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目标进行分析。以人为本、民族健康、体育强国、公正民主、文明和谐是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内涵。以凸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促进民族的体质健康、实现体育强国与兴军、尊重民众的体育权利、打造和谐的体育文化、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是主要目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价值观
1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1.1以人为本
体育无疑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人又是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要素[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国家的发展更是需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心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道德建设。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体育只有依托于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3]。“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体育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不仅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且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说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道路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1.2民族健康
身体健康、体质强健是人生产生活的根本,是建设社会化国家的基本保障[2]。曾今说过“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的生活中尚未形成健康意识,人们都着眼于吃饱穿暖,体育强身健体观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在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发展方针下,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得到基本保障,保证了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有利途径。
1.3体育强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报告中指出:体育是强国之举,强国是复兴之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展体育道路,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续写辉煌,加强体育外交政策,加大中外体育文化交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在奥运会的历史上绘入了中国元素,彰显了中国综合实力,充分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体育素质和体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1.4公正民主
体育要真正为广大民众服务,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就需要公平正义[5]。公正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公正是从国家层面出发、为保证国家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是根本,从严治党是保障。依法治国要公平公正,治党要严格,选举要民主,体育竞赛法也要求公正民主,要求裁判员执行裁判规则时要公正,所以公正民主是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条件,同时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参与体育活动。
1.5文明和谐
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4]”。体育价值观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体育活动的举办下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具有促进身体健康、调节各器官发展、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功能[7]。处理好人与体育之间关系,人才能全面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体育核心价值观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发展好。
2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2.1凸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人是体育价值主体的基本要素之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关注群众的利益诉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着共性和个性、整体和个别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成长和建设出来的,人民是一切社会活动实践的主体,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凸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2.2促进民族的体质健康
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参与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参与者的精神体验,是构建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有力保证,是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要内容[4]。体育活动是人们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发展体育运动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开始从物质追求向精神体验进行转变,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逐渐增强。曾今说过: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好的身体才能创造好的生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3实现体育强国与兴军
提出:要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建设,我国正处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育道路建设,巩固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注重把竞技体育的成果推广运用到体能训练、文体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强健官兵体魄、提升部队战斗力中的独特作用[7]。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除了先进的作战设备,还必须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而体育活动作为强身健体的主要途径,在军队建设中也至关重要。
2.4尊重民众的体育权利
尊重个体自由就是要尊重每个人参与体育的权利[3]。我们都讲究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我国举办的残疾人、妇女、青少年等运动会,为实现每个人对体育的选择权利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人为中心。民众作为一切活动的执行者,在体育活动中充分体现出其权利,体育的多样性为体育参与者和体育工作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为民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5打造和谐的体育文化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开展以居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体育和落实国内的群众体育工作,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与体格健美,有利于构建幸福和谐地社区文化生活[6]。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外部空间,与和平相近、与战争相对、与稳定相连,体育的自然和谐价值理念包括体育内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追求人、自然、体育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体育和谐健康发展必须面对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3]。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成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体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密切交流的一种方式,弥补了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有助于参与者性格的发展与完善。例如,攀岩、漂流、定向越野等体育项目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中国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6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体育的共同需求和兴趣带来大量和频繁的体育交往,在交往中互知、互识、互补和互惠,从中寻求各种文明之间的平衡与包容,促进国与国间的友好交流,成为化解文明冲突的有效方式之一[8]。体育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体育道德建设,随着体育道路的发展,体育逐渐渗透到国家、企业、家庭、个人等,即体育生活化。体育是精神文明的阵地,为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为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体育运动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对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来说是锦上添花。体育比赛中也需要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避免黑哨、假球、服用兴奋剂等现象,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视和匡正体育人的文明行为,净化体育行业中的不雅之风,整顿体育领域的行规行纪,为人们提供一个积极和谐的体育环境,确保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营造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
3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在革命重要时期结合实际总结出来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是新中国发展的基本依据。从以人为本、民族健康、体育强国、公正民主、文明和谐五个方面出发,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体育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贡献。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凸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促进民族的体质健康、实现体育强国与兴军、尊重民众的体育权利、打造和谐的体育文化、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作为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重视和发展,探索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目标是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前提。积极建设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促进新中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促进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开拓体育道路和体育精神,促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让中国的发展朝气蓬勃。
参考文献
[1]陈玉忠.论当代中国体育核心价值——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44-48.
[2]刘仁盛,郭秀玲.论当代体育核心价值观——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8):1-4.
[3]谢培山,邓星华.基于我国体育形象塑造的体育核心价值观建构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8,25(2):17-21.
[4]李红霞,许雪楠,张莉媛.体育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新西部(理论版),2016(10):136-138.
[5]王建,陈俊钦.试探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核心价值观[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1):28-33.
[6]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
[7]谢胜怀.凝聚体育强军体育强国的磅礴力量[N].解放军报,2017-09-09(008).
[8]杨茜萍,何云涛.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谐体育文化建构[J].理论与现代化,2008(5):103-107.
[9]雷翔.让体育成为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N].中国体育报,2017-12-25(007).
作者:袁磊 彭素蓉 黄文武 单位:湖南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