今已经2000多年,城址一直未变,从秦朝开始,广州就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亦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越秀区更是广州建城两千多年来未曾变更的中心城区,是广府文化发祥地,千年商都核心。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移民城市,今天的广府文化就是中原华夏、岭南百越和海外移民长久融合而形成的结果。无论是广府文化还是岭南文化,或是保留下来的其他民族的文化,虽然有着地域差异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但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同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②异源文化。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自古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门户,有“千年商都”之称。秦汉时期广州是对外贸易重镇和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隋唐时期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清代乾隆时期广州是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正是由于广州对外贸易的特殊位置,鸦片战争从这里点燃。建国后,广交会成为广州对外交易的一张闪亮名片,改革开放伊始,广州又走在国家对外开放最前沿。1992年,广州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是广州正式提出城市国际化战略的开始,广州正向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迈开大步。

(二)广州文化交汇特点和趋势①

由于广州城址一直未变,大量民俗文化标志和物件得以保留,民俗古朴的特征一直流传下来,广府文化和岭南文化未曾经历过支离破碎的分割,得以很好地保留和传承;②广州自古以来远离政治中心,又因是商贸中心,因此政治氛围宽松,城市性格自在,包容性强,本土居民和外来居民相处融洽;③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政体和异源文化传播的影响下,广州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等呈现出开放多元和中西合璧的特征。西方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与岭南本土文化观念有广泛的交流和融通,广州既保留了广府文化和岭南文化特色,又对其他异源文化兼容并收,文化交汇融合程度较高;④20世纪80年代末,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又一次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生深刻变革;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战略的实施,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将扮演好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和粤港澳开放合作聚集区的角色,在政治、经济、文化各种领域将产生深度的交汇融合,对广州文化多元政策和执行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交汇

(一)文化层次分类与文化交汇

当今学界普遍认同的文化层次分类包括物态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四层次。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元素构成,是人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例如说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环境、建筑布局、园林绿化和饮食服饰等都是物态文化层的重要构成。精神文化层,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属于精神文化层的范畴。制度文化层,是由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行为文化层,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民风民俗等形态,例如“早茶”文化,是广东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广州这个多元文化城市,文化交汇存在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各个层面,并且在这四个层面融会贯通,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多元化缤纷色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州多元文化交汇背景下应起引领作用

在文化四层次中,精神文化层是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体现着一个地域或者一个族群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是这所城市经过长期的沉淀而积累下来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内涵,是城市公民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影响着全体公民的信念、情感、价值判断、意志和行为方式。精神文化层也是多元文化交汇与碰撞的主要场域和核心。价值观又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有其民众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在普遍得到认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凝练总结出的核心价值观,恒久地、稳定地存在于公民的价值意识中,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价值信仰和价值理想。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过程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②在广州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广府文化、岭南文化和其他同源的中国民族文化中,能延续和传承至今的文化精髓,都承载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几千年的智慧和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是在此基础上传承创新;③广州正向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开步伐,在“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战略和粤港澳开放合作聚集区建设的浪潮中,在各种领域产生深度交汇融合的趋势下,更应提升文化引领功能,“从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趋势看,城市之间的竞争正朝着资源竞争———资本竞争———技术竞争———文化竞争的方向发展,未来竞争的主战场将转向文化领域,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④在广州多元文化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各种价值观交锋,冲突,公民的思想和行为更需要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仍不让地承担此重任。

三、广州公民核心价值观在四个层面培育现状概述

(一)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公民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媒介和场地。例如根据广州市政府于2013年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强广州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意见》,全面开展包括“十馆”(四大文化建筑、粤剧艺术博物馆、南汉二陵博物馆、海事博物馆、南粤先贤馆、十三行博物馆、市国家档案馆二期)、“两园”(岭南文化大观园、东园广场)大小书院在内的39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广州市的新一轮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了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文化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具有显著辐射带动作用和文化影响力的项目,提升广州城市文化引领功能;广东省于2015年开始着手在全省打造100多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在广州市重点打造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等标杆主题公园,着眼广东地方特色,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办成“灵魂工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核心价值观特色景观、载体和标志。

