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特征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取向在中国深入传播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当代中国内化于心的过程。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特征与形成机理对于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对于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树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当代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特征和助推力
党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要时刻注意把握其内在的规律,只有通过符合现阶段我国具体国情和价值观传播的规律和方法,才能不断促使广大社会成员从外在认知向内在的信念转化。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以每一个社会成员真正把这种观念内化于心作为根本目的,在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特征,只有把这些基本问题搞清楚,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为深入持久地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一般特点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具有明确的主体选择性。每个社会成员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被动、直接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成员对外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自己的主体选择性,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通过外因的条件,调动自身已有的经历和知识予以解释,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接受。显然社会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客观规律的遵循为前提。“认识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而是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化外部信息于自身的认识结构中,同时又不断改变着认知结构自身以顺应外界环境。”[2]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体现着这一规律。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客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我们向社会成员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接受教育的社会成员会想这种教育是否合理,这种教育对我有什么好处?能否真正在内心对这个教育起真正的认同作用,广大社会成员会思索一番。需求是动机的先导,激发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就要首先在认识和情感上进一步激发其内在需求,这样才是科学的方法。同时社会环境、舆论导向、自身成长特点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所以,我们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客观把握社会成员的心理认知程度,通过广泛深入地接触群众、深入群众,从根本上把握普遍的联系,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法和特点。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对于不同的公民来说,其传播的程度性和传播的速率又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对于不同的公民来说,其接受的程度性和传播的速度具有明显的不同性。受制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观念理念等的影响,其传播的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总的来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和坚守的历史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坚持放在一个新的发展历史高度,以指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助推力
首先,深入持久的宣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得以持久开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国人民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引导社会成员坚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还需要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自己的不断深入工作和学习去认知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社会实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也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实践场地。正确的经验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有通过对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总结和概括,才能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与价值内核。其次,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推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大力量。先进人物及事迹的宣传有利于为社会成员树立一个道德的标杆,进而去引导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的确立与稳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涌现出千千万万的先进人物,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生动教材,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与感人事迹都潜移默化地展示了党领导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壮美篇章。我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通过这些先进典型的树立与宣传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深处。再次,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在要求。人的行为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发效应也不会无缘无故降临到某一个人身上。任何一件事物的发生都需要动机和行为心理的双重作用。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社会成员的内在需要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字宣传转化为社会成员内心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渴求,并通过强有力的愿望,把自身的奋斗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结合起来。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功效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微观机理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微观机理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当前,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伴随着利益的分化,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往往具有复杂性,在传播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就更为如此,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的特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在面对政治性的问题往往会隐藏自己真正的观点和意图。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受到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人群之间的利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往给他们和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错觉,对政治性的不闻不问,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耳不闻。同理,对政治性的不闻不问致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受体的群众性基础不足,导致社会性的偏失。这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3]从社会发展来说,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着内在的必要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是在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面对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和经济转型升级,面对各种社会矛盾的交织而产生的。这是我们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观机理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认知。“在价值哲学层面,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之前,必须对其有必要的认识和了解,认知是价值观内化的思想前提基础。”[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其它的思想、道德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判断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挫折成败去认知。我们要善于通过文字、语言、广告、微信、微博等传播方式,通过深入、持久、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对社会成员的思想不断加以引导。如果我们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不能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那么就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落到实处。我们必须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上,积极引导群众,正确挖掘素材,把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改造自身命运的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结合起来,从微观和小事入手,从基层做起,这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成败至关重要。人们认识客观世界,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感性认识往往就是从感情开始的。情感对于党员和群众的修养和接受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愉悦的情感会让人心悦诚服的接受一个主张,反之,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情感是一种社会成员在内心深处对自己所憧憬的事物的满足感和喜悦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情感的巨大力量在于,情感能够从心灵层面对事物产生依附感,进而达到一个心灵的归属感。一个符合客观真理的事物就一定能够在情感上打动群众,让群众衷心地去接受。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共苦是我们行动的黄金准则,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才会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才能真正显示出其效能。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传播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来进行宣传。需求意味着人民群众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满意度,意味着自己的生存、奋斗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物质生活对人们的重要性一样,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同等重要,都是人民群众必不可缺的。我们的群众要求有更美好的生活,更好的就业,更好的医疗和卫生,一句话,就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观点的核心出发点。