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青年积极社会心态中核心价值观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青年积极社会心态中核心价值观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青年积极社会心态中核心价值观探析

【摘要】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是党的报告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年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泛娱乐化心态凸显、消极社会情绪激增、主流价值观存在认知偏差等。有鉴于此,必须要厘清青年消极社会心态的表征与成因,找准着力点以确保精准施测。通过强化网络监管、增强主流价值观网络传播实效、加强网络空间立法等,破解实践难题,实现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范式创新。

【关键词】青年;社会心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青年积极社会心态的必要性

青年是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其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尤为重要。他们的社会心态关涉“国家的未来走向和发展”[2],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异质社会思潮和不良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涵育青年积极社会心态是促进青年健康全面发展的前提。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价值领域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帮助青年研判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疏导和调解消极社会情绪,帮助他们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具体而言:一是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定位。当前,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潜移默化地冲击和影响青年,磨损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价值层面的规范要求,同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内容具有内在契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之涵育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可以进一步增强青年对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从心灵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真正从心灵深处构筑情感认同。二是提升青年心理素质,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当代中国,夹杂在社会空间特别是自媒体场域的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正在悄无声息地撕裂青年群体传统的价值观念,引发青年价值观选择困惑,焦虑、悲观的社会情绪悄然增长。面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以有效回应青年在价值领域的困惑和诉求。青年大学生拥有积极的社会心态,国家和民族才有前途和希望。

二、青年典型的消极社会心态分析

社会心态是群体的表征,是大部分社会成员所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当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日益多元,青年社会心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其中的不良倾向。

(一)泛娱乐化心态凸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进入“实时互动、自由言说”的微媒体时代。自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为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带来不可言喻的机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青年社会心态泛娱乐化的现象。微媒体空间具有虚拟性和交互性,参与者可以通过“复制、转发、点赞、分享、链接、评论”等方式“自由言说”,且无需用真实身份去承担责任,既有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对网络行为的约束力大为弱化。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青年带入“微空间”场域。媒体“把关人”的缺失,为各种各样不良信息的肆意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免对青年群体产生消极影响,冲击和磨损他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据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3]微信、QQ、微博等即时通讯软件与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已血肉相连。通过自媒体平台,青年可以自由的“晒幸福”、“秀恩爱”、“骂娘”,通过点赞、复制、转发、评论等方式自由呈现个体的观点、情感态度、情绪体验和生活态度。自媒体使原先碎片化的无效时间,变成了充满喜悦和回报的奖励时间,青年的情绪表达都带有明显的娱乐化特征。

(二)主流价值观弱化

毋庸置疑,青年的社会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希望得到成年人的认可并尽快进入成年人社会。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推动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传播,青年群体在不断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但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和不良网络信息也在自媒体空间肆意传播,并以各种娱乐化和新奇化的符码吸引青年的关注。受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青年群体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不再迷信权威,他们崇尚自由、平等和独立,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疏离之感,一部分青年甚至认为红色文化是空洞的与现实无关的说教[4]。更有甚者,在虚拟网络空间言辞激烈、大放厥词,无端指责和随意抨击党和政府。一旦有人发表客观言论,就将其污为“五毛”。在互联网平台,部分人对娱乐明星极力追捧,对网络热点事件不加甄别的“跟风”、“盲从”评论,言语偏激、攻击他人的不理智行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为追求“标新立异”,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博、QQ群等平台,大肆污蔑英雄、抹黑历史、调侃揶揄领袖。可见,青年主流价值观的认知偏差已十分明显。

(三)消极社会情绪激增

社会情绪是构成社会心态的核心要素。青年的总体社会情绪是积极向上的,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房价、医疗、食品安全等突出社会问题,给青年的社会情绪带来不同程度的冲突,加之自媒体的影响,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压抑、郁闷、迷茫、浮躁、激愤、冷漠等社会心态。这种消极社会情绪在自媒体时代是分化的,更容易相互感染。社会情绪的感染是一个交互循环的过程,个体情绪可以影响他人,而在自媒体时代这一影响过程可以在任意一个网络节点交互产生并不断增强。例如“河南大学生掏鸟获刑”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江苏连云港建设核废料处理厂事件、“抢盐”风波等等,皆是如此。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青年积极社会心态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或缺的社会整合和规范功能,它可以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调解不良社会情绪、规范社会行为。就目前来说,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教育方式,涵育青年积极社会心态。

(一)为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自媒体,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带来了便利,但也因其低门槛和匿名性为错误社会思潮和不良网络信息打开舆论传播的大门。青年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监管体制,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一是国家要进一步推动网络空间立法工作,引导青年自觉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完善的网络空间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提供法律保障,还可以通过对不良网络行为的打击引导青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自觉抵制错误社会思潮和腐朽落后思想。同时,国家、社会要形成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的专门机制,从政策、资金、教育等多个方面为青年网络文明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二是加强互联网空间技术的研发,建立网络监督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实时收集、分析、研判青年社会心态的走向和规律,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局性预警监督机制,为青年群体提供一个“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

(二)增强主流价值观网络传播实效

自媒体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青年积极社会心态需要运用多维视角[6],必须结合媒介传播特性,运用微传播方式,增强主流价值观的网络传播有效性。一是要用活细小叙事的生活话语,推动主流价值观表达方式更加契合青年新期待。自媒体时代,青年群体更期待生活化的话语表达方式,对“单向度”言说的高高在上的传播话语日益产生疏离之感。为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必须要改变严肃刻板的话语表达方式,用活用好细小叙事的生活话语,使青年有感同身受的理解。二是整合传播优势,提升传播广度和深度。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必须要解决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要坚持多媒体手段深度融合,为受众提供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新体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加深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解青年消极社会情绪

自媒体传播方式的匿名性和裂变性,使当前青年消极社会心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且传播速度、广度、深度和容度也超越任何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基本价值遵循,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青年调适消极社会心态,引导其理性表达自己的诉求,增强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最本质的价值追求,对个体心态的发展具有指引、激励和调解的功能,对青年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具有最深沉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可以进一步增强青年对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从心灵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真正从心灵深处构筑情感认同并自觉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价值领域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帮助青年研判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疏导和调解消极社会情绪,帮助他们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青年大学生拥有高尚的网络道德和规范的网络行为,不信谣、不传谣,国家和民族才有前途和希望。为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和疏导,不断在自我调节和控制中调适社会心态。此外,还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日常行为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消除因社会心态失衡而引发的网络泄愤等偏激行为。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9.

[2]胡洁.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的变迁、现状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85-89.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林于良,刘广登.以红色文化为青年人补足精神之钙[J].人民论坛,2018,(05):126-127.

[5]王昊.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提升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1):139-143.

[6]林于良,等.网络谣言传播与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5):34-36.

作者:邱静文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