(二)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引领公民,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在报告中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广州各地区、各行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相关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培训教育等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利用各类传统媒体或新型媒介等渗透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凝聚力;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展核心价值观外延,深化内涵,使其内容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例如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共同选取珠江钢琴为广州市核心价值观“匠心企业”十家示范点之一,意在宣传深化珠江钢琴人对“工必为之纯,品必为之精,业必为之勤,行必为之恭,信必为之诚”的“五为”之训,培育工匠精神;近年来,广州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实践活动,2017年2月开始启动“广州榜样厅”,至2018年2月,进行了十场常规,个人榜样和集体278个。广州榜样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弘扬着至善至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进行创造性的传承,使其凝魂聚魄成具有新时代内涵的榜样精神,以跟时代、接地气的生动故事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政府积极作为,推进制度文化建设,着力政策保障,真正还惠于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让正能量传播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广州市早在2012年就了《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着力建设幸福广州;广州市政府近年来在养老医疗、公共服务等民生各领域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实施细则,使公民真正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从而促使公民对核心价值观有具象认知,唤起情感认同并自觉践行。广东省早在2012年颁布了《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等法规条例,使得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正能量得以声张;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动核心价值观入法,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使法律法规更好体现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州公民日常行为生活各个方面,通过特色传统节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公益广告等媒介等各种方式传播主流价值。如在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开展“好家训、好家书进家庭”系列活动,弘扬家庭美德,用家庭伦理培育真善美。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广州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

广州市政府部门、文化部门、理论宣传部门和各学校在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培育工作方面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广州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不断推陈出新,形式也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并且能很好地结合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特色来进行培养和宣传,成效明显。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公民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困境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总结如下:

(一)异源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冲击着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认同基础。虽然同源文化和异源文化已经有较高程度的交汇与融合,但由于两种文化“源“的本质区别,实质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非常激烈。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强权政治、文化霸权主义等他们的价值体系强加给别国,借助多元文化交汇渠道来向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和侵袭。面对多种文化冲击和所谓的倡导个人主义和个性发展,迎合了多元化需求,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对集体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漠视和淡化,极大地冲击着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认同基础。

(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了公民价值判断取向。功利主义是指以利益为基点,以利益为判断标准的价值取向。改革就是对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政治和经济的一系列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增大等现象,社会结构调整导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冲突加大,加剧价值观的冲突,“唯利益论”导致功利主义思想蔓延,传统价值判断标准受到冲击,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越过集体利益和公共价值,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效果削弱。

(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机制弱化,减弱了公民价值观培育的实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机制如果渠道单一,形式不够多样化,缺乏时效性和创新性,就会流于表面形式,难以贴近公众,削弱了价值观培育的实效。同时,在信息化渠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信息、媒体和受众者的碎片化,对于公民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在突显“微”力,增强互动的同时,也会导致学习浅层化,深层次阅读学习匮乏,影响公民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高度和维度。

五、多元文化背景下广州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优化构建

多元文化交汇背景下,同源文化和异源文化在意识领域的交锋与融合,是不同价值体系的博弈。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感召力,优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是十分迫切的。

(一)敢于反思,敢于创新,主动调整公民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发展脉动的一致性,主动探索与核心价值观与时展相契合的更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体现为对社会全面发展的诉求,对中国梦的共同理想的追求,在多元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更要以承认和尊重个性价值观为前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多元文化的沃土,把个体的价值诉求整合在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当中,进而实现全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尊重个性价值观,尊重公民诉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公民合理诉求搭建交流平台,畅通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和表达途径,营造良好的包容的社会环境。在面对同源文化和异源文化价值冲突时,构建包容开放的合作环境,充分尊重不同价值主体的文化和价值观,营造协同共进、合作共赢的气度格局,敢于创新和借鉴其他文明的精粹。

(二)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度机制。有了制度保障个体权益,才能提升公民主体意识,自觉成为核心价值观践行者。首先深化公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改革,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其次加强法治建设,培育良好的公民社会规则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再次优化公民思想道德激励和保障机制,让正能量成为社会主流旋律,让公民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高度融合。最后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机制。良好的舆论环境能对价值导向有良好促进作用,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方向指导,强化舆论媒体的社会责任。

(三)注重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话语体系转换。话语体系转换,意味着用公民更喜闻乐见、更通俗易懂,更触及灵魂与人性的话语和方式来传播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注重培育的实效性,风格由宏大叙事重复变为简洁新鲜,由官方描述变为公民日常生活生动再现,尤其要注重网络生态的话语体系建设,营造清新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甘新.中心城市论———广州走向国际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广州榜样厅2017年度多项奖项[EB/OL].

[4]推动核心价值观入法是新时代重要使命[EB/OL].

[5]陶蕾韬.多元文化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困境与应对[J].求索,2016(6):11-16.

作者:张薇薇 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