只有人民群众需求得到满足了、利益得到保障了、人民群众满意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灵相通才能有转化的动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才能有坚实的依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当代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灵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其生成与发展有一个内化的孕育发展过程,是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相生相伴而来的,是意识形态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高度凝练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主流意识特征的科学理论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导向,体现了当代民族品格、社会意识、公民道德的现今发展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品格、社会意识、公民道德的阐释是一个慢化和疏解的过程,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念的辩争和意识渊源的摩挲融合。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与生成势在必行。我们党总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就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民族品格、社会意识、公民道德予以细化的过程,通过深入持久的教育,使反映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与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相互融合的过程,它是把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上升到国家价值层面,构筑成了国家价值层面的主体地位和核心内容。“内化”一词由法国社会学家杜克海姆首次提出,他认为:“内化就是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观转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6]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也要不断从一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行为的过程来认识。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要从社会主义道德转化为国家、社会、个人行为三个有机统一整体的角度来认识。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品格形成的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新时期特有的精神风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成果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不仅在物质文明上,而且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上都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伟大实践成果和巨大胜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历史已明确表明,我们要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有自信,我们要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也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的概括,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全社会对当代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富强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主就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建设在民主的轨道上运行。文明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联动一体的协调发展模式。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在动力和根本精神需求体现,是维护改革发展文明成果的政治大局之需。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意识形成的激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顺利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跨越,这种跨越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极大塑造了社会意识层面的变革。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成就促使了人们对于“中国道路”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模式”的重新审视与评定,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奠基与形成,这一价值观念的形成不是历史强加的“逻辑”,而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高度肯定与自我认同,是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高度自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成为了新时期社会层面维持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我们党不断追求社会主义民主、推动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这些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重大作用。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形成的规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果促进了人们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追求的巨大转型。物质文明的成就催生着精神文明的发展,经济建设的成就客观上要求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也有一个相应的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根据这个要求提出来的,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公民应当遵守的准则。爱国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体现,诚信是维持全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桥梁,友善是保障社会成员团结的精神支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完善的过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培育什么样的公民道德,怎样培育公民道德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公民层面的要求提炼出来,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正能量,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凝聚党心、民心,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神聚力,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发展永葆青春活力的客观要求。因此,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固、公民的道德提高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行为准则,并将深入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实践中,成为开展各项活动的行为标判,成为衡量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的必要条件。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过一系列评价、比较、选择,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武器,对民族品格、社会意识、公民道德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其深刻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今中国巩固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社会整体与成员个体辩证统一关系的必然要求。社会整体与成员个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其中就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枢纽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对不是形式主义的虚架与摆设。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在每个成员的自觉认知和行为之中,转化为每个社会成员自觉的思想、品质和行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认同和自信,才能确保作为社会整体价值认同的共同准则,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坚强信仰阵地。只有社会和公民个人的整体认同,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和深深根植于人民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只有将外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观念结构和情感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自觉、自愿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导向,把公民个人的行为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融为一体,才是一名合格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浓缩,内涵着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具体规定。检验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具体表现就看其内心层面是否真正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思想、行动的价值导向。一切教育的指导方针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规律才能取得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根本在于对公民思想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每个公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内心深处。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规律,就会事倍功半,难以取得真正的效果。我们对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步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华夏大地蔚然成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道亮丽的名片。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难点和关键都是如何实现其内化的问题,让人们在社会切身实践中如何才能做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有着自身的规律,其自身的特征和实施条件有着矛盾的特殊性。我们要努力探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规律和特点,准确做出把握和判断,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真正融入党心、民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内化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过程。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难以得到真正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只有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在满足人民正确认知、情感和需求的基本条件下,循序渐进、深入持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传播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能成为指引人民生活和实践的重要价值遵循,才能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树立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追求的重要标杆。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张澍军,王立仁.论道德过程的内化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03(2):133⁃138.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
[4]唐海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之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5(12):141⁃144.
[5]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6]冯契.哲学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05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6.
作者:李超群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