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摘要]青年兴则中国兴,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要力量,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未来的主流价值观的发展趋势。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对“中国梦”最强有力的响应,这也是关系着我们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在“中国梦”语境下研究这个问题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中国梦;核心价值观;自媒体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和中国化的产物,“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愿景的主要力量,而大学生又是青年群体中的重要力量,青年大学生代表了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着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决定着伟大“中国梦”和全面小康社会是否能顺利实现的主要因素。正如主席所指出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且青年正好是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至关重要。”[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中国梦之义,意味着要对大学生群体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大学生要把“中国梦”与“青春梦”结合起来,热爱国家、热爱党和人民,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情感,把大学生的梦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开展责任感教育,让大学生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勇于承担实现“中国梦”的重任。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其思想道德水平和其自身的精神面貌,还体现出我们社会未来的主流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要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实现个人的青春梦想。

二、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涵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根本,寄托着中国人民美好的信念和理想,也承载着每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指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关系着社会和国家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当代青年大学生把社会现实和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与时俱进,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一,从国家层面的基本价值观来讲,大学生个人价值要服从于国家层面的基本价值。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大学生要自觉弘扬“中国精神”,顺应时代和国家的发展要求,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体现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历史使命,把“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转化为其自身的精神信仰和现实行为追求,让大学生成为坚定“中国梦”的信仰群体,把国家、社会、个体的价值要求整合为一体,把国家、民族和大学生个人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责任感,共筑“中国梦”。[2]其二,从社会层面的基本价值观来讲,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体意识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大学生群体意识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深度精炼和深层次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要培养大学生的平等和坚强意志,青年大学生始终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以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和绝不懈怠的奋斗姿态严格要求自己。其三,从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观来看,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个人的道德标准,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大学生的梦想与信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承担起更大的社会和历史责任,勇于创造创新,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以“青春梦”捍卫“中国梦”。大学生需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先进思想和勇于创新的锐气,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刻苦钻研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和素养,用坚定的“中国梦”理想信念指引自己人生的方向,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会扎扎实实干事,通过踏实苦干做到知行合一,从小事做起,不仅做到勤学、修德、明辨,还能做到笃实。

三、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大学生正处于培养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特色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不同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内化。

(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之义便是实现国家和人的全面发展,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实施“理论引领”工程,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辐射力和吸引力,深入学生的内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现“全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的领域中都要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两课”中心,不断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立足于把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中的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至理想信念和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良好的双向互动对话,在互动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纳入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修养,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坐标和航向。另一方面,在教育形式上要采用为大学生们所喜欢和接受的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思政老师也要进行创新,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状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手段,把内涵社会主义核心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进课堂和教材之中,在内容上设计专题讲解、重点讲授和系列讨论等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4]。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社会化环境教育力量,对大学生的价值倾向、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行为模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要抓好主流意识阵地建设,做好校园文化规划,利用校内广播、校报、宣传栏和各类展板的作用,旗帜坚定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入解读“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另外还要积极开展高雅艺术、学术活动、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启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提高大学生的精神追求,熏陶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中[5]。曾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校园文化还要积极宣传大学生身边“看得见、够得着”的榜样,用大学生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榜样的作用带动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6]。

(三)充分利用自媒体进行主流引导

自媒体是新时代下的新媒体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通信而言的,主要有微博、微信、各种网上论坛等。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推进,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自媒体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大众媒体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群体。各种信息资源和社会文化良莠不齐,对于社会思想意识形态还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来说,本身缺乏必要的是非判断能力,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不能准确地辨别出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很容易被负面的非主流文化和信息所误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体系。自媒体是双向的传播与互动,是把“双刃剑”,高校的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帮助大学生明辨事非,采取“现实”与“虚拟”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将线上引导与线下教育有效结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构建自媒体的立体化宣传格局,通过QQ、微博、微信、掌上党课、手机校报等自媒体形式,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巧妙地运用自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内化到大学生群体中;在自媒体平台上,还要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责任感教育,让大学生在新时代下同样能充分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知行统一

指出,“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7]大学生要想赢得未来,必须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上,学会用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通过志愿服务和暑期社会活动等各种形式,以社会为依托,联合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以强强联动为模式,广泛开展校校协同、校地协同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8],搭建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支持。大学生在不断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学以致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塑造自己的核心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律、学会劳动、学会奉献,学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学会承担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体验。

[参考文献]

[1][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Z].2014-5-4.

[4]乔瑞华.新时期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及其培养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130-132.

[5]王海建.试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J].现代教育科学,2014(5):53-57.

[6].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Z].2013-9-26.

[7].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以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Z].2014-05-03.

[8].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Z].2014-05-04.

作者:郭秋娟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